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
公路道班的“黄昏”, 市场化之下还需不需要道班?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在线通讯员 郭义民 2014年8月26日16:41

  公路道班主要是养护公路的附属设施,随着公路养护运行机制和体制改革深入进行,机械化养护技术的提高,原有的10里左右一道班传统养护模式,已逐渐被以机械化、专业化、现代化的事业单位公司化管理养护模式所取代。目前高速公路一个管理所的养护里程在100公里左右,省道干线50公里左右一个管理所,一般路段也不低于30公里左右一个管理所,很多老道班闲置起来了。

  目前的公路部门仍然是事业单位管理,各基层单位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减员增效成为了各级公路部门在公路体制改革中的重点,近十年来,公路部门很少招聘,人员锐减,很多工作只能依赖临时工,可是由于身份和工作性质等的缘故,公路部门也很难招到适龄的工人,年轻的人没有几个愿意从事公路养护工作,毕竟是重体力劳动。现在的道班没有几个正式职工,有些道班已经全部是临时工,很多临时工为公路沿线的妇女和年长者,晚上都到自己家去了,一些道班晚上就是铁将军把门,还需要道班吗?作为老公路人有两个困惑,困惑一:没有道班工人公路谁来养;困惑二:道班存在之意义。如何解决这两个困惑?

  分宜公路分局养护负责人透露,按照市场化要求,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竞争、规范、有序的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减员增效,降低成本,养好公路,保障畅通,增强单位实力,提高职工生活水平。 “现在道路状况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而且很多养护机械也应用到了现在的公路养护之中,以前一把板锄、尖锄、铁锹加十字镐、板车‘闹革命’的时代结束了,现在我们有运料车,洒水车,装载机,压路机,工人上班也有养护车接送。以前十里一道班的模式,我认为已经没有必要了,但是老道班人的精神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

  办法一:整合道班资源,重新规划道班,走公路养护专业化道路,推行大道班养护模式。

  目前,公路养护管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公路养护要尽快摆脱传统的养护模式,摆脱高强度、低效率的养护方式,走机械化、专业化分类管理工作模式,分局将原来的道班规划建设两到三个养护中心,每个养护中心定员20至30人左右,养护里程40至60公里;配置自卸养护车、振动夯、灌缝机、剪草机、小型开挖设备等一批养护机械,养护手段从原来的手工养护向机械化养护转变,充实公路养护技术人员,采用新工艺、新材料,分局应着重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加大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鼓励职工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在职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再教育,获得科技知识,适应专业化机械养护步伐,让公路养护向规范化、科学化、机械现代化迈进。

  办法二:养管分开,推行企业管理,公路养护全面走向市场化,让道班成为资源。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公路养护工作一定会走向市场,分局要主动转身,从事务性的管理向行业管理转变,分局与养护企业为合同关系,分局依据合同管理制度进行合同管理、跟踪监督,把好合同标价关、合同履行关、终结关,确定计量是否正确、具备条件,并审核支付。公路养护企业自主养护。分局作好市场化建立和完善工作。第一步建立公路养护市场的初级模式,即建立公路系统内部市场,实行管理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在“两权”相对分离的同时建立起养护市场经营主体。分局内部养护公司要按交通运输部《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准入暂行规定》和《公路养护工程施工招投标管理暂行规定》在内部走市场化道路,要通过公路系统内部养护市场的有效运行,取得市场准入资格,壮大经济实力,锻炼施工队伍,积累市场管理经验,提高职工和单位的市场竞争能力。第二步,建立统一开放的养护市场。公路养护市场要符合“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利用价值规律来调节养护资源的分配,使公路养护资源流向效益最大的地方。同时要建立完善市场规则,实现各竞争主体公平竞争,避免无序竞争。公路管理机构应借鉴公路施工企业评定资质、资信等做法,制定公路养护企业进入市场的资格,规范公路养护市场的责任和义务,制定公路养护市场竞争和交易的有关规定,通过法律来规范公路养护市场的运作,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和公正,使公路养护市场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规划暂时不用的道班可以作为承包养护企业的基地,列入承包经费或者有偿使用,盘活资产。

(责任编辑:杨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