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大建公路后遗症
省交通厅就本报报道专门发函回应并提出 地方修公路应量力而行
昨日(15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下称省交通厅)对新快报“贫困县拖欠工程款调查”系列报道作出回应称,对于修路历史债务,清欠原则是“谁家的孩子谁家抱”,因此地方政府修路应当量力而行。
省交通厅在回应时并未透露目前全省公路遗留欠债的数额,并称目前农村公路已不添新债,要修路还得先用GPS定位立项。
偿还债务将是漫长过程
省交通厅昨日发函至新快报称,通过调查,新快报所反映的贫困县拖欠工程款等情况属实,这些历史遗留欠款基本是在2003年以前形成,拖欠的项目主要集中在粤东、粤西及粤北山区的交通建设项目。由于这些地方财政有限,因此清欠工作不能一下子就完全彻底解决。
“穷”地方背着一身修路债,偿还工作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地方主政官员大呼“还不起”,而欠款的承包商则更喊“等不起”。省交通厅表示,该厅对地方清债始终抱着一个原则,那就是“谁家的孩子谁家抱”,最终还是需要通过地方经济发展逐步消化及解决。
没有提及交通欠债数据
省交通厅表示,各地在地方公路建设中要量力而行。在函中,省交通厅并未提及关于全省公路遗留拖欠款数额的相关信息。
省交通厅负责人透露,2008年4月广东省交通建设领域欠款为22.89亿,之后再未对此进行过全面摸查。从2003年开始,农村公路建设基本不添新债:粤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农村公路建设从原来每公里补助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珠三角地区的革命老区镇通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每公里补助 5万元,7年里各项补助资金达109.48亿元。
修路之前要用GPS定位
据了解,到了2009年底,通过近7年的建设,全省乡镇100%通上了沥青(水泥)路,5900多万农民受实惠,“晴天一身尘,雨天一身泥”的农村地区出行已有较大改观。
新快报记者日前在郁南等地采访时得知,目前农村公路修建立项之前,均要用GPS定位。省交通厅负责人透露,立项前要用GPS定位了解项目实际情况,施工完成之后也要通过地方政府网站进行公示,修路的数据均会在省里农村公路的数据库进行随时更新。
该负责人还表示,目前农村公路的修建仍然由地方政府自招施工队及签订协议。
省财政厅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财政借钱还修路款?没门
新快报讯 记者 罗琼 付玉良 报道 对于省交通厅提出的要求地方自行还款,有地方政府主政官员表示,要在短时间内完全还清债务单靠县里的力量难以完成,希望向省财政厅借支资金还债。
这一办法可行性有多高?新快报记者昨日就此致电省财政厅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委婉地表示“这一方法可行性非常低”。据他介绍,有部分县市主政领导确实曾带队到省财政厅提出过借钱的想法,但是省财政厅很难帮上忙。“除了公路外,医疗、教育等都有缺口,如果钱给了公路,那其他的怎么办呢?”
6-9·杭州长运改制十周年发展综述 6-2·广东省汽运集团转型升级的做法和经验 5-27·长三角物流一体化的启示 5-27·道路运输业:成长性不高未来靠什么? 3-1·[贵州]遵义境内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造成7人死亡(图文) 2-14·春运客运市场何以“乱象难除”? 1-30·[陕西]榆林市道路客运“黑车”市场调查 12-15·[湖北]武汉重构公路客运新格局 12-10·[安徽]“公车公营”缘何步履总蹒跚? 12-9·[江苏]城乡公交一体化绘就“行有所乘”新图景 12-7·重庆城乡客运一体化模式探索 12-7·高铁时代 高速客运如何面大逆转? 12-6·王永立谈如何全面推进道路客运企业现代化进程 12-6·[陕西]西安城东客运站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纪实 12-6·[湖北]利川市深入开展整顿道路运输市场纪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