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运输管理 >> 运输研究 >> 正文
[甘肃]静宁县公路运输管理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纪实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 2011年7月1日10:11

    静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陇口要地”之称。在这里,有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集体,他们以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保障道路运输安全为已任,为全县营造了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交通运输环境。他们就是静宁县公路运输管理所。

  近年来,静宁县公路运输管理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调整结构、优化环境、规范秩序、解决矛盾、稳定市场、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创建“和谐交通、平安运输”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所长王军杰为领导班子的团结带领下,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不断加强领导职能,转变工作作风,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和运政执法水平,引导全县道路运输业走“科学化增长、集约化经营、巩固中提高、创新中发展”之路,使全县道路运输业呈现出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实至名归,该所也赢得了一系列荣誉称号,2009年被平凉市运管处评为“项目建设先进单位”、被省公路运输管理局评为“甘肃省道路运输行业文明单位”,2010年被市运管处评为“全市道路运输管理先进单位”,并获全市运政管理机构“执法百日赛”执法队伍竞赛第一名的好成绩。

  加强监管 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随着道路运输市场的全面开放,加强和改进运输市场监管,营造公平、公正、规范的市场环境,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通过抓源治本、部门联动、明确责任等措施,使客运市场秩序有了重大改变,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静宁县运管所所长王军杰说。今年3月29日全市客运市场整顿视频会后,该县及时动员部署,统筹安排,整合力量,联合执法,扎实开展了客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在专项治理整顿工作中,该所按照整治工作要求,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群发传单、出动宣传车辆、电视公告、在出租车LED屏上发布宣传标语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广泛宣传专项治理整顿工作的目的意义、工作任务和具体要求,公布了投诉举报电话,并安排专人负责举报、投诉的受理、督办和回复,动员广大群众和司乘人员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并踊跃举报违法经营行为,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声势,为专项治理整顿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有利条件,营造了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同时,各部门积极行动,深入辖区车站、医院、宾馆周围以及城乡接合部等区域调查摸底,划定违法经营车辆经常出没的范围和线路,及时检查、解决各类问题和隐患。至目前,共出动宣传车56辆(次),发放各类宣传单(册)15000余份,张贴标语153张,悬挂横幅50条,在200多辆出租车LED显示屏上滚动发布宣传标语18条;利用各类媒体宣传报道10次。同时,采取“疏堵结合和标本兼治相结合;部门协作与区域联动相结合;依法行政与服务群众相结合;专项整治和提升服务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定点稽查与流动稽查、定时稽查与不定时稽查相结合的方法,从整治客运班车超员、超载、甩客、宰客以及强揽旅客、站外揽客、堵塞交通、干扰客运车辆正常运营等扰乱客运市场的违法行为入手,严厉打击未经许可、非法从事客运经营的“黑车”,未经许可擅自从事班线客运的出租车,坚决查处技术状况与安全性能无保障客车载客运输行为和持无效营运证、线路牌运营的客运车辆。整治行动中,对重点区域的非法营运车辆进行多时段、全天候的突击打击,对查扣的“黑车”统一处罚标准以及严格执法程序,公开处理结果;对那些流动拉客车辆及违法活动隐秘的“黑车”,采取灵活机动的稽查方式,进行跟踪调查,充分取证后依法查扣,使“黑车”无处藏身。自百日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以,全县共出动执法车辆120辆(次)、执法人员640人次,查处超员超载客车53辆(次);查处非法从事班线和出租客运经营的“黑车”87辆(次),擅自从事班线客运的出租车12辆,私自转让经营权的县内班线客车和出租车辆7辆;查处站外揽客2起;查处乘务员无从业资格证和私制线路牌等经营行为不规范的县乡班线车辆30辆(次),没收私制线路牌11块;受理并查处出租汽车乱收费的投诉案件15起,并对全县的两所驾校和52户机动车维修业户加大了督促和整改。

  同时,借助专项整治活动,该县还开展了以“抓服务,保质量,讲诚信”为主要内容的客运服务质量倡议行动,积极倡导“文明诚信、优质服务”的客运经营理念,组织开展安全检查4次,排除安全隐患2起,召开安全学习会10场(次),培训司乘人员296人次,增强广大客运从业人员的文明意识和服务水平,全力构建“科学规范、健康稳定、诚实守信、服务优质、安全便捷”的客运文明服务新形象。

  强化安全 打造文明运输市场

  静宁县公路运输管理所在道路运输行业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本着“安全发展、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全面落实“三关一监督”安全监管职责。为了确保安全工作各项措施得到落实,消除事故隐患,避免重特大责任事故发生,今年上半年,该县公路运输管理所与运输企业、汽车客运站签订了17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书,提出了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并不断修改完善交通安全各类管理制度,制定了《静宁县运管所2011年安全管理工作要点》,同时,深入所辖道路运输企业、经营站场,对安全生产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监督检查。据统计,共督察检查56次,查处安全隐患18项,并及时督促企业、站(场)和经营者对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在节假日前,对所有参加营运的客运班线车辆资质、车辆技术状况、承运人责任险、参营驾驶员的从业资格、安全教育、服务质量进行了严格的审核检查,对易燃易爆危险品运输从业人员进行了强制安全培训和教育,合理调派运力,确保人民群众出行便捷和安全;加强了客运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对凡责任心不强、技术不过硬且从业资格证不符的客运驾驶员一律下岗停运,直到办理了符合要求从业资格证后才准予上岗。并在客运站严格实施“三不进站”、“五不出站”的安全管理制度,做到了“机构、人员、职能、制度”四落实。

  为做好道路运输信息化的推广应用,进一步规范了四级标准协同式运政管理系统操作程序和权限,该县对辖区车辆基础数据录入和错误数据进行了清理,在审验工作中严格按照IC卡启用的要求审核、录入、上传车辆信息数据;及时对门户网站更新维护;强化了二级维护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保障系统正常运行,二级维护网上备案签章率达到了90%以上。同时,进一步加快了营运车辆GPS监控系统的应用进程,至目前,有159辆县乡班线客车、232辆出租汽车和36辆货车安装了GPS车载终端,营运车辆GPS车载终端的安装达到了应安装车辆的100%,为下一步全面启用GPS系统做好了准备。

  创先争优 树立队伍良好形象

  近年来,静宁县公路运输管理所通过抓队伍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了良好运政形象,全面提升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水平。在具体工作中,一是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定期组织全体职工重点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思想,树立勤政廉政形象。着重从“思想、政治、勤政、作风”四个方面抓好落实,对存在的诸多问题深挖根源,逐步进行整改。二是强化领导职能,狠抓运政执法责任制的落实。三是加大业务学习。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等方式把道路运输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知识学懂、学透,提高了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四是开展运政执法案卷评查,通过评查,落实交通运输部行政执法5个规范,规范具体运政执法行为。五是开展行业文明建设,积极实施道路运输行业争创“六十佳”竞赛活动。结合活动,在所内进一步推进“阳光运政”工程,进一步塑造和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的文明形象。六是加强宣传。在利用行业门户网站和县电视台对运政管理各项工作进行宣传的基础上,加大了利用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的力度,上半年在各类报刊发表稿件7篇。并开展了扶贫结对活动,赴深沟乡参加扶贫帮困活动,并带去扶贫启动资金1万元,用实际行动落实了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要求。

  科学发展 优化道路运输结构

  静宁县运管所通过不断加大项目争取和建设力度,把农村客运站建设列入重点,同时兼顾城市客运站建设,基本形成了以县城公路主枢纽为依托,乡(镇)村站点为基础,点线相连、辐射四方的道路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实现了人员出行从“走得了”向“走得好”、“走得舒适”转变,货物流通从“运得出”向“运得及时”、“运得经济”转变,道路运输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至目前,全县共建成各级客运站25个,其中:二级客运站1个、三级客运站2个,进站客车达248辆、日发班次450.65个;按五级站标准,已建成乡镇客运站22个。与此同时,今年,大力发展城市公交,开通了两条城区公交线路,投放公交车辆12辆,极大地方便了城区居民的出行,提高了县城公共服务能力。并根据当前客运市场需求现状,上报了静宁县道路客运班线和运力调控计划,拟发展省际班线3条,投放车辆4辆;市际班线4条,投放车辆8辆。计划新开通县内城乡公交班线2条,投放车辆4辆。继续落实“村村通”客运工作,推动全县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使全县班线客车、通村客车、城市公交客车辆向舒适化、专业化和清洁化方向发展,实现道路运输结构的最大优化。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静宁县公路运输管理所一班人用实际行动谱写了“平安运管、和谐运输”的新篇章,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无限动力。窗口有限,服务无限。我们相信,静宁县道路运输管事业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值班编辑:海东)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