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道路客运 >> 地方动态 >> 正文
[福建]调整北上南下线路开拓农村客运市场
来源:泉州晚报 蒋力耘 黄小玲 2010年3月25日11:11

  高铁开通将打破泉州交通格局

  569部省际班车将受福厦、厦深高铁冲击

  2010年春运40天,全国道路客运量达22.9亿人次,铁路客运量则为2.04亿人,比例为11∶1;泉州道路客运量达1508万人次,铁路客运量则约9万人,比例为167∶1。从这组数字,我们不难看出铁路客运在泉州交通格局中的“微不足道”。随着福厦铁路及厦深等高铁的开通,这种格局将打破。

  今年市区两站营收将受冲击

  福厦高铁,将现有的外福铁路(来舟至福州)、漳泉肖铁路、鹰厦铁路和温福高铁有机地连接起来,从而形成省内环状、出省放射状的合理路网布局。据市交通局有关人士介绍,福厦高铁客运开通,受影响是与高铁平行方向的道路客运班线。

  据统计,泉州道路客运龙头企业泉州市汽车运输总公司受影响的开往福州、厦门、杭州、上海等沿途城市的班车329台,并将连带影响到客运站营收。以客运中心站和泉州客运站为例,2008年高铁沿途班线营收在两站点营收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达38.6%,以此计算,今年可能有超亿元营收将受到严重冲击。

  明年两条高铁联手夹击道路客运

  道路客运企业担忧的,不仅仅是福厦高铁,还包括明年开通的厦深高铁乃至规划建设中的其他铁路。

  按照计划,2011年厦深高铁将建成通车。届时,厦深高铁将影响到我市发往广东方向的班车177台,并将影响到客运站营收。以客运中心站和泉州客运站为例,2008年广东线沿途班线营收在两站点营收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为8%,将有数千万元营收受到冲击。

  交通部门估算,至2011年年底,两条高铁全线开通后,将全面冲击我市569部省际班车的运营以及部分市际班车运营,必将导致长途客运业务的萎缩直至消失,每年将减少客运营收3.4亿元以上。

  部分班线或将直接停班

  应对高铁的“挑战”,市交通局已引导道路运输企业采取应对措施,对企业提出调整受到高铁冲击的线路,将予以批准,同意其调整到其他班线运行或减少运行班次等。对受到冲击较大的班线,将同意其直接停班。

  交通部门将根据道路客运企业提出申请进行调整,将停运班线调整下来的客车调整到往中西部尚未开通高铁的方向上,或企业内部替换报废车辆。同时,交通部门将结合今年农村客运发展工作,鼓励道路客运企业“车头向下”,加大发展农村客运。

  4月26日,福厦客运高铁即将开通,不少市民都在关注客运线路如何调整,票价是否调整。针对此情况,泉州市汽车运输总公司将及时对北上及南下的线路进行调整及发展农村客运市场来确保市民有序出行。

  发展中西部省份班线

  据业内人士分析,为应对高铁通车带来的冲击,泉州市多条长短途客运线路将根据“高铁进,客运退”的原则进行调整、优化、归并。

  业内人士透露,预计4月26日福厦高铁开通后,将会对北上到江浙、山东、北京一带,南下到广州一带等高铁可经过地区的线路进行相应的调整。

  不仅如此,还将根据高铁客运线路开通情况及时调整企业经营策略,我市将对省际线路进行重新规划,避让与高铁平行覆盖的路线,对高铁尚未覆盖或还需三五年建设时间才能通达的中西部省份,要申请发展新班线,抢占客运市场先机。

  同时,还要转变经营理念,采取区域合作、强强联合的方式,与省内运输公司联合经营,抢先占领高铁旅客接驳的短途客运市场,积极申请发展接驳高铁旅客的短途客运班线。还要对同一方向或同一区域的省际、市际客运资源进行整合。

  多措并举发展农村客运

  记者从泉州市汽车运输总公司了解到,今后,我市将进一步拓展农村客运市场,让农村的市民也能感受高铁带来的乐趣。

  据介绍,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高速公路、快速通道网络进一步完善,相关部门表示,要抓住泉州市设立台商投资开发区和发展3个省级、12个市级重点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的机遇,对已经开通客运班线的乡镇要根据客运市场需求及时加密运力,对尚未开通客运班线的乡镇要及时申请开通新的客运班线,填补部分乡镇客运市场空白。

  同时,随着我市农村公路网络建设的不断推进,可利用“村村通客车”的政策机遇,实行“车头向下”,积极开辟农村客运市场,争取在政策上对发展农村客运有所倾斜,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

  公营客车比重增加

  为应对当前运输市场的客运形势,泉州市汽车运输总公司将改变原有的单纯依赖数量扩张和向单车承包要效益的经营方式,转为推进营运客运化公司化经营,将加大对公营车的考核力度,出台量化考核制度,使公营(含集约化经营)车占营运客车的比重由目前的15.53%上升到年底的20%左右。

  不仅如此,还将扩大出租车的规模运输及拓展旅游组团业务等。

(值班编辑:兰霞)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