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格客车出口瞄准国际高端市场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 2011年7月4日10:58
中国客车的海外市场自2005年正式启动以来,苏州金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这几年的数据来看,苏州金龙与宇通、大金龙两家企业不分伯仲。从海关出口数据看,2010年,海格客车在46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销售,全年累计发运3138辆,同比增长158.9%;实现出口交货值折合人民币12.77亿元(含税),同比增长120.5%。
苏州金龙无论是出口数量还是出口金额方面,在大中客行业都位列第一。
据了解,2010年中国客车的产销量占全球客车产量的1/3,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客车市场,中国客车走向世界是必然的趋势。中国的海外市场从2005年开始启动,到2007年快速增长,再到2008年达到最高峰,2009年的大幅下滑,直至2010年出口略有好转,今年一季度呈现恢复增长的态势。这段历程,刚好契合了海格客车在海外市场开拓疆土的历程,所以说,海格客车海外市场的进程,也正是中国客车海外市场的“征战史”。
据苏州金龙公司执行董事张志浩介绍,苏州金龙海外市场起步比较晚,2004年才开始尝试走出去,基本属于从零开始。2004年海外销售仅占到总销售额的1%,到了2008年,这一比重迅速提升到27%,2009年因经济危机的影响有所下滑,但2010年已经实现强劲复苏,海外销售额已经回升到总销售额的17%,并继续保持上升的势头。但对于去年的成绩,张志浩表示仍不太满意,认为还可以做得更好。
“首先,中国客车的性价比优势很明显;其次,技术上也有能力与国外企业同台竞技;其三,生产制造具有灵活性,供货周期短;其四,品牌上掌握了主动权。这是在质量稳定下走出去的保证。”张志浩认为。所以即使与斯堪尼亚合作,海格也没有放弃商标,坚持产品必须要有海格的商标,现在斯堪尼亚?海格实施的就是双品牌战略。
具备了这些优势,海格客车有什么理由不更快地走出去呢?
针对海外市场的巨大需求,海格客车确定了六大重点区域:东欧、南美、中东、非洲、东南亚、俄罗斯。
以俄罗斯为例,虽然俄罗斯在2008年为了保护本国汽车工业,对进口车采取了很多限制措施,导致大中型客车出口大幅下滑,但从2010年市场开始慢慢恢复,毕竟市场需求还是存在的,而且需求较大,所以俄罗斯始终是苏州金龙的重点市场。”
张志浩认为,不仅在上述这些市场,中国客车已经取代欧美、日韩品牌,在发达国家市场,中国客车也具有潜力。“如果在世界地图上插小红旗的话,现在插红旗的地方还太少,中东、东南亚等传统市场是插上了红旗,但在欧洲、北美、日韩等区域,中国客车还是一片空白。”
下一步,海格客车瞄准的是高端市场。“未来三年,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上,海格产品要继续进入海外空白市场,进入包括欧盟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张志浩表示。
目前,海格客车已实现出口到美国、澳大利亚,虽然量还不是很多,从财务的角度来看,出口到发达国家也不太赚钱、甚至还要付出一部分学费,但是海格客车将坚定不移地向这些市场努力。从2007年开始,为了满足欧盟认证标准,海格客车进行了三次侧翻试验。但张志浩认为,出口到这些国家,将对海格的产品和品牌提升有很大帮助,这些市场是战略性的。
今年一季度,海格客车延续了去年的好势头,海外市场累计发运客车865辆,发运量同比增长57.85%;累计实现出口交货值3681万美元,同比增长7.97%。不仅老市场销量稳中有升,而且在新市场实现了突破。
据海外销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3月31日,海格客车分别在亚美尼亚、玻利维亚、马拉维、多哥、摩洛哥等市场实现销售。“目前的出口态势良好,今年我们定的目标比去年高,如能达到目标,今年又将是一个历史高点。”张志浩介绍说。
“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今年开好了头,就为未来三年的目标实现打下了基础。未来三年,我们的目标是海外市场占总销售的比重要从18%提升至25%。苏州金龙有这样一个远景目标:从国内优秀走向国际优秀。在‘十二五’期间,先把国内市场扎扎实实做好,同时通过服务建设、人才培养、产品提升来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达到25%的比重,从而支撑从国内优秀走向国际优秀。”
早在2006年,苏州金龙总经理吴文文就提出,要把海格客车打造成一个国际化的客车企业。如今量化成25%的具体要求,对苏州金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首先,苏州金龙一直在发展,总量在不断增长,所以,彼时的25%所意味的海外销售绝对额也在提升。其次,25%要求的不仅是量的提升,还是结构的提升,所以大车尤其是高端豪华客车是未来三年的重点。另外,25%对人才队伍、管理方式、产品开发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这个25%是具有挑战性的。但只要海格客车能扎扎实实地做到25%,其未来的发展必然是无可限量。
(值班编辑: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