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道路客运 >> 站场动态 >> 正文
[四川]乡镇客运站缘何唱起“空城计”(图文)
来源:四川日报 张岚 杨国庆 2010年12月10日17:51

  遂宁:

  大镇客车进站,小镇就停路边

  12月2日,网友“yakaka”在某论坛上发帖,指出遂宁市蓬溪县任隆镇客运站等几个乡镇客运站出现闲置、另作他用的情况。

遂宁唐家乡客运站,围墙内长满了杂草。

  新闻链接:网帖曝遂宁多地出现"空车站" 600万豪华客运站沦为摆设

  乡镇客运站的修建,旨在方便农民出行,这一愿望良好的举措,在现实中却频频遇冷。这是为什么呢?12月6日,记者走访了遂宁境内的几个乡镇客运站,调查其使用和经营状况。

  现状 载客量和管理力度,决定了客车进不进站

  记者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客运汽车在经过一些乡镇时,不少都没进客运站,而是在路边上下客。

  12月6日上午,记者从大英县客运中心出发,客车经过卓筒井镇时,在镇上的一座桥旁停车下客。卓筒井镇立山村村民陈玉春告诉记者,“每天就那几趟车,大家都习惯了在这里等。哪个愿意走一里多路去客运站坐车嘛。”

  也有不少乘客表示,想去客运站坐车,因为“客运站的环境要好得多”,但汽车根本就不进去,而且“别人都不在站上等,车就是进了站,有时很可能就没座位了。”

  “就站在路边等,下雨出太阳的时候没个挡的,带起小娃娃一起等车也很不安全。”家住任隆镇的贺肃清每次带孙子坐车,都很紧张。为此老贺希望镇上的客运站尽快正常运行。

  射洪县沱牌镇是一个大镇,记者注意到,过往车辆都要开进镇上的客运站。跑遂宁到射洪一线的司机刘师傅告诉记者,从遂宁开往射洪的客车,中途也只在沱牌镇,是进入客运站上下客的。“这儿所有汽车都要进站,交警管得非常严。”交警告诉记者,如果在这条客流量十分大的干道上随意停车,交通压力和安全隐患会很大。

  去往绵阳的另一省道干线上的金华镇,也同样是一个大镇,这儿的客车也是进站停车。司机梁龙告诉记者,“这里上下客多,客运站的运转已经比较规范了。”

  但路过小镇的时候,不少司机就不愿进站了。

    溯源 客车习惯街上转圈,客运站运营艰难

  网友“yakaka”发帖中说,蓬溪县任隆镇客运站建起之后从未使用过,犹如在唱“空城计”。记者采访中得知,这个客运站由遂宁一家公司斥资几百万修建,建成之后因为“无市场”,车站一直未开门迎客。

  记者看到,任隆镇客运站约有400平方米的室内面积。从外观上看来,几乎够得上县级客运站的水平。而此时站内却堆着木料,停着货车。

  任隆镇村建所所长蒋波告诉记者,客运站作为当年的招商引资项目,由遂宁市开元运业公司全权负责修建和运营。但建成之后一直未启用,具体原因他也不清楚。记者随即致电开元运业,其运输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是他们的事前评估出了问题。建之前以为过路车很多,建好之后才发现每天顶多有10来辆客车从任隆进出,车站难以开张经营,任隆客运站目前已经转让他人。

  记者在卓筒井镇客运站看到,客运站依然开门售票。售票员钟显长告诉记者,一个月也只有八九个人来这边买票。而到了晚上,这里就成了一个小型停车场,一辆中巴包月50元钱。“靠这些钱,发工资都不够。”

  常年跑大英到卓筒井这条线的客运司机袁华兵认为,“在街上转一圈能载到更多的客人,大家都习惯了在路边等车,有人招手,我们就停下来载客,很方便嘛!”司机还表示,“进站去还要交管理费,利润就更少了,不如在站外路边上下客。”

  探讨 农村客运市场渐增,应让所有客车归站

  遂宁市交通局运管处运输科科长刘永忠告诉记者:作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遂宁市每年新建20—30个乡镇客运站,但建好管好农村客运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不断完善。要逐步引导农民朋友和司驾人员,养成良好的在客运站上下车的习惯,“随叫随停和混乱的乘车环境,潜伏着诸多安全隐患。”

  刘永忠认为,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客运市场正在迅速增大,眼下有的乡镇站点客流量较小,客运站功能没有发挥出来,以至于经营出现困难。但这种情况将会很快过去。乡镇客运站作为一个长期的规划和建设,政府的考虑应该有一个前瞻性的考量。目前,交通部门正会同交警、城管等多个部门,加大执法和监管力度,力争让所有客车归站。同时,积极为农村客运站向上级争取有关的优惠政策,减轻经营压力。

    乐山:

  客运站招呼站将灵活搭配

  近日,记者从乐山中心城区到市中区童家镇,完成了一趟 “农村客运站”的体验之旅。途中发现,一些农村客运站要么闲置不用,要么变成了健身中心、文化站。

  相关部门解释,出现上述情况与农村群众的出行习惯,以及农村客运站的选址、运营管理模式有关。

乐山市土主镇客运站4层办公楼至今未投入运营

  体验 一路过去,乡镇客运站都未营运

  从乐山中心城区开往童家镇的客运车将途经土主镇、石龙乡、白马镇3个重要站点。

  第一站土主镇,经路边的小卖部老板指点,记者才找到了“土主道路运输管理站”的牌子。在紧锁的大铁门外,悬挂着一块“车站出口”的指示牌。客运站旁边的一个店铺老板说,后来车站就改成了商铺,“听说现在要建村委会办公室。”

  办公楼后杂乱地堆着废弃建筑材料、乒乓球桌和若干陈旧的健身器材。“我们把客运站当‘健身中心’,放学就来这里玩。”正在打乒乓球的初中生周小虎说。

  第二站白马镇,客运站同样大门紧锁。第三站石龙乡,只设招呼站。

  在终点站童家镇,停车点位于镇上的一个十字路口,路边停有四五辆客运车。而不远处“童家镇客运站”的候车厅铁门紧锁,没有任何车辆进出。

  释因 客运站远离集镇,农民习惯难改

  “客运车辆都是招手即停,谁还愿意多走路进站坐车喔。”站在路边等车的土主镇村民黄素美说,她自己很少进站乘车。记者调查发现,大多数乘客持有类似观点,不愿意走远路去乘车。

  乐山市交委运输管理处客货运输管理科科长杨海红分析,之所以客运站不能发挥作用,一个原因是人口密集区土地价格昂贵,征地的阻力大,为降低建设成本,客运站往往建在远离集镇的地方。其次,农民长期形成的乘车习惯和客车“即招即停”的现象一时难以改变。

  “虽然乡镇建设客运站由财政拨款,但后期的运营和维护费用由乡镇自负盈亏。”杨海红表示,缺乏后续资金保障,致使一些客运站难以为继。

  杨海红强调,客运站产权属于当地乡镇,有些乡镇会采用“以站养站”的经营模式。于是客运站改为商铺、文化站、村委会办公等用途,甚至变身为废铁收购站、晒谷场等。

    对策 因地制宜,灵活设置招呼站

  乐山市交委运输管理处的一名负责人坦言:“‘农村客运站须覆盖70%的通车乡镇’是上级部门下达的硬指标。随着农村客运网络建设的完善,客运站将被‘盘活’。”

  他以童家镇客运站为例,该镇与井研县、青神县相接壤,交通条件优越。目前,乐山正在抓紧改造农村“断头路”、建设“联网路”。今后,童家镇极有可能成为当地的客运交通枢纽,乘车的人多了,客运站自然会繁忙起来。

  “我们坚持灵活搭配招呼站和客运站,鼓励各乡镇因地制宜寻找农村客运发展的突破口。像石龙乡这些过路车居多的乡镇,就只设招呼站。”该位负责人介绍,今年乐山将新建农村客运站(港湾站)17个,农村招呼站76个。此外,运管部门一直在着手规范农民的乘车习惯,“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值班编辑:兰霞)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