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运输管理 >> 运管动态 >> 正文
[湖南]常德:“四项措施”推进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在线通讯员 胡海军 刘军 2013年3月15日10:22

    孟建柱时任部长时指出“公安信息化建设是一场新的警务革命,是改善、提升公安机关战斗力的战略举措”。 为此,常德支队采取“四项措施”,強化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大力提高交通管理科技化、现代化水平,成效显著。

    一、建立教育培训机制。支队以提升信息化应用能力为目标,大力开展全警信息化应用培训,建立重点培训、普及培训、基地培训、深化培训、长效培训“五项机制”;民警必须熟练掌握信息化应用技术,真正使“上岗必上网、上网必应用”成为民警的自觉行动和常态工作方式;开展信息化岗位练兵和比武竞赛活动,达到以学促用、以练促学、以赛促练的目的,营造“人人学习信息化、人人应用信息化、人人熟悉信息化”的浓厚氛围。

    二、搭建高效警务平台。支队把信息网络建设覆盖至各个基层单位和部门,延伸到民警的桌面,铺就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息高速公路”。不断优化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安全技术设施和信息中心技术体系,提高网络速度,增强安全性能,提升处理能力,为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有效运行提供有力支撑。在网络建设和信息资源库建设已形成规模的基础上,打破各种障碍和壁垒,全面整合集成现有的信息资源和各类信息系统,搭建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互联互通、高度共享的基础警务平台和综合应用平台,切实做到全警采集、全警应用、全警共享。

    三、规范信息采集录入。支队按照市局“五位一体”情报信息工作机制要求,提高了信息采集录入质量,避免了信息不准、要素不全、叙述不清,提升了信息服务实战的效能。同时,毎月对“大情报”信息采集录入情况进行考核通报,确保了信息采集录入的规范、高效、及时、准确。

    四,加強信息研判分析。依托现有的海量信息资源,通过警情研判,分析把握辖区交通安全形势和影响交通安全的突出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上级领导提供决策依据;通过警情研判,实施交通事故预警,及时找出事故发生的规律特点;通过警情研判,及时调整勤务机制,提高事故预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建立信息化综合绩效考评体系,加强对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检查考核,充分运用经济杠杆和行政杠杆,强力推广、应用、考核,不断增强民警使用信息化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应用技能。

(值班编辑:吕海凤)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