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嵩山路与长江北路的交界路口。
早春三月,记者徜徉在株洲的大街小巷,天蔚蓝、路畅通、人从容、城整洁,看不完的漂亮和精致,说不出的舒心与快意,与印象中株洲曾经的脏乱堵现象完全不同。株洲变了,因为选择文明,一个全新的、靓丽的株洲,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三湘腹地熠熠生辉……
2010年7月1日,株洲市被评定为“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
主干道车速提高10公里/小时
近年来,株洲市加大道路重点工程建设力度,加速了“一圈三环”路网建设,天远大桥、芦淞大桥建成通车,畅通了城市内环;东湖立交、红旗立交、王家坪立交、田心立交相继竣工,初步形成了城区立体交通网络;中心广场、红旗广场、响石广场、向阳广场等交通节点环岛改灯控,解决了中心路段的交通瓶颈;株洲大道、时代大道、炎帝大道、长株高速、天意大道等完成建设或改造,打通了进出城区的“四个大门”。 株洲市还先后拆除3个广场的中心环岛,新建12座渠化岛,使路口通行能力由原来的2700辆/小时提高到8000辆/小时。
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
今年6月中旬,株洲将正式启动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投放1万辆自行车供市民租用。3月11日,株洲市委书记陈君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五一”前株洲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将投入试运行,株洲市民可在覆盖城区的200个租赁点上,租用自行车出行,3小时以内免费使用。 今年,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是今年株洲市委、市政府10件民生实事之一,鼓励市民选择公交、自行车换乘等方式出行。
此外,7月1日,株洲还将成为全国首个“电动公交城”。 2009年,株洲市启动“电动公交车三年行动计划”,将城区627辆骨干公交线路公交车全部电动化,既节能又环保。
亮化提质一批老旧小区
走进株洲锦绣社区王塔冲一村,眼前顿时一亮。整个社区的街道,干净平整,除了零星几片飘落的枯叶,找不到任何果皮纸屑。
自去年9月份开始,该社区配合区城建等相关部门,将原本一个路不平、灯不亮、排水不畅、房屋陈旧的小区变成了现在这个环境优美、鸟语花香的示范小区。
据了解,自2008年起,株洲就实施城市“五改”工程,即小街小巷改造、砼道路沥青、人行道板改造、“穿衣戴帽”、10kv架空电力线入地等。与此同时,以“绿化、美化、亮化、数字化”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四化”工程也全面铺开。湘江两岸和城区29条主次干道1599栋建筑物得到美化。66条小街小巷新建路灯,亮化建筑物417处,打造了体育中心、东湖立交、神农阁和神农山等一批亮化工程。城市绿地率提高到45.5%,绿化覆盖率提高到50%,城市生态进一步改善。2009年12月29日,株洲被正式命名为“全国卫生城市”。
“十二五”期间, 株洲市将通过大力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加快构建新型城镇体系、交通能源体系、绿色生态体系、环境保护体系。
记者观察
文明,是株洲最醒目的名片
善弈者,谋局。总体规划乃谋局之举。株洲市委市政府着眼于近期建设,放眼于远期发展。按照“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的城市定位,以及“以绿为美,以水为源,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统筹规划整个城市合理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明株洲。
2008年初,市委书记陈君文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发出了“不管有多大困难,不管存在多少难题,一定要把株洲建设成为全国文明城市,让老百姓得实惠”的号召,全面加快文明创建的步伐。
通过三年持续不懈的努力,株洲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城市、中国十佳绿色城市称号,连续3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连续3次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地市,是湖南省唯一连续两届获得“长安杯”的市州。在中组部组织的干部用人满意度民意调查中,株洲市连续三年名列湖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