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互动中心 >> 通讯员专栏 >> 正文
“亡羊补牢”补而不牢的原因及对策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在线通讯员 介艳萍 2010年11月3日22:14
   “亡羊补牢”意味失羊之后,赶快修补羊圈,还不算晚。喻出了故事,想方设法弥补漏洞,防止再受损失。亡羊补牢,乃明智之举。但令人纳闷的是,有些单位在“补牢”过后,仍然亡羊不止,究其原因:

    一是做表面文章。“亡羊”之后,大会、小会、讨论、布置、整顿、检讨、发文件,“补牢”措施订得不少,着实“热”了一段时间,但如此“补牢”过后,便由“热”转“冷”措施往往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若有人违反时,又姑息迁就,对措施的执行不过问、不督促、不检查,表面看似热闹,实则隐患未除,“亡羊”漏洞未能堵住。
 
    二是补了“东牢”破“西牢”。事故出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忽视安全的思想问题未能根本解决,各项管理制度并未健全,其结果“按下葫芦起了瓢”,补了“东牢”破“西牢”,如此捉襟见肘,再度“亡羊”也就在所难免。
 
    三是一劳永逸。“亡羊”之初,痛定思痛,对“补牢”确实下了一番功夫,安全工作出现了好势头。但刚取得一点成绩,便以为自家之“牢”已固若金汤,可以管他一辈子了,于是高枕无忧,殊不知新的“亡羊”悲剧正在“高枕”之下酝酿着。
 
    要想确实把“牢”补牢,笔者认为:一是要在未“亡羊”之前“补好牢”。安全工作关键在“防”,明智者防患于未然,要想杜绝事故的发生,应在“亡羊”之前经常细致地对“羊圈”进行检修,使之保持牢固。这样才能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亡羊”之后要确实把“牢”补牢。“亡羊”了,要坐下来认认真真地分析“亡羊”的原因,做到“三不”放过,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措施,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贯彻执行,要加强督促、检查落到实处;三是“亡羊”一次要反复“补牢”。“亡羊”了,不能“补牢”一次了事,要对“羊圈”经常进行检修,发现不是及时加固,防止补了“东牢”破“西牢”;四是要吸取别人“亡羊”的教训,对自己的“羊圈”进行全面的检修,切忌高枕无忧。
(值班编辑:Online Team)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