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贸易组织(WTO)日前设立了一个争端小组,负责调查美国、欧盟和加拿大提出的申诉,它们指称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关税违反了国际贸易规则。
上述争端涉及许多在华生产汽车的全球主要汽车厂商,自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这是首例对中国提起的正式申诉。
提出申诉的三方声称,中国把汽车零部件关税用作一种保护主义手段,以增强本土汽车制造业的实力,中国的汽车制造业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中国政府已制定了一个目标,要在未来十年获得全球汽车市场10%的份额。
中国规定,如果零部件占最终内容或价格的比例超过60%,或是如果使用了特定的进口零部件组合,则要按照25%的税率征收较高的关税。通常情况下,汽车零部件的关税为10%。
北京方面认为,有必要采取上述措施,以防止汽车被分拆进口,从而逃避整车进口须缴纳的较高关税。
但美国、欧盟和加拿大则表示,上述超额征收的关税超过了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条款中同意的上限,这种歧视进口的做法,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
欧洲汽车制造商占中国汽车生产的20%至25%,每年进口到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价值约为40亿美元,中国零部件市场的总体规模为190亿美元。
2005年,美国零部件出口额将近7亿美元,加拿大每年的零部件出口额约为2.5亿美元。
10-30·合资受阻、并购频繁 零部件投资水深火热 10-27·维柴动力在越举办展销会 10-26·珀金斯新天然气欧IV发动机在津下线 6-8·国际零部件巨头增资建厂 立足中国辐射全球 6-8·客车底盘生产权有望年内放开 6-7·康宁推出用于轻型柴油车辆的颗粒捕集器 6-7·江铃VM发动机实行国际竞争性公开招标 6-7·现金流危机扼杀零部件行业投资热情 6-3·上汽通用五菱“发动机”开动 32亿柳州建厂 6-2·原华晨研发高管加盟康明斯东亚研发中心 6-2·整车生产企业无奈进入调整期 零部件巨头刚刚开始发力中国 6-2·汽车安全玻璃发展研究 6-2·管理创新为我国零部件企业提速 6-2·各汽车厂家纷纷成立发动机厂 6-2·西欧半数新车用柴油发动机 排放及油耗均少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