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全国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工作推进会第二次会议暨公交移动支付研讨会在北京大方饭店举行。
中国交通一卡通技术服务中心专家委员会组长陈宇在工作报告中表示:按住建部标准,在走过2014、2015年的发卡高峰期后,自2015、2016、2017年以来,发卡量逐年下降,2017年发卡量约5000万张。2015年,交通部出台全国互联互通发卡标准,并要求在2017年底之前实现互联互通的城市150个以上,这其中长三角地区进展较快,比如在浙江嘉兴,2017年嘉兴卡在上海刷卡呈现100多万人次数据量,上海卡在嘉兴也有50多万人次数据量。
在移动支付方面,从去年开始,二维码支付大放异彩,势头迅猛。第三方的支付宝、腾讯乘车二维码,仅一年时间,即呈现井喷状态,甚至卡量被替代了近一半。这当然得益于移动支付对乘客出行的补贴。此外,银联闪付、小米Pay、华为Pay甚至苹果也有说在推移动支付。小米已经在60多个城市开展支持小米Pay移动支付业务。支付的背后,支付方式在改变,出行量并没有减少。但是,孤岛效应仍然明显,一城一码甚至多码,一城一APP,没有实现互通;发展迅猛却有点混乱。所以各方支付渠道需要为客户提供更精准服务。
此外,陈宇谈到,央行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备付金管制力度加大,今年5月份将再提高到50%,未来可能还将进一步收紧。
天津公交融通公用卡科技有限公司的李港在《落实京津冀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工作的总结报告》中说, 进入2018年以来,京津冀刷卡量呈明显上升,统计数据显示有92个发卡地区的刷卡,但大部分是北京地区发卡,北京一卡通在天津刷卡呈明显上升态势。这也导致一个异地结算手续费率0.35%的痛点,这个比率太高。
对于天津公交的移动支付,李港表示,“天津公交电子客票”在今年2月6日上线,通过5折促销,已经有近100万人次领取电子客票。公交支付即将进入刷卡、刷码、刷脸的联合时代,天津公交将采用开放式接纳政策,对微信支付、银联闪付采取进一步兼容态度。
郑州城市一卡通有限责任公司王云坡在发言中表示,自2016年开始,已经有近30个城市的公交、地铁实现二维码乘车。甚至国外比如丹麦在无现金支付上的举措,2017年宣布不再印刷纸币;还有报道说瑞典60%的银行将停止现金业务。移动支付在未来是必然。
但随着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支付技术的不断更新,NFC(近场支付)、生物识别(比如指纹支付、支付宝的刷脸登陆)、光子支付(通过一束光来实现授权、识别及信息传递的支付技术)、声波支付(比如支付宝咻咻咻)等相关支付技术也在不断研发当中。未来,这些支付技术都将应用于公共交通支付领域,将引发公共交通领域支付方式的革命性变化。
王云坡认为,公交行业不是传统意义的出行,更重要的在“人”,需要通过互联网叠加,实现增值服务。支付其实是一个工具,通过支付工具的改善,实现叠加在各行各业的增值服务,比如征信、理财、保险等等。但二维码的加入,打破了公交/地铁公司+通卡公司传统的闭环支付体系,数据资源共享不足,并不利于数据的完整性与安全性,有可能数据价值贬值,甚至导致国有资源资产流失。但他也认为,支付市场需要聚合,适当的竞争必定存在。
济南公交代表介绍了济南公交移动支付的情况:济南目前有NFC手机支付、支付宝乘车码支付、腾讯乘车码支付、万达非凡二维码支付四种方式,通过1-2条线路试行一段时间后,基本呈现比如现金用户16%左右、传统IC卡70%左右、支付宝17%的分布格局。比如3月份支付宝支付人次,3月12日实行5折乘车活动,刷卡量明显上升,但活动结束,乘客仍然回流到使用IC卡。下一步,腾讯乘车码在K18路上试行后,下周开始将全市推广。此外,济南公交还将推出1、3、5日虚拟卡,乘客可刷码认证;并发售虚拟储值卡,与IC卡优惠一致,同时开退卡都能在手机APP上实现。
合肥城市通卡公司代表在演讲中说,合肥市有公交7000多辆,合肥通卡发行了550万张,“合肥通”乘车码先于第三方二维码平台上线使用;去年9月,腾讯乘车码在合肥上线。目前,合肥城区公交车POSE终端已经完成改造,全面支持两种码使用。目前,移动支付约占到整个交易5%左右。但是,腾讯将在下个月开始实行1分坐公交活动,预计移动支付客流将有较大提升。同时,基于SE全终端的NFC功能刷手机乘车,比如小米手机、手环空发、空圈的支付测试,以及银联闪付等的全面上线,今后,将实现合肥通、腾讯乘车码、银联闪付等等多种移动支付平台的全面支持融合。但合肥公交卡通的代表同时也提到对移动支付在机具改造的高额成本投入、权益归属、数据安全与效益分享等方面的问题。
上午发言的还有来自上饶公交的缪丽。
来自腾讯公司支付平台部交通行业区域产品总监的魏伟发言中说,以往甚至有公交公司每天要花5个小时处理大量零钱与纸币。腾讯乘车码仅仅0.3秒的感应时效,通过手机、闸机双离线技术以及先行垫付等功能实现在公交领域的金融创新应用。目前,微信用户已突破10亿,腾讯将进一步通过提供查询功能,查询线路、用户报站等多种方式,完善用户出行体验,为行业赋能。目前,腾讯乘车码已经上线超过50个城市。先期使用中有公交公司反馈,现金用户下降了30%;腾讯乘车码也正在将不记名现金用户转化为实名认证用户。他号召:未来已来 码上出发!
深圳市深圳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金建航在演讲中说, 深圳市政府已投入4000多万元进行终端机具改造,“深圳通”二维码业务截止到本月20日注册用户已达到220万人,日活跃用户30万人,日交易量60万笔。深圳通二维码2018年将实现地上地下全面衔接。金总工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认为,发卡渠道仍需掌控在如交通部等国有部门手里,但是使用那一种介质,从那个接口进入,则交给用户选择,这是发展的必然方向。
来自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城市交通行业 金融与民生事业部总监丁宁演讲认为,中国银联不和合作伙伴抢用户、抢入口,尊重合作伙伴对数据的保护。通过提供ODA模式、实时联机模式、上述两种综合模式以及银联行业二维码等多种移动支付模式,帮助企业打造入口,进行数字迁移。
最后,来自北京梆梆科技安全的技术顾问马寅龙发表了有关移动支付、条码支付、信息安全等安全预警分析,并提供相应解决方案。
上午的会议现场,同时举行了中国交通一卡通技术服务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证书颁发,由陈宇担任组长,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城市客运分会秘书长季朗超、中国交通一卡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左德榕担任副组长,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主任李中浩任顾问,同时多家各地市公交公司、通卡公司技术骨干担任委员。
在下午的会议研讨中,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信息中心李中浩主任在谈到轨道交通的全面融合时表示,轨道交通拥抱和支持各种支付方式,但码要由各轨道交通公司自己来发。目前相关标准正在进行规范与制定,在实名支付、支付形式、地流(那进那出)等方式上进行管控。此外,乘坐时一定要能实现脱机扫码,最大化提高通行效率。
他谈到,对高铁(300公里时速)、城际(250公里时速,公交属性的城际铁路)、地铁、城轨(轻轨)等所有轨道交通的互联互通工作正在开展中。比如,铁路电子票的生成,采用刷二代身份证进站,或12306购票生成一个二维码,或窗口购票提供纸质二维码等方式,未来也将与地铁之间形成互通。在如,打造针对全国地铁的APP,生成一个单程票,解决各城市间的轨道互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