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全国一等车管所创建工作中,采取积极汇报争取支持,广泛动员形成合力,学习借鉴接好地气,指导协调步调一致,明确责任限时推进,轮岗交流激发激情,自我总结不断改进,创新管理服务民生,强化监管防范风险,督察倒逼重点攻坚“十举措”,扎实推进创建工作规范、有序进行,创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积极汇报,争取支持。创建初期,支队和车管所多次向市委、市政府和市公安局进行了专题汇报,受到市委、市政府和市公安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副书记、市长向东亲自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召集公安、财政、质监、发改、环保、国土等相关部门,专门听取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关于创建一等车管所和增设机动车社会化检测机构工作的情况汇报。会议作出决定,把我市创建一等车管所工作上升为“政府工程”,拨付创建专项经费,解决场地、设施、设备等硬件问题,市级各部门鼎力支持,确保创建工作顺利进行。市公安局把交警部门创建全国一等车管所工作列为全市公安工作的重点,多次召开党委会议,研究、部署创建工作。副市长、市公安局长袁刚,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王瑞胜,市公安局副局长、交警支队长周文对创建工作相继作出指示,要求全市公安机关“集全警之智、举全警之力、务求必胜”,并在全市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经费受限的情况下,在支队机关及直属大队选调2名优秀中层干部交流到车管所任领导,遴选6名优秀民警到车管所重要岗位工作,招聘了10名工作人员,2名文秘人员。
广泛动员,形成合力。为了让创建工作深入人心,支队车管所在支部委员会、党员大会、民警和工作人员座谈会广泛听取民警意见、统一思想、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多次召开动员会、誓师大会、部署会、工作例会、推进会、片区工作会,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鼓舞士气。市局副局长、交警支队长周文6月13日率支队车管所、办公室、基建办负责人及工程设计技术人员,到车管所调研车管升级改(扩)建工程及创全国一等车管所硬件建设情况;7月5日召集政委欧燕、副支队长赵海燕、车管所班子成员,政工科、办公室、计财科等科室负责人到车管所召开工作会,进一步统一思想;7月26日组织支队在家领导,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各交警大队长、分管车管工作大队领导、车管所长,支队车管所全体民警共计100余人参加全市公安交警创建全国一等车管所誓师大会,当天下午又召集副支队长赵海燕,政工科、车管所、办公室负责人召开会议,就圆满完成创建目标提出对照标准、摸清底数,细化目标、落实责任,加强考核、奖惩逗硬,坚定信心、全力争创的具体要求;8月5日组织政委欧燕、副支队长赵海燕及政工、计财、宣传、办公室、车管所等部门负责人召开创建领导小组例会,要求每月至少召开一次领导小组工作例会,每周召开一次办公室例会,及时研究,定期盘点,每周通报,每月奖惩,全程跟踪车管所升级扩建工程前期规划等工作进度,启动档案室、学习室、监控室、科目三路考考场建设,着手规范车管档案和迎检资料,科学合理再造流程,减少管理层级和中间环节;8月6日至7日,先后深入营山、蓬安、仪陇、阆中、南部、西充等6县市检查指导创建工作。副支队长赵海燕4月12日召集车管所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召开专题会议,就完善、扩展监控中心,档案电子化管理,有偿代办机构人员监督,机动车及驾驶人数据补录,民警岗位调整,打击非法代理,规范社会化考场运作作了安排部署;7月8日主持召开创全国一等车管所动员部署大会,进一步增强创建的紧迫意识,并就加强社会化、服务站、网络、邮政、电话等业务,加强办理业务过程的监管、档案的监管,建立健全物质、信息化建设、人员配置和培训保障作了安排;7月31日至8月1日,率车管所相关人员深入10个交警大队督导各地争创全国一等、二等车管所工作。车管所所长牟向东7月15日组织全所民警及工作人员召开争创全国一等车管所工作推进会,结合车管所召开的两次民主生活会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宣讲,进一步统一思想。教导员赵志海2月13日主持召开办公会,听取重点岗位意见,明确各自任务及职责,研究创一等“亮点”打造、细化目标任务、强化日常档案规范填写及管理、车管业务及民警绩效监控考核等一系列重点工作;3月6日和副所长李冬梅组织相关民警召开专题会议,对车管所本部以外(嘉陵、高坪、检测线)驻站民警及工作人员管理,强化档案管理工作,落实档案管理责任提出了要求。通过广泛动员,实地督导,在全市公安交警中形成一切服从创建大局,一切为创建服务,一切为创建让路,一切为创建配套,人人支持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
学习借鉴,接好地气。全国一等车管所创建工作对支队车管所而言,是一项创新性的系统工程。市公安局副局长、交警支队长周文先后3次到支队车管所专题调研,分析全国一等车管所创建的优势和短板。车管所所长牟向东专程带领业务骨干到成都交管局、攀枝花交警支队学习借鉴全国一等车管所创建经验。通过分析调研、学习借鉴,看清了自身在信息化应用、规范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上的优势,树立了成功创建的坚定信心;同时,也看清了自身在创建工作上的短板和软肋,保持了清醒的头脑,有针对性地制定了《进一步加强全国一等车管所创建工作的保障方案》、《全国一等车管所创建工作奖惩办法》等一系列的新举措,确保了创建工作不偏离方向,不脱离实际。
指导协调,步调一致。支队车管所在做好自身创建工作的同时,积极指导各交警大队车管所创建工作,专门编印并向各大队车管所送发了《创建全国一等车管所资料汇编》,结合部局《2011年车辆管理所等级评定方法和标准》、《2012年车辆和驾驶人管理工作指导意见》、《2013年交通管理工作要点》及总队《关于积极推进车辆管理所等级创建工作的通知》,根据各基层车管所创建工作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了步调一致,整体推进。
明确责任,限时推进。支队车管所按照《争创全国一等车管所实施方案》,再次逐项研究、细化231项《目标任务单》,将每一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和承办人,明确完成时限,做到责任落实,时效明确。各大队车管所也根据《目标任务单》落实了相应的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支队与市(县)级车管所长,车管所与所属民警签订了《创建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了总体目标、主要目标、细化标准和达标时间,对创建工作责任作了进一步明确。
轮岗交流,激发激情。为了加强重点、热点岗位的管理,市局副局长、交警支队长周文亲自修改、审定轮岗制度和方案,政委欧燕、副支队长赵海燕带领支队政工科指导轮岗工作,按照重点岗位一年轮换、一般岗位两年轮换的原则,采取集体动员、个别谈心、民警填报志愿、车管所党支部集体研究、支队总支审定步骤,对支队车管所32个岗位40名民警实施轮岗交流,占民警总数45名的88.8%。通过轮岗交流,民警工作激情得到有效激发。
自我总结,不断改进。支队车管所查验大厅在办理车牌号为川R3329的小汽车查验业务时,发现该车的车辆型号与车架号不符,虽然经过档案查对及时得到了纠正,群众还送来了“三日纠十年错案,数天下谁出其右”锦旗,但却暴露出车管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为此,8月6日,支队车管所组织全所业务岗位民警及工作人员召开档案清理工作启动会,宣读《车管所档案清理方案》,即刻着手档案的规范、整理以及电子档案的建立,做到分类科学、建档规范、内容齐全。8月7日,副所长李冬梅亲自带领40名民警和工作人员,开始为期两个月的档案清理大会战。针对全市机动车注销率、监销率、年检率不高的问题,支队车管所对全市1993年到2013年未注销、未监销、未年检的摩托车和汽车进行了筛选和整理,下发到各县市,落实具体责任人,限期清理整改。组织全市37家运输货运公司负责人召开严格货车和挂车登记检验工作会议,强力提升全市机动车检验率。支队车管所业务岗位民警及工作人员只争朝夕,争分夺秒,每天下午下班后5:00-8:00、双休日全天加班整理档案。抽派专人集中清理报废车辆,对比查找报废车辆信息,在车管所监管中心设立对客、货运单位办理注销登记业务窗口,仅5月份就办理因灭失、注销登记业务270台。同时,对全市机动车所有人和驾驶人管理基础数据进行了集中清理补录。
创新管理,服务民生。支队车管所在一等车管所创建中,把创建工作与服务民生有机结合,创新管理措施,积极采取服务规范化、信息化、人性化、社会化、前置化“五化”举措,努力推进车管服务工作上台阶。在服务规范化方面,认真唱好流程再造、强化监管、阳光透明“三部曲”,把规范服务根植到车管服务的各个环节,重新审定标准,制定管理流程,细化岗位职责,加强日常监管,及时整改问题,派出民警进驻考场实地监控、抽查回访,对车管办事流程、业务收费标准、汽车类驾驶人考试名额管理进行公示,自觉接受媒体和群众监督。在服务信息化方面,全市车管部门坚持向科技“要”警力,完善硬件设施,开通网上微博、“南充网上车管所”、“车管QQ群”、各县市车管热线电话,安装音视频实时监控系统,拓宽服务领域,确保了车管工作的廉洁、高效。在服务人性化方面,针对暑假期间教师和在校学生学习驾驶技术的强烈需求,在各驾校、考场开设了假期师生驾驶培训、考试专场。为了让办事群众少跑冤枉路,全市各车管所在车管所设立了邮政快递、银行收取罚没款代办点,在全市设立526个“警邮服务点”代办车驾管业务。各地车管所投入资金,将栅栏式办公窗口改造成柜台,与群众面对面。车管所号牌室张贴了机动车号牌安装和使用规范示意图,制作了《机动车号牌固封装置安装和使用要求告知单》。在服务社会化方面,在全省率先建立5家社会化检测机构、3家驾驶人社会化考场,川东北大型客货车考试中心、祥运、先行驾校考场正在紧张建设。组织全市153名代办员和26所驾校业务员学习《机动车牌证机构及其代理人的行为规则》、违规责任及处理,协助打击、自觉抵制非法代理。在服务前置化方面,不断拓展车管前置服务站,大力完善南充国际汽车城驻高坪车管服务站、驻品信汽车城服务站等5个车管服务站服务功能,依托支(大)队“流动服务车(队)”等方式,拓展“城区服务站”和农村“摩托车下乡业务办理点”等服务网络。
强化监管,防范风险。支队车管所充分发挥车管所监管中心职能作用,对全市车检机构及驾驶人考场,实施全方位智能化监控,对机动车检验查验、驾驶人考试等工作实时监管、预警。坚持每天建立台账,每周通报监管情况。同时对民警及工作人员绩效进行日常监管,对重点岗位民警和工作人员坚持“每周一考”,派出民警分别进驻嘉陵驾考中心、西充等考场进行实地监控,确保驾驶人考试质量。进一步完善并强化《车管所风险防控机制》,对有自由裁量权的业务岗位,逐人填写《廉政风险排查表》,签署廉政自律责任书、廉政承诺书。坚持对机动车查验、驾驶人考试、办牌办证等重点业务进行抽查、回访等制度,并从规范档案填写等细节入手,抓好规范软件资料等工作。坚持经常性的法纪警示教育,力争队伍管理不出问题。
督察倒逼,重点攻坚。支队车管所采取通过建立严格的督察倒逼机制来快速推动创建工作,做到每周一督察,每周一通报,从而逼出了压力,逼出了斗志,逼快了进度,逼好了效果。副支队长赵海燕亲自率队深入仪陇、阆中等9个交警大队车管所督导县级一(二)等车管所创建工作;听取各大队车管所贯彻落实“7.26”争创一等车管所誓师大会精神和下一步争创计划,指导细化、量化争创工作措施,重点解决机动车注销率、监销率、年检率不高,以及车驾档案不完善、不规范等问题,有力推进了创建工作高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