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浅谈规范常德经开区交通秩序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在线通讯员 万家豪 2013年4月16日10:19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常德经开区道路交通流量和机动车保有量急剧膨胀,在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注入生机和活力的同时,德山城区交通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考验。如何针对经开区实际破解城区交通管理这一难题,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有序、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现结合实际调研情况作其探讨。
一、德山城区交通秩序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区工(管)委的重视下,各职能部门在德山城区交通秩序管理上采取了一些措施,解决了一些难题,但总体情况不容乐观,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各种车辆与日俱增。车况好、数量多、增势猛是近几年辖区购车热的突出特点。纵观整个城区,可谓车的世界,每条主干道两旁停满了车,大街小巷车水马龙,私租车来回穿梭,给城区交通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除此之外,工程车、小货车、黑营小客、低速三轮车、二轮摩托、电动三轮车难以阻止进城,交通乱象持续存在。
二是城区路口密度较高。城区主要路口密度高,交叉冲突点多,部分路口没有进行分流渠化,交通信号灯的数量还不充足,不少路口直接联通省道和高速,安全系数低、隐患大。
三是拥堵现象趋于上升。城区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过窄,有的路段全是双车道,非机动车道仅1米宽,整条路没有停车场,时常导致行人挤占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挤占机动车道,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混行,加之道路两侧店铺林立、小吃繁多,卖主的私家车占据了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一天到晚停满机动车,机动车道拥堵现象时常发生。
四是“特殊”路段交警束手无策。“特殊”路段指的是座落在城中心区域的莲池路与德山大道交汇的商业购物广场、莲池路与乾明路的市二中栾城第一小学、西街小学和县医院门前路段。每逢上学、放学时段,接送学生的各种车辆互相拥挤,堵塞交通成了一道烦恼的风景线。天阳超市、万利福超市、东大街、新开街是人们购物的主要市场,这里一天到晚停满了各种车辆,成群结队的出租车、三轮车往来穿梭,安全隐患十分突出。
五是法制观念非常淡薄。近年来,虽然在城区的各主要路口安装了交通信号灯,对多个路口进行了分流渠化,对所有街道施划了标线,较好地规范了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的运行,但部分机动车驾驶人和群众由于法制观念淡薄,不适应现代交通的需要。大街上乱停乱放车辆随处可见,随意调头、急停急靠习以为常,居民出行在大街上总是提心吊胆。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目前造成德山城区交通“乱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客观方面分析,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城区功能缺陷。目前,德山城区城市功能趋于饱和,建设规划相对滞后,城区主干道过境车流量增大,道路宽窄不一,行政区、居民区、商业区混杂,尤其商业中心、政府机关、学校、医院布局集中,致使中心城区交通压力过大。作为全区交通主动脉的多条主街道两侧遍布商业网点、学校和医院,上下班、上下学等高峰时段和节假日期间,人流、车流交织,交通拥堵不堪,使主动脉成了“堵动脉”。
二是交通路网改造滞后。德山正处于城市的塑形期,框架逐步拉开,市政建设还在紧锣密鼓的“加班补课”。由于道路规划先天不足,车流量分布严重不均,城区内还存在一些断头路、卡脖路,致使城区路网不能融会贯通,不能有效缓解主干道车流、人流高度集中压力。
三是硬件设施差。城区停车场少、停车位不足是造成停车难的“症结”之一, 加之车辆数量激增,矛盾越显突出,从而导致了城区违规停车行为屡禁不止。商家临街摆摊设点、流动商贩占道经营也给城市道路平添了拥堵。超市、网吧、娱乐场所密集路段,违章停车、混乱停车问题更为明显。
四是综合执法环节薄弱。城区交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作,涉及公安、交通、建设、工商等多个职能部门,单靠交警、城管单打独斗,仅能处理个别现象,治理局部区域,对整体秩序改善杯水车薪。就现实而言,城区交通治理的任务越来越重,但受部门条块分割、职责独立和工作力量有限等因素制约,尚未形成工作合力和长效管理机制,处罚形式单一、违章成本较轻、辖区群众主动配合意识不强,行车规范、行车礼仪、行车安全大打折扣。
五是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薄弱。受区位条件、思想观念、文化知识、行为习惯的影响,广大群众的交通观念、交通知识跟不上交通发展的要求,现代交通意识淡薄。行人不走人行道,横穿街道不走斑马线;非机动车不遵守右侧通行规定,在道路中间与机动车争道。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交通行为的随意性和相互干扰,增加了交通事故隐患,增加了车辆在途时间,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助长了混乱现象的发生。
三、对德山城区交通秩序整治工作的建议
交通是城市的命脉,良好的交通秩序是提升德山城市品位的基础环节,也是区工(管)委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针对城区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必须实行标本兼治。
(一)治标方面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要提高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建议安监、宣教、公安、交通等部门定期组织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深入机关、学校、社区、家庭普及道路安全知识和交通法律法规。发挥电视台、报纸和网络等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作用,制作专题节目,报道典型案例,深化警示教育作用。要增强宣传活动的有效性,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张贴醒目宣传标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宣传文明行车礼仪、规范停车行为。针对超市、网吧、KTV等车辆乱停现象集中的场所,要对商家、车主、驾驶员开展“面对面”宣传教育。
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区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和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德山城区的道路硬件设施,规划建设停车场、增加停车位的数量,优化区位分布。重点在商业区、宾馆、网吧、KTV附近增设停车位,便于群众夜间、节假日出行停车。在交通事故多发点和交通拥堵区域增设信号灯、标志、标线、隔离护栏等设施,在主干道逐步增设交通诱导系统和实施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在城区主要路口及繁华路段安装监控设备和超速、闯红灯等违法自动抓拍系统。
三是开展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建议由区政府牵头,由公安交警、交通局、建设局、工商局等部门参与,以319国道、207国道、常德大道、德山大道、莲池路、桃林路、乾明路等交通主干道和学校、大型超市、餐饮集中区域和娱乐场所为重点,持续开展交通秩序专项整治活动,对车辆不按规定停放、占道经营、违章行车等行为进行治理和打击,加强学校周边交通疏导力度。建立综合执法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交通路面巡查措施,确保道路畅通。
(二)治本方面
一是优化城市布局。以经营理念来管理城区,提高城市规划、道路规划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完善城市主体功能和布局。在城区实行“稀化”政策,着力扩大环境容量,提高路网密度。加快城区交通硬件改造,改善通行条件,进一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二是倡导健康理念。治乱治堵,治人为先。要彻底解决城市交通秩序错乱问题,硬件设施不可或缺,但更新群众观念更为关键。建议区政府优先发展公交事业,加大投入、延伸线路、优化站点,使群众逐步养成“公交出行”习惯。以系列“创建”活动为载体,提高人民群众的文明程度和综合素养,使绿色低碳成为社会推崇的时尚,使节能环保成为引领生活的潮流。在汽车消费方式方面,提倡适度消费、理性消费,减少“超前消费、过度消费、攀比消费”行为,倡导绿色出行、文明行车,减少汽车使用量。
三是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城市交通管理是一项长期工作、系统工程,建议区政府借鉴先进地区管理经验,尽快建立“大交管”、“大城管”、“数字城管”格局,改进技术手段,引进数字城管系统,大力整合交警、巡警、城管、交通运管等工作力量,划定责任区块、优化职能分工、实行联合执法、强化处罚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交通秩序管理的长效机制。
(值班编辑:吕海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