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运输管理 >> 运管动态 >> 正文
[四川]西充县公安局健全机制强化农村道路交通管理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在线通讯员 谢小强 何庆文 2013年3月20日9:27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广安会议”和市政府“营山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南充市西充县公安局立足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逐步建立和完善三项工作机制,在做强做实农村道路交通管理,有效预防农村道路交通事故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积极探索建立农村道路管理常态化机制。

    在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县局充分借鉴和学习“广安经验”、“营山经验”,在仁和、槐树、古楼、高院四个乡镇试点建立了片区联合执法中队,对工作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并积极争取县委政府和县局高度重视,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乡镇交管办、交警中队和派出所进一步加强“所队联勤”,采取“三化”措施强力整治农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有序推进了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一是推行协作化管控。在县局的统一领导下,各交警中队、联合执法中队和派出所设立了农村道路路段组、交通安全宣教组、交通事故预防组、危险路段整改组、交通秩序整治组,负责统一协调处理各路段、各片区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完善了辖区机动车台簿、驾驶人台簿、工作台簿、安全教育台簿,制订了各项制度,明确了工作职能,落实了工作责任,在纠正交通违法行为、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加强源头管理、排查登记交通安全隐患、参与交通事故处理、专项整治行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推行多样化宣传。以预防和减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为重点,针对各类不同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各交警中队、联合执法中队和派出所针对不同季节气候特点,对驾驶人广泛开展交通安全常识教育和安全出行提示,引导参与者安全出行。各交警中队、联合执法中队和派出所组织民警深入辖区村、社,重点针对拖拉机、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违法载人、驾乘摩托车不戴头盔和超速、超员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后果,通过走村串户开展宣传,着力提高农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各交警中队、联合执法中队和派出所积极协调乡镇广播站充分利用有线电视村村通优势,向农村群众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出行常识,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驾驶人和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文明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使交通安全尽可能进入到千家万户。三是推行常态化考核。按照县政府和县局文件要求,辖区交警中队、联合执法中队和各派出所建立了由中队长和派出所分管交通所领导挂帅的交通安全管理常设机构,并将日常秩序整治、安全宣传、隐患排查等工作纳入了每月目标量化考核内容,由县局按月对各交警中队、联合执法中队和派出所开展农村道路交通管理的综合情况进行量化考评,并对考评结果进行通报,着力实现公安机关对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常态化管理。

    二、积极探索建立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防范机制。

    西充县属于传统农业县,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面广量大,“被动”防范收效甚微。为此,公安局紧紧把握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采取“三落实”工作举措认真做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切实预防农村道路交通事故。一是落实隐患排查机制。针对全县农村地区道路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照明设施设置不完善,部分县乡道路路面碾压损坏严重,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的现状,充分进行工作调研,积极向县政府汇报,定期会同安监、交通部门认真做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隐患及时书面向县政府上报,并提出整治建议。在开展隐患排查、上报的同时,积极向县政府进行汇报,争取资金投入,逐步加强和改善村级道路的基础建设和安全防护设施,着力解决农村地区交通安全设施不足、公路安全状况较差等问题。针对全县道路安装波型防护栏的问题专题向县政府进行了书面报告,提出了规划建议和费用预算,目前县政府正在研究解决之中。二是落实防范监控机制。结合摩托车下乡工作,组织民警会同摩托车下乡服务工作队对全县各乡镇机动车及驾驶人的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动员和引导车主及时淘汰报废机动车,提高农村地区机动车安全技术性能。结合近年来酒驾专项整治工作,针对农村地区重点多发交通违法行为,加大对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轻(微)型货车、拖拉机、摩托车违法载人以及酒后驾驶、超载超速、驾乘摩托车不戴头盔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力度,努力维护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坚持每月召开一次队务会分析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对全县农村道路交通事故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总结,找出辖区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将农村无牌无证摩托车、报废车、无牌车上路、农用车载人、校车超载等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违法行为列为整治重点,从严进行整治,全力保障全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和安全形势稳定。三是落实安全警示机制。通过在境内国道212线、巴南和成德南高速、西射路、义盐路、西太路等重点国道、高速和县道沿线的房墙、岩壁、堡坎等醒目位置书写交通安全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开展对农村群众交通安全常识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将交通安全知识融入到参与者的日常活动之中。在事故多发路段,树立警示牌,提醒驾乘人员注意行车安全。

    三、扎实积极探索建立农村道路管理长效化机制。

    各交通联合执法中队和派出所积极开展交通违法行为整治、道路安全隐患排查、群众交通安全教育,全力确保全县农村道路安全畅通。一是扎实开展农村道路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公安局坚持严格管理与科学管理相结合,路面管理与源头管理相结合,集中整治和日常管理相结合等方式,定期组织警力会同联合执法中队、农村派出所开展道路客运隐患整治、农村校园周边交通秩序集中整治、机动车涉牌涉证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和摩托车、酒驾专项整治等交通秩序集中整治专项活动,有效改善了农村道路交通秩序混乱、各种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突出的现象,实现了路畅民安的工作目标。二是扎实开展农村展道路安全隐患治理。建立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台帐,定期会同安监、交通、乡镇党委政府、联合执法中队和农村派出所等部门对全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进行深入细致的排查,对排查出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及时书面向县政府进行报告,提出整治意见,牢牢把握了农村道路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主动权。公安局定期配合交通部门对全县农村道路脱落、损坏的交通标志标线进行了修复,在五个中心场镇中小学校门口建立了学生上、放学专用通道,对百福寺、化凤山、万年山、九龙山等旅游景区的弯道、陡坡路段损坏的安全防护墩进行了修复,完善了事故多发路段的综合治理,为预防农村道路交通事故打下了坚实基础。

(值班编辑:吕海凤)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