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市民出行安全,宁波市交通、公安、安监部门联合开展了“道路客运安全年”活动,加强对客运企业和车辆的安全监管,督促客运企业和车辆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及时消除客运车辆交通事故隐患,齐心协力为全市道路客运系上了一道“安全带”。
一、部署周密,确定20项重点工作措施
4月中旬,全省“道路客运安全年”活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后,由市交通运输委牵头,市公安局、安监局等部门根据会议精神和省三厅局活动方案,结合全市道路客运实际,立即研究制定“道路客运安全年”活动实施方案。市级层面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市交通运输委汪月娥副主任为组长,市公安局励健副局长、市安监局刘平副局长为副组长,市交通运输委、公安、安监相关处室领导任小组成员,并在市运管处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
4月下旬,市交通运输委、公安局、安监局正式联合下发“道路客运安全年”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专题活动内容及职责分工。4月28日,在市运管处召开全市“道路客运安全年”活动动员大会,全市三级以上客运企业负责人、驾驶培训学校负责人、各县市区交通、公安、安监部门分管领导等参加了会议。会后,各级交通、公安、安监部门根据全市总体方案的要求和职责分工,分别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道路客运安全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确定了活动步骤和工作措施,分别就加强驾驶人培训、严查客运车辆违法、强化宣传教育等工作确定了20项重点工作措施,落实了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
5月10日,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进一步研讨了联合工作机制,建立了各项工作制度,包括定期召开办公室联席会议;明确联合检查机制,每两月开展一次联合检查;每月出版一期专题活动简报;建立完备的台账制度等。
二、管控源头,对客运驾驶人考试严要求
为切实加强驾驶人管理,市交警支队、市运管处根据上级部署,结合道路客运安全年活动,严格落实《宁波市加强机动车驾驶人管理工作实施意见》、《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培训大纲》等文件精神,明确了加强考试源头管理、加强驾培监管、加强违法整治、加强教育培训等方面20余项工作措施。
在驾驶人培训、考试方面,一是完善计算机驾培计时培训系统。针对驾培机构存在使用IC卡“跑码器”作弊等现象,督促计时设备生产厂家做出系统及设备升级方案,做好驾培IC卡计时系统的升级工作;二是严格驾驶人考试规范。从5月1日起,对申请大中型客货车准驾车型的驾驶人全部实行20公里长距离实际道路考试;实施了“遇行人通过人行横道不停车让行”等12项一律不合格人工评判项目;三是对新驾驶人增加安全文明考试教育。
在客运车辆、从业人员检验工作方面,一是严格大中型客货车安全技术检验。对未按期检验或邻近检验期的车辆进行排查,并及时通知车辆单位进行检验;二是加强客货运输驾驶人从业资格审核工作。在受理旅客运输从业资格申请时,依据“机动车驾驶人安全驾驶经历证明”,做到严格把关、认真检验;三是加强从业资格证考点规范化建设。对各大考点进行了突击检查,督促考点严格按照从业资格考试大纲进行考试,重申了考试纪律;四是严格倒查监管工作责任。对大中型客货车发生死亡事故时车辆安全状况不符合标准的,每月抄报车辆管理部门。
在基础排查工作方面,组织开展了营运客车等重点车辆和外省籍常驻全省车辆排查治理工作,对全市的卧铺客车、公路客车、旅游客车、校车、企业自备接送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以及个人所有的非营运大、中型客车和外省籍常驻宁波市车辆排查的对象为长期驻点,宁波市从事客货运输的客车、货车、工程运输车、农用车开展的摸底排查。截止目前,已排查车辆1175辆,其中公路客车486辆、卧铺客车34辆、旅游客车151辆、个体自有的大中型客车127辆、外省籍车辆377辆。同时,通过交通、公安、安监部门的协调沟通,探讨实现驾驶人信息共享机制。目前已经初步达成共享意向,有待技术部门进一步沟通。
三、加强监管,落实企业主题责任
为进一步提升客运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及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促进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市交通、公安、安监部门结合道路客运安全年活动,对全市道路运输企业进行了全面动员。
一是组织开展联合宣贯活动。5月底制定并下发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浙江省道路运输条例》、《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试行)》的宣贯工作方案,具体宣贯工作将在6月份陆续开展;二是组织开展安全培训。5月组织行业安管干部和部分客运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参加了省交通运输厅的培训,并组织全市二类以上客运企业负责人参加交通运输部《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试行)》培训;三是加强重点企业监管,开展企业“安全体检”。交通、公安、安监部门分别对2012年省级、市级安全重点监管企业进行了安全检查,督促企业强化责任意识,查找安全隐患、落实管理措施,努力消除事故隐患,降低事故的发生。
四、路面巡检,严查客车交通违法行为
全市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切实发挥路面管理主力军作用,加强巡逻管控和定点检查,严查客运车辆交通违法行为。
一是加强路面管理。全市在市际执勤卡点、高速公路出入口、大型客运场站及主要道路共设置执勤点28处,严格落实对7座以上客运车辆“六必查”(驾驶人驾驶资格、驾驶时间、交通违法信息及车辆乘载人数、审验情况、安全设施配备情况和轮胎磨损状态)。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共出动稽查力量24000余人次,开展客运车辆专项整顿120余次,检查客运车辆25147辆次,查处客运车辆交通违法2774起,其中客车超员146起、超速497起、闯红灯246起、不系安全带36起;二是加强联合执法。公安、交通部门加强客运车辆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对黑车营运、客运车辆不按规定线路通行、站外组客,共查处客运车辆营运违规899起;三是督促客运车辆及时处理违法。活动开展以来,共清理客运车辆违法未处理533起,通过发送信函、短信告知、上门督促等方式,督促客运企业及违法驾驶人及时接受处理,全市客运车辆违法处罚率达到97.19%;四是加大五条以上及十条以上违法的处罚率。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处理五条以上及十条以上违法的车辆11137辆,五条以上违法未处理执行到位率达到61.85%,十条以上违法未处理执行到位达到80.48%,位列全省第二。
五、营造氛围,为客运企业授安全课84场
活动期间,全市各地紧紧围绕客运安全主题,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大力开展营运专项整治宣传工作。
一是推进文明交通进企业。结合“五进”宣传工作和“牵手平安行”活动,组织力量深入运输企业,集中走访客货运驾驶人,宣讲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主动深入客运企业、拥有职工接送车辆的企业、学校、事业单位,以讲课、发资料、放光盘、展图板等形式进行面对面的宣传教育。同时督促、指导企业责任人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客运场站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阵地,设立固定交通安全宣传栏、宣传橱窗、宣传片播放点等;全市各地共计主动为客运企业上安全教育课84场次,教育驾驶人4800人次;二是督促、指导运输企业特别是县级客运企业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客运场站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阵地,设立固定交通安全宣传栏、宣传橱窗、光盘播放点;共建立宣传栏112处,宣传橱窗87处,播放交通安全宣传光盘254场次;三是建立交通安全手机信息发布制度,通过执法短信告知服务平台,对本地注册、备案的客货运驾驶人每月发布一次安全警示、提示信息,累计发送手机短信5250条;四是会同文明办以“文明使用灯光”、“礼让斑马线”、“正确使用安全带”三大主题为重点开展“告别交通陋习”交通安全宣传活动,联合媒体策划组织主题宣传,通过媒体刊发公益广告、发放宣传资料、组织群众体验等方式,宣传文明使用车灯、礼让斑马线、正确使用安全带等常识,积极倡导文明交通行为,全市共开展主题宣传活动27场次。活动期间,全市共悬挂横幅250余条,分发宣传资料20余万份,宣传图版展览180余块,向新闻媒体投送稿件700余件。
活动自从4月下旬开展以来,截至5月25日,全市共发生上报道路交通事故206起,死亡46人,受伤211人,同比分别下降24.54%、8.0%和27.99%,未发生涉及公路客运车辆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