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警营文化建设在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周永康同志指出:“我们应该从加强公安机关能力建设的高度,大力加强公安文化建设。”作为公安精神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安交警警营精神文化,是公安交警群体在长期的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交警特色的共同意识,具体体现在工作理念、团队精神、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文化心理、道德伦理等方面。
公安交警队伍是一支纪律严明的执法部队,具有自己独特的警营精神文化内涵。因此,充分认识警营精神文化的功能,能进一步激励着队伍的发展,忠诚着党的事业。那么,如何培养起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构建和谐的民警之家,让每一名家庭成员快乐地携起手来,愉快地做好交通管理工作,是公安交警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警营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民警素质,树立信仰。警察素质是从事警务工作的警察所应具备的政治思想、业务能力、文化水平、警务技能以及心理素质、纪律作风、身体状况等,是公安文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围绕“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为内容的政治要求,树立"忠诚、为民、公正、奉献、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强化思想道德教育,构建先进公安文化,以满足民警精神文化新需求,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陶冶民警的思想情操,从而实现民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二)警营文化建设,有利于丰富生活,缓解压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转型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公安民警、特别是基层交通民警的工作压力也随之不断增大,不仅要担负违法行为的查处、接处警、巡逻管理、服务群众等日常的公安业务工作,还要承担大量的警卫工作,临时性工作。民警的精力严重透支,警察已经成为最辛苦、最危险、身体和精神高负荷的职业。复杂的执法环境造成民警在执法过程中时常无故受到群众的谩骂或殴打,给民警的心理以极大的伤害,再加上民警工作稍有差错,轻辄批评教育,重辄处分、辞退、开除,使民警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造成极重的心理负担。所以,构建丰富多彩的警营文化,培养民警文化情趣,娱乐民警业余生活,是释放紧张、疲劳的最好方式。能够使民警在工作之余轻松消谴、愉悦舒畅、消除疲劳、焕发精神,激发热情。
(三)警营文化建设,有利于凝聚警心,提升战斗力。孟建柱同志指出:“在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的同时,要树立文化育警、文化强警的理念,大力加强和改进公安文化建设,进一步激发公安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警营文化建设,积极丰富文化活动,用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培养健康情趣,陶冶高尚情操,倡树新风正气,能够有效地培养全队民警强烈的进取向上精神,陶冶民警的思想,在队伍中树立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正气,激发民警献身公安事业的热情和建功立业的事业心,可以使整个队伍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并将这种力量转化为工作力,从而有助于推动整个公安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警营文化建设,有利于展示风采,树立形象。开展形式多样的警民文化共建活动,创作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公安文学作品,有利于进一步展现公安民警的风采,促进警民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了解。警营文化建设能够促进公安警队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提高民警的战斗力,增强亲和力,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与社会舆论形成良性互动,打造“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良好形象。
注释:
1、参见《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1年7月1日
2、参见《十七届六中全会》一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2011-11-1版
3、参见《美国警察管理体制与执法规范》一书,石子坚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
4、参见《香港警察文化建设启示录》,《法制日报》2004年4月25日
5、参阅《中外企业管理经典案例》之第六章《企业文化》,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彼得•圣吉在其代表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所提出的一系列观念在当代世界得到广泛认同并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