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是形象的构建主因,精神也是促发生产活力的源泉。
新疆交通人在60多年的奋进中不断刷新着筑路长度的纪录,也在不断创造着精神:“铺路石精神”、“新藏公路精神”、“雪歌精神”和“胡曼精神”。这些镌刻着时代精神的形象,一次次被以宣讲的方式,入工地、入站所、入家庭。精神,俨然成为交通人的一种行动榜样和指向。
在交通运输行业,“人人都是窗口、点点都是形象、处处都要闪光”成为行业干部职工的价值取向,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中,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大讨论为先头,民族团结教育演讲比赛、党员承诺等活动蓬蓬勃勃开展起来。
从思想认知共建,走向全面共建。内容的丰富把交通行业精神文明引向高层次、多领域,多方均在共建中找到了优势互补的方向,技术扩散的途径,观念更新的参照,重塑精神的模板。
“阳光交通”成为交通运输厅党委全面加强行业文明建设的关键之举,成为交通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交通运输厅以改革创新精神把“党建文化品牌建设”与“文化建设示范工程”有机结合起来,从2009年开始组织并实施了交通党建“七加一”系列活动,三年来先后开展了基层党建和交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工作成果推介会、首届建设学习型行业论坛等系列活动,稳步推进“阳光党务”、“阳光政务”、“阳光工程”、“示范工程”,在全区14个地州市开展“新广行风热线交通万里行”活动,发挥1760名社会义务监督员的社会监督作用,连续多年开展行风评议活动。系列活动的抓举,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互动,整体推动的工作格局和品牌效应。
一个以整体塑造和弘扬创业精神为枢纽,四个文明建设结合与互动,整体推进的机制的形成,使交通运输行业迎来了历史上最好时期,以“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为特点的战略调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气魄。
“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是交通人把发展观、质量观、安全观、环保观统一贯彻到交通建设、管理、养护、运输等各个环节中的具体体现。
“十一五”期间,我区累计完成全社会交通固定资产投资830亿元(兵团和社会完成投资158亿元),全区公路总里程达到15.2万公里(含兵团),其中高速公路1137公里,农村公路10.3万公里,改善了305个乡镇和3454个建制村的通行条件。全区机动车保有量已达303.7万辆,开通客运班线3656条,国际道路运输线达107条。
“十二五”期间第一年,全区将完成投资300亿元,建设公路里程5.14万公里,桥梁3万延米。在自治区党委确定的22项重大民生公路工程中,农村“畅通富民”工程超计划完成投资30亿元,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全部通沥青路和90%的建制村通沥青路的总目标。
不仅如此,2011年全区重点公路工程项目大投资还将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贡献成果。据专家测算,全区公路大投资预计将直接创造增加值84.8亿元,约占自治区生产总值的1.4%;带动钢铁、石化、水泥、砂石料生产等部门形成增加值144.06亿元,约占自治区生产总值的2.4%;拉动餐饮、文化消费、休闲娱乐等消费部门形成增加值294.31亿元,约占自治区生产总值的4.9%。同时,还将直接创造就业岗位33.8万个,约占自治区就业总人数的3.6%;带动钢铁、石化、水泥、砂石料生产等部门创造就业岗位58.79万个,约占自治区就业总人数的6.4%,公路交通对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能力、贡献能力将会创造新的人间奇迹,也将会为促进自治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不计荣辱、拼命苦干,为新疆各族人民造福”,交通人正用行动在广袤大地镌刻着大写的“忠诚”二字!
是文化在催生着精神生长,是精神在促发着文化的张扬。在新疆交通行业,先进文化催生着一批又一批先进典型人物,文明单位也在不断涌现。交通运输厅系统700多个基层党组织、近万名党员,加上工青团妇各级组织,创先争优始终成为全系统、全行业的标向。
大爱无疆。涌现了以全国文明单位公路管理局——吐鲁番交通局、全国文明单位——哈密公路管理局等一批先进单位;建成了库尔勒公路管理局“新疆公路发展历程展览馆”、塔城公路管理局“胡曼事迹展览馆”、奎屯公路管理局“职工健康文体中心文化展览馆”等三个文化教育基地。
交通运输文化之树在基层扎根,交通运输文明之花在一线结果。
传承的是精神,延续的是交通人凝练的大道之魂。近几年间,交通行业集中宣传了“新疆交通60年十大楷模”、“新疆交通60年民族团结进步十大杰出人物”和“新疆交通十大杰出青年”;集中宣扬了为党争光“百佳”集体和个人、首届领军科技人才、首届青年英才;开展了文明行业、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示范岗、文明示范窗口等创建活动,在各级机关中开展“五型”机关建设活动、在工会组织中开展“金秋助学”、在共青团员中开展“民族团结助学”以及在窗口单位开展 “微笑服务”系列主题特色活动……一个个个体,组成一个个群体,一个个群体组成一个子系统,一个个子系统影响并带动着整个交通运输行业,文化畅行的思想引领的牵引力正成为交通行业见贤思齐的精神信标。
2011年,新疆交通运输迎来又一个新的发展春天!
8月23日至27日,由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委主办的交通运输行业 “主题文化周”在乌鲁木齐成功举办。以“大道之行、跨越之魂”为主题的文化周活动是交通运输厅党委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活动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历时5天的文化周先后举办了交通文化成果展、文化专题讲坛、职业技能竞赛、廉政文化观摩会、学六史知识竞赛、窗口文化建设现场会、挂职干部思想交流会、青年职工礼仪大赛等八项活动,认真总结了自治区交通运输行业文化建设“十一五”成就,颁布了“十二五”文化规划,集中展示了近年来交通文化成果。成就凝聚着几代新疆交通人的智慧结晶,成果贯通着当代交通人的精神血脉,规划寄托着当代交通人的理想愿景。
9月25日,在乌鲁木齐,八一剧场内座无虚席,自治区党委常委宋爱荣亲自参加了交通运输行业纪念建党90周年党建 “七加一”系列活动暨迎国庆“先锋颂”文艺汇演。歌声赞攻坚的勇气,舞蹈展跨越的豪气,随后,下地州的巡演陆续走进全国代建高速公路的工地、走进养护工人的施工路段,温暖在荡漾,激情在迸发。
如果说,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做出的“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战略部署,吹响了新疆“十二五”扬帆起航的文化号角,预示着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的新征程,那么也可以说,此次文化周拉开了建设交通运输行业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新序幕,标志着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委在推进“三年攻坚、五年跨越”战略目标中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新起点。
新疆交通正通过理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变革、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发展综合运输、交通枢纽等超常措施,实施“三年决战、五年跨越,建成中国西部高速大通道和交通枢纽中心”的奋斗目标,新疆交通运输的大发展、大突破、大跨越,终将以大通道为代表的综合运输、交通枢纽和农村公路成为富民强区的“助推器”和“加速器”。
在新的时期,交通运输厅对文化引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开展交通行业文化建设“双十双百”
工程,打造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和自治区广泛认可的10个文化品牌、10个文化建设示范单位,选树100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培育100名先进模范人物。到“十二五”末,全区交通运输系统90%以上的单位(系统)建成省部级文明单位或文明行业。建立适应交通运输跨越发展要求,具有交通运输特色的交通文化和行业文明体系。
交通,正以文化的无形大势,无形力量,推动着交通事业去向无垠天地,成为内地看新疆的一扇窗口,成为展示新疆新形象的一面镜子。
大道之行、大势无形。文化蕴藏着无形的力量,也孕育着无限的希望。越来越多的交通文化诉求、越来越多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预示着行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来临!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正用现代文化提振精神、用文化凝聚力量、用文化提升服务、用文化创新管理、用文化助推跨越!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新形势下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奏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最强音。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们从文化的自觉、自信能够走向新的富有更强大生机活力的辉煌,现代文化是我们的思想之根、动力之源、精神之魂。
现代文化已为新疆交通插上腾飞的翅膀。
交通行业正在折射出新疆大跨越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