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再度推出“小支线巴士”,执行短线的交通服务。这意味着,消失在深圳市民视线5年多的小巴重出江湖,曾经被“错杀”的小巴终于可以耳目一新为深圳市民服务。
据了解,深圳这次推出的“小支线巴士”B835即将试点营运。“小支线巴士”将按照需求灵活设站,并高密度发车,实现社区、大型工业区和消费商业中心、地铁站间的紧密联系,满足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需求。该线路从福永万福广场至和平市场,全程8公里,设置28个站点,票价仅1元,发车间隔最多不超过10分钟。
对于这个消息,我们的心情感到特别的舒畅。
小巴,对于普通市民来说,是多么便捷的交通工具!它方便快捷,停靠灵活,赢得了不少深圳人的亲睐,而其日均客运量也达到近70万人次,这对于缓解深圳的交通压力来说作用不可低估。只是,由于早期的小巴都是私人承包制度,加之管理不善,小巴车也成为了市民诟病的对象。横冲直撞、上演“生死时速”、超载严重等等不安全因素,招致深圳市政府一怒之下把小巴车彻底赶出了市区。
其实,小巴本无罪,错的是人,是相关部门管理的水平。而现在小巴重出江湖,无疑是对几年前取缔小巴这一决定的无言抨击。
目前,深圳的公共交通网络并不完善。铁路轨道交通、公交大巴之间的接驳并不顺畅。从一些小区、办公楼走到公交站花费半个小时的并不少见。深圳本来就地少人多,交通拥挤。要在有限的道路疏导交通,并在不不可能限制人们出行的情况下让交通更加舒畅,地下交通是首选。我们也看到深圳新开通的这几条地铁是如何的受到市民欢迎,挤不上地铁也成为了目前尴尬的一面。为什么人们都喜欢逃离公交车而选择地铁呢?当然无可否认的是地铁的舒适与便捷,但公交系统的不完善也是一大问题。如果公交系统得到提升,市民回流公交车也是以后可以预期的。在香港等发达地区,小巴充当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虽然香港的铁路系统不断发展,专线小巴依然是主要的载客交通工具。其以较低廉的收费提供规定班次服务,在没有铁路服务的地区,专线小巴是最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
提倡公交先行,限制私人用车,这是治理城市交通的方法之一。目前,深圳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200万台,成为全国最拥挤的城市。其实,一部分市民买车也是迫于公共交通的不发达。现在物价上涨,养一台小车对于工薪阶层来说并不好受,如果有更加四通八达的公共交通,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公交出行。目前深圳大运会提倡的绿色环保出行,就有很多私家车车主自愿以不开车的实际行动来参与,这可以见证很多市民都是有着较高的社会责任意识的,也可以印证了深圳的公共交通系统确实比以前有较大提升,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深圳小巴的推广,可以先从短线支线开始,打通社区与社区之间的连接,增加从社区到大型商业区、大型公共场所、重要交通枢纽等的接驳,同时对地铁、公交站台等的无缝对接。小巴要体现出其灵活的特点,除了在主干道及指定道路严格按照规定线路站点停靠外,在次干道一下的小路上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没有上下客需求的站点跳站营运,灵活停靠,缩短线路行驶时间。另外,不同于大型公交车,小巴可以设置更加密集的站点,尽量缩短站点之间的距离,发车频率也可以更高,尽可能保证市民在高峰期可以顺利搭车。
为了避免早几年前小巴管理的混乱,新推行的小巴管理系统,必须纳入公共交通管理系统,实行由单一管理部门管理的模式。目前我国现行的交通管理体制一直是双重管理,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城市交通运输,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道路运输。就是说,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城市公共客运,交通部门管理公路上长途客运。正因为此,城市公交车和城际客车之间的关系非常纠结。当年深圳小巴与城市公交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只有把小巴纳入公共交通系统,由大型专业的巴士公司统一管理,成为“一家人”之后的小巴和公交车,才有和谐共处的一天。
此外,法制又是至关重要的一点。解决交通问题的一大途径是严格的管理,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但在很多地方规矩成为了一纸空文,落到实处是何其的艰难。所以,要管理好深圳的交通,一切都要依法办事,加大执法的力度,提高违法者的违法成本。对于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为要严厉打击,以儆效尤。同时加强交通宣传力度,让市民自发遵守交通规则,维护交通的秩序。其实要管理好小巴车系统也不是没有办法,看看治理酒驾的效果我们就知道。不是没有办法,是我们没下定决心而已。
在大运开幕之前,深圳推出的小巴系统,无疑是给市民一个很好的见面礼。政府一直说办大运不止是办赛事,更是要办实事。这次的小巴重出江湖,希望当年的历史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