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道路客运 >> 地方动态 >> 正文
[湖南]交通“十一五”巡礼:“运”筹帷幄惠三湘(图文)
来源:湖南新闻 肖前辉 2011年3月11日14:24


通道汽车站

  每个人不仅要有健康的外表,更要有思维敏捷的大脑。其实道路也是需要“大脑”的,这个“大脑”应该就是各地的道路运输管理局。湖南省运管局多年来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营造了一个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道路运输网络。

  “十一五”期间,湖南经济快速增长,公路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既为道路运输带来巨大需求,也为其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保运能力持续增强

  “十一五”期间,湖南省积极推进道路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全省道路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得到明显提升。2010年与2005年相比,全省公路营运客货车辆数增长了近一倍,道路运输完成的客货运量、周转量及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比重持续增加,2010年运送旅客148235万人次、货物127635万吨,而2005年这两个数据分别为109728万人次、67040万吨。道路运输成为综合运输体系中最具基础保障功能的运输方式,而且在春运、“黄金周”、煤电油运等关键时期和抗击冰冻雨雪灾害、抗洪抢险中,发挥了难以替代的特殊作用。

  2010年年末,正值旅客和货物运输高峰期,湖南各地连降雨雪,道路结冰、路面湿滑,全省各级运管部门从细微处着手,强调运输管理精细化,确保旅客出行方便、安全。地处湖南南部的永州冰冻情况尤为严重,该市运管处采取每天电话、短信提醒,逢雨雪天气,运管处领导每天或打电话或发短信督促各运管所加强辖区内道路运输春运安全生产管理、督促三级以上客运企业负责人加强驾驶员安全教育,为客车配备防滑链和三角木,合理安排绕行线路;及时发布路况信息和加强值班调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保持通讯畅通,坚持每天下午3点报平安。正是这些制度的实行,有效保证了道路交通的安全、高效。

  道路运输场站建设的全面加快为道路运输组织和集疏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成为湖南道路运输保障能力增强的基石。“十一五”期间,湖南全面加快客运站的建设和改造,优化了站场设施的外部形象,完善了服务功能,相继建成岳阳洞庭汽车站、常德桥南汽车站等二级以上汽车客运站35个,站场建设完成投资23.6169亿元。至“十一五”末期,全省已建成等级汽车客运站937个,比“十五”末期增加605个;全省等级汽车货运站35个,比“十五”末期增加30个。

  与此同时,随着机动车维修、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等运输辅助服务业全面发展,湖南道路运输业综合服务能力显著增强。2010年,湖南省运管局开展了全省机动车检测维修职业技能竞赛,选派队员参加了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卡尔拉得杯”机动车检测维修职业技能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被交通运输部授予“优秀组织奖”。

凤凰汽车客运总站

  农村客运长足发展

  为了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交通运输保障体系,湖南省交通部门高度重视农村客运网络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客运站场建设。“十一五”期间,湖南农村运输快速发展,服务“三农”能力显著增强,建成农村客运站1265个,农村客运招呼站1947个,开通农村客运班线5000余条,100%的乡镇、85.9%的建制村通客班车。农村交通成为农民群众最欢迎、最满意、最受惠的“民心工程”,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为全面改善农村交通状况,湖南省运管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科学编制农村客运发展规划,积极探索农村客运网络化模式,出台优惠政策,把推进农村客运村村通工程作为切实为广大农民办实事、谋实利的一项民心工程来抓。

  农村经济社会发达程度不一,差距较大,为保证目标制定的科学合理和政策措施的切实可行,湖南省运管局在组织全省运管部门开展农村客运现状及需求普查的基础上,选择部分市县深入解剖,进行典型分析。各级运管部门深入乡村路头,逐村逐路逐桥走访勘察,征询乡镇政府和农村居民意见,从人口分布、经济状况、道路状况以及客源特点、流量、流向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掌握了大量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他们结合当地社会经济状况、客运现状及农村公路建设的进度安排等情况,科学编制了农村客运线路发展和站点建设规划,实现了由被动审批、自然发展向主动规划、引导发展的转变。

  农村客运必须面对的现实情况是,道路等级相对较低、客流少、经济效益差。为使农村班车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湖南省采取多种措施扶持农村客运发展。为鼓励农村客运发展,湖南省运管局还组织开展了全省农村客运成品油补助工作,并成立了领导小组,加强宣传和指导,仅2010年就完成全省25803台农村客车的燃油消耗信息网络申报工作。截至2010年年底,燃油价格补助已逐步发放到经营者手中。

  “公路修到村头、班车开到门口”,让返乡之路少了许多曲折。“今年回家过年最顺当,到县城下车,就可以坐上班车,直接到村口家门,再也不用来回折腾了!”背着大包小包从深圳务工返乡的湖南双峰县农民叶蓉家离县城50多公里,过去没有通车,交通非常不便,他在深圳务工多年很少回去。“现在通了班车,交通可方便了,以后出门就更方便了。”叶蓉说。

鹅公井-黄花井农村公汽始发站

  结构调整初显成效

  良好的组织结构是确保道路运输畅通有序的重要条件。近年来,湖南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始终以调整道路运输业结构为主线,通过政策引导和制度规范,企业兼并重组十分活跃,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全新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的运输经营主体,运输经营业户“多、小、散、弱”的局面得到了显著改观,运输企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有所提高,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目前,湖南省道路客运经营业户已由“十五”末的29705户重组为11303户,个体客车占全省客车总数的比例下降至27.8%,初步实现了道路客运规模化发展、网络化经营和规范化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道路运输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随着运力结构不断优化、客车舒适性、安全性日益提高,高级客车占总量的比例也由“十五”末的4.9%提高到目前的13.4%;货运车辆向重型化、厢式化、专业化发展的趋势加快,专用车辆和重型货车的数量由2005年的9684辆发展到目前的50384辆。

  通过管、放结合的政策,湖南道路运输业表现出强劲的活力,经营形势日趋多样,旅游客运、现代物流、小件快运、连锁维修、汽车租赁等新型服务方式快速发展,满足了社会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运输需求。

  在努力调整结构的同时,湖南省运管部门始终坚持科技兴运理念,把科技当作道路运输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来看待,努力运用现代科技技术改造传统运输产业。如今,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卫星导航系统、行车记录仪、同城联网售票系统等先进设备在湖南客运市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危险品检测仪、计算机售票、大屏幕电子显示系统、货运信息配载系统和汽车维修、综合性能检测系统也得到普及。此外,湖南还建立了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和运政服务投诉系统,管理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在保障运输安全、提高服务水平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

    安全管理规范有序

  安全是各项事业的基石,道路运输安全更是至关重要,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生命。为全面落实好安全工作,湖南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始终把安全生产管理摆在道路运输工作的突出位置,全面加强“三关一监督”的监管职责,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安全专项整治取得新成效。

  湖南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充分发挥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在预防和减少道路运输事故中的重要作用,从增强全省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入手,坚持开展“安全生产年”、“安全生产月”和道路运输行业安全文化“五进”(进企业、进机关、进站场、进车辆、进家庭)活动,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在全面部署深入开展“五进”活动的同时,他们还统一组织制作了安全宣传教育光碟,仅2010年就向全省发放5000余本,凡配备音像播放设备的营运客车,在发车前均要在车上播放安全宣传教育光碟,使每一位旅客都能了解安全乘车须知,真正做到安全乘车。

  加强对道路运输企业的排查是确保安全的另一重要举措。2010年,湖南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共排查道路运输企业436家,排查隐患756项,整改率达99.2%。同时,为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监管工作,湖南省运管局和各级运管部门还不定期组织全省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对监督发现的问题及安全隐患及时进行通报并跟踪整改,确保安全隐患整改到位。

  除日常的安全管理外,大型活动的道路运输安全保障尤为复杂。上海世博会期间,湖南省建立了重点营运车辆GPS联网联控省级监管平台,督促全省赴沪所有客运班车、旅游车、危货车安装了GPS监控制备,共3300多辆车实现了监控平台与交通运输部的全国联网联控,并加强了“三品”查堵和乘客实名制登记等制度的检查落实,确保了世博会期间交通运输的安全。

  湖南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能之所以能规范有序,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始终坚持“依法治运”,建立了道路运输法规体系。在广泛深入贯彻国家有关道路运输法律法规的同时,湖南省运管局先后完成了《湖南省道路运输条例》修订工作,配套出台了一批相关的规范性文件,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道路运输法规体系,确立了依法行政、守法经营的管理制度,使行业管理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他们还结合普法教育在全系统深入进行法制教育和执法培训,增强从业人员的法制意识,规范执法行为。健全的法律法规使运输企业的行为有章可循,处罚有法可依,营造出良好的运转氛围,为道路运输安全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

(值班编辑:兰霞)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