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正值河头镇年集,天空下起了雨,但是,该镇前山三村公交站点上,一切都很有秩序:老人们悠闲地坐在椅子上等车,年轻姑娘们商量着买些什么年货。
这一切只因多了个港湾式停靠站候车亭,等车的朱大爷说:“别小看这个亭子,我去年买年货的时候,也碰到下雨天,当时还没有这个亭子,大家站在雨里等车,衣服都被打湿了,那滋味可不好受!”
像前山三村的候车亭一样,我市还有356个,它们遍布我市农村主要客运线路,构成了乡间公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村民们的出行带来了安全和便捷。
2006年,我市完成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村村通了公交车。为进一步提高市民行车的安全度、舒适度,当年,我市启动港湾式停靠站建设,两年间建成113个。2008年,为加快这一民生工程的进度,我市将该项工程列入“六百工程”,要求加大投入,新设立百个农村公交站点。
工程落实到市公路运输管理所后,工作人员就忙开了,前期摸底、动员、实地踏勘、实时查看、建站点和指示牌,一个环节都不能少。“建一个站点,来回跑个六七趟是很正常的,当时正值夏天温度最高的那几天,我们都在施工现场,喝下的水马上就能变成汗。”市公路运输管理所副所长周秀杨说。
工程中,最难啃的骨头还是老大难的土地问题。但也是在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这项民生工程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在前山三村,在唯一合适的土地建候车亭需要拆除村支书家厂房的围墙。对此,村支书没有二话:“拆就拆吧,为了村民的利益,少个围墙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大家的支持中,工程进入快车道,2008年,东塍、小芝、桃渚和上盘等沿海片前往医化园区的126个站点建设完成;2009年,河头和白水洋等西北片主干线的118个站点建设完成。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还将继续实施该项工程,虽然困难和难度都存在,但运管部门表示,只要条件允许,还是会尽自己的能力,建更多的站点,赢更多的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