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长春至符拉迪沃斯托克客运线路开通。该线路全长866公里,是中国东北地区对俄重要运输通道,也是东北地区对俄运输里程最长的线路。该线路开通后,将连接吉林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心城市和出海港口,对助推图们江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促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副厅长厉正强,俄罗斯国际汽车承运者协会远东分会会长列米佐夫出席了在长春市公路客运中心站举行的开通仪式并致辞和剪彩。吉林省运管局局长沈瑞峰主持仪式并剪彩。长春市副秘书长徐毅夫,滨海边疆区运输联合体公司总经理马尔蒂年科,滨海边疆区滨海运输公司罗曼佐夫,延边东北亚客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录春参加仪式并剪彩。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吉林省长春市政府、吉林省商务厅、吉林省军区、口岸联检单位等有关部门领导参加仪式。
自2006年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运输分委会第十次会议纪要确定开通长春—符拉迪沃斯托克运输线路以来,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和吉林省运管局为线路早日开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多次与俄方相关部门进行会谈,就如何推进该条运输线路开通与俄方交换意见,并多次接待俄方代表团赴吉林省客运企业和客运站等地考察。为使该线路顺利通过审批,吉林省运管局积极与交通运输部、吉林省政府、吉林省军区等部门协调,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取得了批准文件。吉林省运管局为给旅客提供便捷、舒适、安全的服务,对各运管所和客运站提供的服务、安全检查措施、驾驶员休息点等具体事宜提出了明确要求,真正实践了“一切为了有利于百姓出行”的服务宗旨。
长春至符拉迪沃斯托克客运线路全长866公里,中方境内574公里,俄方境内292公里,行驶路线为长春—珲春—珲春口岸—克拉斯基诺口岸—斯拉夫扬卡—符拉迪沃斯托克,沿途在江密峰高速公路服务区、敦化高速公路服务区设接驳点,在延吉市和珲春市进客运站,吉林市、敦化市的旅客在客运站购票后,在两处接驳点乘车。该客运线路开通初期,暂定每周一、周六双方车辆各对发1个班次,以后将根据客流情况及旅客出行需求,调整班次。具体发车地点及时间为:中方在长春市黄河路公路客运中心站,每周一、周六早5:20发车,到达符拉迪沃斯托克时间为21:50分(中国时间);俄方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客运站,每周一、周六早7:20(俄罗斯当地时间)发车,到达长春时间为20:50(中国时间),全程运行时间预计16小时30分。中方承运企业为延边东北亚客运集团有限公司,俄方承运企业为滨海边疆区运输联合体和滨海边疆区滨海运输公司。中方投入价值100万元、50个座位的豪华大客3辆,俄方投入45座以上高级客车3辆。票价分为签证票价与团队票价,全程签证票价为535.00元人民币,全程团队票价为335.00元人民币。
长春至符拉迪沃斯托克客运线路,联接吉林省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俄远东地区具有条件优良的扎鲁比诺、符拉迪沃斯托克等港口,该条客运线路,联接了吉林省与俄远东地区中心城市、经济腹地及俄港口,随着人流的增长,将促进长春至符拉迪沃斯托克货运线路的尽早开通,发挥吉林省对俄出海通道建设的区位优势,借港出海,实现与韩、日等国陆海联运,完善吉林省国际运输通道网络建设,进而推动构建我省西接内蒙古、蒙古,东联日本、韩国的出海大通道建设。
长春至符拉迪沃斯托克客运线路的开通,为中俄两国人员往来和经贸活动提供了便利的运输条件;对沿线经贸、旅游业起到积极的拉动作用;对发挥吉林省对俄区位优势,实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战略,具有基础性作用;对吉林省加快经济建设发挥先行作用,吸引国内、国际的资金、技术、人才集聚,增强我省经济发展的动力。
厉正强代表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对线路的开通表示热烈祝贺。厉正强表示,在吉林省委、吉林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吉林省交通运输厅不断加强与拓展同俄滨海边疆区交通部门的友好合作,促进了双方人员往来和客货运输发展。这条客运线路的开通,对中俄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成为中俄运输合作的又一个里程碑。希望中俄承运企业以安全为核心,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为双方旅客提供方便、快捷、安全、优质的运输服务。
列米佐夫表示,长春—符拉迪沃斯托克线路开通后,两国人民能用更短的时间到达目的地,将使两国国民的关系更加密切,对两国沿线地区经济贸易、旅游的进一步合作起到积极作用。列米佐夫还热情地邀请长春市民到符拉迪沃斯托克观光。
据悉,截至目前,吉林省已开通珲春—克拉斯基诺、珲春—斯拉夫扬卡、延吉—乌苏里斯克等汽车客货运输线路。双方每天对发定期客运班车班次各10个,双方过境货车日均20余台次。2009年,全年完成货运量8万吨,客运量17.7万人次。自2005年至2009年,货运量和客运量分别增长了33.3%和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