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姜堰市公路管理站路政二中队迎养护国检纪实
没有惊天动地,也没有豪情壮语,但有的是感人的高尚情操,有的是朴实的工作作风,有的是敢于接受与化解难题的和谐力量,有的是勇于当好公路的守护神的冲天干劲,这就是姜堰市公路管理站路政二中队的真实写照。
该中队组建于2009年5月,人员系因国家免征养路费后从原征稽岗位转岗而来,主要承担该市境内G328国道和S231省道共计42.02公里的公路行政执法管理工作。该中队现有执法人员5名,其中党员4名。这支年轻的队伍在中队长徐厚宝同志的带领下,紧紧围绕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更好的为公众安全便捷出行服务的宗旨,依法行政,勤恳尽职,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实现了组建以来服务“零投诉”、工作“零差错”、队伍“零违纪”的良好成绩。
愿当公路的“守门员” 他们的办公室在公路。公路点多、面广、线长,二中队人少、任务重。为了能有效维护路产路权,及时发现、制止损坏路产、侵占路权行为,二中队提高巡查频率,实行年365日巡查制。日常工作中,除了在站接待群众来访、开会或整理内业资料外,他们都巡查在公路。朱滨、王亦同志家庭事务十分繁重,但他们自觉做到了“舍小家,顾大家”,从未因家里的事情影响过工作,他们和中队其他同志一样,早上班,迟下班,加班加点工作更是不计其数。徐厚宝的妻子在徐厚宝转岗后的一段时间曾感疑惑,从征稽转到路政岗位的丈夫最近回到家几乎每天都是“鞋上沾泥,衣上蒙灰,身上臭汗,疲惫不堪”,过了一段时间,她的谜解开了:路政丈夫的办公室在公路。其实,二中队的转岗路政员,他们曾有转岗到许多人都梦寐以求的税务岗位的机会,但是,面对岗位决择时,他们情牵交通,难舍公路,毅然选择留在公路。他们说:公路部门正面临迎国检,关键时刻,我们怎能当逃兵呢?!
他们执法严格,公正、公开、文明。在执法过程中,二中队队员规范着装,持证上岗,严格依法依程序。查处路损行为,拆除违法非标,驱除路边摊点,清除违法建筑,卸载超限运输,决定行政许可,免不了要剥夺违法者的非法利益。一些违法者为“摆平”他们,曾想过不少“歪门”心思。然而,二中队执法队员的“人情不讲”“钱物不收”“威胁不惧”的“三不”作风每每使违法者的“软”“硬”手段落空,他们对二中队既“恨”又情不自禁心生敬佩。今年3月份,查处一辆超限货运输货车时。货车主拿出300元恳请二中队路政人员高抬贵手放他们一次,保证下次不再超载运输。二中队人员耐心地向车主宣讲了车辆超载运输的危害性,车主最后被路政工作人员的精神所折服,就地卸煤10吨,达到国家七部委颁布核定装载标准后被二中队放行。G328线某单位非法在公路设置平交道口,且经二中队路政员多次上门宣传公路法规要求限期整改后,坚决拒绝整改,并扬言若二中队再找他“麻烦”,就找人“整”他们。然而,二中队毫不畏惧,在多次教育和限期整改无效后,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了该案件,拆除了非法平交道口,维护了公路法律法规权威。今年以来,他们已查处路产损失案件27起,挖掘占用公路审批4起,平面交叉道口审批23处,非交通标志审批11起,查处超限车辆180余辆次,卸载货物100多吨。
“文明执法,严格执法,以理服人,以德服人”,这是二中队路政执法的真实写照,他们被人民群众亲切地称为公路守护神。但也有个别人骂他们是看门狗。路政员朱滨听了,说:“只要能维护好路产路权,我们愿当公路‘看门狗’。”
甘当群众的“安全员” 哪里有公路险情,哪里就有路政二中队的身影。“只要有恶劣天气,心就紧绷着。”在二中队,即使年轻的路政员也有了这个“职业病”。无论酷暑严冬,白天黑夜,只要公路险情发生,二中队路政员们就立即按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奔赴事发路段,疏导交通,设置警示标志、清除路障和修复损毁设施。
他们面对恶劣天气,不是往家躲,而是向公路跑。今年6月的一天傍晚,突起的狂风暴雨导致S229省道几十棵高大意杨树树杆被折断斜倒在公路上,公路大半幅受阻。二中队巡查完自己所分管路段后,立即带着油锯、斧子赶赴S229沈高段,和一中队队员共同奋战至次日凌晨1点。周争是个老同志,年轻同志舍不得他连夜劳累,劝他休息一会。但他说:我休息一会,事情也能解决,但我如果不休息,公路恢复通行就多少能快一点,群众安全也就能更多保障一点。其实,S229省道并不是二中队的负责范围,但正如徐厚宝中队长讲:分工不分家,保护公路,维护安全,不管在哪处路段,都是他们的天职。
他们发扬“钉子”精神,施工路段安全管理紧盯不放。S231某施工路段,施工单位为抢工程进度,在未获行政许可、相关安全设施整改不到位的情况下,就沿公路线擅挖边沟。二中队巡查中及时发现,立即制止,为防止施工单位与路政员打“时间差”继续偷挖施工,造成公路交通安全隐患,二中队路政员24小时轮流值班,“钉”在施工现场,随时制止,并聘请民工一道管护,直至施工单位相关手续办理完备,安保设施安置规范到位后才允其继续施工。
他们注重大安全,但从不忽视小隐患。在日常公路巡查中,二中队实施全要素无缝隙巡查,他们不满足于坐在车上看一看,而是经常下车走一走,走近安保设施摸摸,看是否牢固;走到桥下看看,查是否有裂缝、变形。与其他市路政巡查车不同,在二中队的路政巡查车上,有一工具箱,里面备置了铁铲、锹、锯、起子、镙丝等工具。路政人员在巡查工作中,发现安保设施松动,及时加固;发现轻微路障,及时排除。对一时难以快速修复的安保设施和快速清除的路障,他们及时设置警示标志并立即安排相关专业队伍恢复。
乐做发展的“服务员” “管理的本质是服务。”今年新进路政岗位三个月不到的路政员余建国在工作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这点,他把这句话记到了他的日记本上,更深深地记到了他的心中。
他们扎实学习转换岗位适应快。为了适应新岗位的要求,管理好公路,服务好发展。二中队开展“岗位大练兵,苦练基本功”活动不仅止于认真参加泰州公路处、姜堰交通局和站组织的集体培训活动,学习和培训他们在“深入与扎实”上狠下功夫。中队组建第一周,他们就请一中队制订培训计划,队员轮流给他们进行了一周的业务培训。之后,二中队每周一次中队内集中学习培训。如今,二中队除一名今年刚进的新手,其他4名同志都已成为路政工作的业务精兵。
他们主动热情周到服务效能高。前往二中队,“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颗诚心办事、一句好话送行”的良好工作风气,让人感到如沐春风,如见亲人。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急事急办制和“一字工作法”实施,让人切切实实感觉到了他们办事的高效、便民、快捷。对群众所申办的行政许可,手续齐全、符合规定的,当场受理,组织实地勘察,一次办结。符合急事急办条件的,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受理审核工作后,专车、专人将材料送往泰州市公路处、交通局审批,确保在承诺的时限内将许可证件发放到申请人手中。
他们推行预防性路政管理效果好。“罚款多是工作业绩,但无人侵犯路产路权,无款可罚是更大的工作业绩。”这是二中队路政员共同的“政绩观”。他们突出预防性路政管理,推进违法行为事后处罚、整改向事前服务、事中监督转变。一方面加大公路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宣传手册常发放,流动宣传常实施,标语横幅常贴挂,进企入户常上门,力求公路法律法规家喻户晓。一方面提高巡查频率,眼勤看,腿勤走,嘴勤说,对涉路违法行为,特别是对私开平交道口、修建违法建筑等需持续一定时段的行为,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消灭违法行为于萌芽之中,减少了违法行为或避免了违法行为延续而带来的违法成本的扩大,赢得了群众理解,也减少了违法者对执法的抵触情绪。尽管实施预防性路政管理减少了罚款收入,但百姓的更多利益得到了保障,路政二中队说:这值得。
他们实现保民生、促发展和维护路产路权的有机结合。“要得富,靠公路。”开厂建房要靠近公路,开店摆摊要贴近公路。而公路法律法规出于公路维护和保障公路安全畅通的需要,禁止在公路两侧一定范围内设置建筑、私开道口和摆摊设点。面对矛盾,二中队一班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对企业符合审批条件的非标申请、平交道口搭接,二中队深入现场勘察,努力为广告申请企业寻找同样能达宣传效果的其它可替代途径,积极帮助平交道口申请企业协调相邻企业关系,合建共用道口。仅今年上半年,二中队就为企业寻找可替代非标宣传11处和动员企业合建道口4处,实现了保企业发展和保路产路权的“双赢”。在治理分管路段G328国道白米镇杭家铺段马路市场过程中,二中队疏堵结合,积极建议白米镇政府在杭家铺马路市场附近空地建起了大棚,治理马路市场变“取缔”为“搬迁”,实现了村庄环境、公路畅通、摊主“财路”、群众安全“四保障”。二中队也受到了当地政府、摊主、群众的高度称赞:二中队,他们不仅是公路的守护神,也还是群众的贴心人(沈桂平 余长江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