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起农村客运站后,农民兄弟再不用站在路边、风里雪里等车。
寒冬里温暖的小小候车厅。
乡村车站里一样是井然有序。
核心提示:
为解决农民群众出行难问题,自2004年以来,省交通厅陆续下达农村客运站建设计划项目363个,目前全省已建成338个农村客运站。一批形象新颖、规模合理、功能完备、管理科学、服务规范的农村客运站改善了农村地区乘降车条件。
农村客运站具有较大的公益属性,不能通过“收取旅客站务费和车辆进站服务费”的方式平衡收支,但还必须要为农村地区提供持续性服务,因此经营负担沉重,后期维护与管理困难重重。
客运站“下乡”,前景美好,但绝非坦途。
当年寒风中站在路边盼车来
我省11763个行政村全部通上了柏油路或水泥路,完成了“村村通”目标后,与之相关配套的农村客运站建设就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
外面寒风凛冽,但在本溪满族自治县碱厂客运站宽敞的候车大厅里,却温暖如春。正是元旦期间,候车的旅客明显增多了。碱厂客运站站长李吉权告诉记者:“在我站始发和路过的班车一共82辆,日发车162个班次,平时日客流量约2000人次,赶上元旦这样的客流高峰时,乘客数会翻一番,可达到4000人次。 ”
过去,整个本溪市只有草河口和南甸两地拥有自己的农村客运站,碱厂镇居民出行时只能在路边等车。家住碱厂村的张殿华和李成梅夫妇对那次 “回娘家”的往日情景记忆犹新。那年腊月,李成梅的母亲生病了,夫妻俩一大早就拎着大包小裹到离家1公里外的镇里等车。那时还没有车站,只能站在路边等车;也没有行车时刻表,车啥时候到没个准点儿。怕错过车次,旅客一刻不敢离开。经常一等就是一两个小时,寒冬腊月的,北风刮在脸上如刀割般……
2006年开始建设的碱厂客运站属于三级站,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800平方米,2007年6月投入运营后为农民群众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候车时,农民兄弟不必再忍受冬天风吹雪打、夏季日晒雨淋之苦,也不用再冒着危险到公路上拦车,客车运营的路线和时间也规范了。
为解决我省广大农民候车难的问题,省交通厅近年来重点加强了对农村客运基础设施的投入,自2004年以来,共下达农村客运站建设计划项目363个,已建成338个农村客运站,其中既有碱厂这样的三级站,也有规模更小的四级站和五级站。
国家、省、市和交通部门都很重视农村客运站建设
省交通厅运输管理局计划统计处处长刘进敏说:在我省,农村客运站建设绝不是强制推行的,首先是乡镇要有积极性,有建站的需求,我们才能结合实地考察的结果确定是否建站,及建设客运站的级别,然后列入农村客运站建设计划。
2004年起,国家交通部将农村乡镇客运站建设纳入了基本建设计划,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乡镇客运站建设分别予以10万元、15万元、20万元的专项补助。 “部里对我省的每个农村客运站建设项目补助10万元;我省再针对不同级别的农村客运站给予相应的补助。 ”刘进敏说,“经过调整,目前我省对新建的每个三级站补助110万元,四级站补助50万元,五级站补助20万元。 ”这些补助资金一般可达到项目总投资的50%左右,这极大地调动了我省农村各地申报农村客运站建设项目的积极性。
值得注意的是,本溪市2006年以来建设的24个农村客运站中,几乎没有在2007年申报和开工建设的。 2006年,该市各乡镇还踊跃申报农村客运站项目,但到了2007年,各乡镇便打起了退堂鼓,这是什么原因呢?
据调查,这是因为当时农村客运站建设规模小、班车班次少、收费标准低,所以许多客运站建成后在经营上遭遇了亏损,因而导致一段时期内,各地对农村客运站建设的热情有所下降。
“由于当初建设农村客运站缺少经验,只是盲目建站而忽视了建站后的经营管理,使农村客运站建设一度走入困境。 ”本溪市运输管理处的负责同志告诉记者。
为扭转被动局面,该市开始探索“依政建站、以商养站、建管结合”的路子。
经验之一联合建站一举多得
在乡镇建设农村客运站,首先要妥善解决的是“征地难”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交通部门通过与地方政府协调沟通,将农村客运站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在客运需求迫切并具备建设条件的乡镇合理确定站址、科学选择经营模式,大大加快了农村客运站的建设步伐和管理力度。
本溪市交通局和运输管理处充分发挥当地乡镇政府的积极性,将以往客运站由客运企业独立建设,改为由运管部门同当地乡镇政府和村联合建站,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小城镇改造同农村客运站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合二为一;建设时,将一层建设为客运站,二层以上建设为乡镇、村的办公场所或卫生服务站,客运站停发车场晚上则作为农民业余文化活动的广场。2008年,本溪市首先在桓仁满族自治县八里甸子、弯弯川、大恩堡等客运站建设中进行了试点,2009年又在该县北甸子、古城子、黑沟等客运站建设中全面推行这一做法。
桓仁满族自治县八里甸子镇副镇长崔彤贤对这种做法非常赞同,他说:“土地资源十分宝贵,征地费用越来越高,把农村客运站建设纳入小城镇建设规划可以节约大量土地资源。客运站的停发车场还可‘错时’使用,白天停车晚间供村民健身,真是一举多得。 ”
为满足旅客候车需要,农村客运站冬季采暖不可或缺,这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在联合建站的模式下,当地乡镇政府和村也是客运站建筑的使用方,他们在解决自身取暖的同时,只需增加少量投入即可解决客运站冬季取暖问题,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农村客运站的这部分运营成本。
经验之二以商养站支撑运营
农村客运站受客流、车流所限,若仅靠站务收入自负盈亏,确实很难达到收支平衡。市县级客运站通过“收取旅客站务费和车辆进站服务费”的方式就能实现收支平衡甚至略有盈余,而农村基层客运站却无法做到这一点。
“农村客运站具有较大公益性质,对进站旅客和车辆收取服务费用标准很低。2009年下半年,草河口客运站站务收入仅有6.6万元,这对一个有着14名工作人员的三级站的正常运营而言显然是不够的。 ”本溪满族自治县营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宽慧说。
农村客运站建设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前期建设与后期经营管理相结合,避免出现“只建不管、重建轻管”的现象。为此,本溪市在开展农村客运站建设过程中,在联合建站的基础上迈出了以商养站的步伐。
首先,客运站选址要重点选择省、市政府确定的试点小城镇、主干路交会口、重点旅游景区和客流量较大、商贸发达的地区,便于旅客集散和商业经营开发;其次,客运站使用功能设计在满足旅客候车、乘车的前提下,要适当增加商业店铺的使用面积和发展空间,为以商养站提供基础条件,从而达到以商养站、建管结合的目的。本溪满族自治县的草河口、田师付、南芬等客运站采用这种办法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张宽慧告诉记者:“目前,草河口客运站的门市房已经租出去了5间,一年租金就有10万元,这样我们就有足够的资金来支付工作人员的工资,维持客运站的正常运行,保证客运站的服务质量。 ”
客运站“下乡”任重道远
农村客运站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农村居民的候车难问题,也活跃了当地的经济,以商养站等做法还创造了一些新的就业岗位。
家住碱厂镇的张娇大专毕业后长期待业。 2009年3月,碱厂客运站将10平方米的场地租给张娇,既解决了她的就业难题,也为客运站增加了一份收入。东营房客运站是一个五级小站,现在客运站的停发车场同时还是该村的文化广场,四周安装上了运动器材,村民刘连秋负责管理。当以商养站的经验传到这个客运站后,她也鼓起勇气在客运站租下了一个房间,开了一爿小商店,又摆上了台球桌。
目前,我省农村客运站建设进展顺利,但囿于农村客运站后期经营的沉重负担,各地对农村客运站的建设仍是小心谨慎,乡镇拥有客运站的数量仍不足全省乡镇总数的1/4;此外,村屯“候车亭”建设由于资金、用地、管护等难题困扰,短时期内推进缓慢。
“农村客运站建站不能贪大求洋,我们要进一步降低维护和使用成本,确保农村客运站建得成、留得住、用得起。 ”省交通厅运输管理局局长杨清表示,“我们要在旅客流量较大、具备建设条件的乡镇建设等级客运站,在国省干道、旅游线路周边的村屯和客流较少、不具备建设等级客运站条件的乡镇试点建设 ‘港湾式停靠亭’,逐步使农村客运站网络化,全面改善农民的出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