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道路客运 >> 交通新闻 >> 正文
[浙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调整营运平衡各方
来源:温州日报 张睿 丁志峰 陈海华 谢文枝 2010年1月5日16:43

    今年元月,平阳县水头镇到凤卧镇的短途客运班车,重新开通后试营运已满3个月。与非法机动客运车辆多年“拉锯战”后,曾被“挤出局”的短途客运班车,至此重回农村客运市场。

  水头到凤卧,曾在2003年由9辆民营班车营运,从水头金凤村到凤卧内塘村,总计8公里路程。这和没有获得公路管理部门许可、非法营运的残疾人代步车、三轮车,形成竞争。

  除去交通安全的综合考虑,短途客运班车并没有多少竞争优势:营运时间不固定,客满才发车;每人次2.5元到3元的价格,并没有比“黑车”便宜。这些都让当地居民更愿意选择后者作为出行工具。

  2008年10月,这条线路的经营者,向国有长安集团下属长发运输公司出售5辆班车,退出市场。由于长安集团主营业务为长途客运和出租车,缺乏城镇短途客运经验,该线路班车于是全面停运。由此,从水头到凤卧,当地居民只能选择残疾车、三轮车等交通工具。

  2009年10月,熟悉当地短途客运的翁直清等人,收购其余4辆班车,在当地公管部门支持下,接手停运一年的水头到凤卧短途客运。

  此前,翁直清曾对这条线路进行调查。据测算,每天往来水头、凤卧的客流量平均超过3000人次,以每人次2元车票价格计算,理论上每天能收入超6000元;9辆班车每天营运成本约4500元。由此可见,这条短途客运路线,实际上可以实现收支平衡。

  而在最为关键的营运模式上,翁直清等人也做出调整。

  首先,他们将自身收购的班车,和长安集团已收购的5辆班车进行合作经营。9辆车统一由民营经营者使用,合同期限内,每年付给“长安”10多万元固定费用,管理营运成本、盈亏自负。由此,既盘活国有资产,又减少自身初期投入。

  其次,延长客运班车营运时间,从早上6时到下午6时,固定班次,每6分钟发车一班,途中招手即停。试营运期间,票价是每人次1.5元。今年春运时,将调整为2元。

  线路设计上,发车地点由原先水头金凤村改为该镇古竹头村。这里在建的500亩皮件工业园区,到明年将增加1000多人,从而成为这条线路的盈利点。

  这一模式在现实中得到验证。试营运期间,这条线路的亏损额逐月降低,3个月总共亏损四五万元,低于20万元的亏损预期。依靠市场做出的这一调整,让往来水头、凤卧两地最多时近400辆“黑车”,3个月里数量萎缩三分之二。

  站稳脚跟后,翁直清等人还在计划,今后在这条线路再增加3辆班车,并逐步更新车型。

(值班编辑:兰霞)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