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运输管理 >> 运管动态 >> 正文
[云南]临沧市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树形防控网络建设初探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在线通讯员 临沧市沧源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 施泽鸥 2008年11月26日0:45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道路交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道路是城乡经济交流和人民生活交往的重要通道,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命脉,道路交通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在当前以“创建和谐”为主题的社会里,交通事故的频发,在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的同时也给和谐的社会带来不和谐的音符,尤其是今年的3月23日,凤庆县一辆拖拉机违法载48人翻车,造成死亡13人,4人重伤、其余人员不同程度受伤、车辆损坏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高度警视。从目前来看,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在整个安全生产中已经成为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主要杀手之一。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平安市、县(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要探索构建符合本地实情,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防控网络。

    我省是一个山区大省,也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边疆民族省份,全省94%为山区、半山区,道路基础条件差,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道路通行条件、基础设施薄弱等客观实际,决定了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始终是我省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2006年我省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高发,共发生10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居全国第一,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公安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关注。面对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对我省对事故高发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从体制、机制和管理等方面查找问题,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措施,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初步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监管、社会参与、综合治理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已在农村地区事故防控网络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经验,从邱北经验的试点到保山、临沧经验的推广,上升到现在的“云南经验”,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从党委、政府到各相关的职能部门,一直延伸到各乡镇、派出所、村社、家庭,形成了卓有成效的、系统的树形事故防控网络,并在我省的事故防控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树形事故防控网络的结构分析

    (一)各级党委、政府是树形事故防控网络之根

    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历来是各级党委、政府较为棘手的老大难问题。据统计1至9月份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95319起,造成50682人死亡、229484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7.7亿元。其中,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988起,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191起,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23起。

    我市2008年1~7月共发生一般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65起,死亡47人,受伤107人,经济损失234270元。其中发生特大交通事故3起,死亡21人,受伤107人,经济损失13500元。

    从上述数据中可看出,我们所面临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是十分严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适应道路交通安全发展的需要,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制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并组织实施。”充分说明各级党委、政府在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中的根本性、主导性作用,是树形事故防控网络之根。所以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发挥事故防控网络的“根”之作用。一是根据事故防控的形势,结合本辖区实际适时定和出台本辖区事故防控的方针和政策,确定的工作目标、重点;二是组织、协调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形成事故防控的合力。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好比人手的五指,党委、政府的任务就是把五指成头,形成合力打向防控的要害,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减少部门之间的内耗,发挥工作的最大效应。三是加强对各职能部门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探伤、治病功能。

    (二)、各相关职能部门是树形事故防控网络之干

    1、接收功能

    树干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负责接收来自根系的生长所需的养份,并把营养汇聚和合成。诸如我们的党委、政府的各职能部门一样,上级的各项方针、政策传达下来了,我们如何来领会、吸收并把他转化为能量。如果我们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那么,上级党委、政府有再好的方针,再好的政策也一样成为空谈,有的职能部门甚至回避和拒绝上级的指令,各行其是,为所欲为,那么,我们的职能部门如何发挥我们树干之作用呢?如这次全省上下推动学习“邱北经验”,下决心举全省之力尽最大之可能解决农村出行难的问题,应该说省委、省政府的决心不可谓不大了,但落实到各职能部门时,因触及到了一些实权部门的利益,特别是在一些税费转让方面摸到了一些人的“老虎屁股”,于是他们就找各种理由进行推诿,理由都是堂而皇之的。“根据国家xx法的规定,我们应该如何如何,我们的征费标准和征费系统是国家统一的,我们无权更改,我们要请示上级同意”,诸如此类。能不办就不办,能拖一时是一时,长此以往,改革将如何进行?安全如何保证?我们的国家是人民的国家,法从何来?从人民中来。我们立法的根本是为人民服务,我们不为人民办事为谁办事?不解决人民的困难我们解决什么困难?人民不安国家何安?

    因此,作为国家的职能部门,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紧紧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以创建和谐社会为根本,代表国家行使好人民赋予的权利,保证政令通畅,当好党和国家与人民之间联系的纽带,把党和国家政策、方针落实在人民的头上,保证把从根部吸收的营养通过树干完完全全的输送到树叶和果实上,这样才能保持我们的国家枝蘩叶茂,生生不息。

    2、转化功能 

    树干作为树之中坚,还承担着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接收的来自根部的各种养分作一个具体的转化、合成,以利于自身的吸取。党委、政府下设的各职能部门的任务也是如此,上级(特别是国家)下达的各种方针、政策大都是大区域范围内具有一定普遍性的一种精神性或方向指导性的意见,它不针对局部或具体的事件,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的具体操作性不强,这就要求各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合成、转化的作用,围绕上级所确定的精神,结合部门的工作职责,深入基层,广泛调研,制定出适合本地区实际且操作性较强的实施意见,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活力的干实事的职能部门而不是一个机器部门。各职能部门有了这种活力,那么“邱北经验”、“云南经验”等大批有突破、有创新的工作模式也就会得到广泛推广,我们的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也就有了保证。

    3、传输功能 

    关于这点不难理解,传输包含了各部门纵向的学习、宣传和落实。上级的方针、政策出台后,各相关职能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对上级的方针、政策充分理解和把握,之后还要承担对下级部门的培训学习、对社会的宣传教育和对方针政策的执行落实。这是保证执行效果的重要环节,是各职能部门执行力的具体体现。

    从近两年的工作情况来看,我们的传输工作开展是很有成效的。一是宣传工作向广、深、多层次立体的方向迈进,从“五进”宣传到广播、电视、网络、大小报刊、知识竟赛等等,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网络,取得前所未有的宣传效应,并建立和完善了宣传的长效机制。二是建立了完善了培训体系。单位内部培训、重点部门培训、专业培训、普及培训等各种培训已覆盖社会的各阶层。三是日常管理与重点整治得到了较好的结合。

    因此,各职能部门的传输体系的运转是高效的,充分发挥树干的关键作用,有力促进了事故预防工作的开展。

    4、横向编织 

    各职能部门是树形事故防控网络之干,还在于树干与树干之间的营养交换和共享,只有这样,才能使树木更加营养均衡,更加枝繁叶茂。各职能部门之间只有加强协调、配和、联系、合作,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通过信息的交换和力量的有机整合,采取部门联动,才能形成合力,才能编织起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防控网络。近年来,我市公安、交通、运政、农机、安监等部门的横向协调联系和部门联动不断加强,逐步实现了交通管理工作信息的交换和共享,经常性开展联合执法、联合开展各类交通违法专项整治行动和各类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建立健全了各部门协调联动的长效工作机制,联防联控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各乡镇、村、组是树形事故防控网络之节

    树节联系着树干和树叶,将树根通过树干传来的营养充分吸收、消化,然后发芽、长枝,长出茂密树叶,承担着吸收消化、发芽、长枝的功能任务,树形事故防控网络也是如此,各乡镇、村、组作为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最直接、最贴近实际的践行者,要充分消化、理解上级的各项方针、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吸收、领悟其精神实质,才能真正付诸实践贯彻执行,才能充分发挥效用。自然地成为了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口,成为了树形事故防控网络之节。要不断加强树形事故防控网络建设,就要充分发挥乡镇、村、组的交通管理工作职能。

    (四)、各交通参与个体是树形事故防控网络之叶

    树木的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来自于成千上万树叶的绿色。事故防控体系亦不例外,只有全体交通参与个体的共同努力,充分理解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真正含义,认真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云南省道路交通安全安条例等法律法规,自觉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增强交通安全人人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在全社会形成安全行车文明出行的交通安全新风尚。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个人交通安全意识和安全出行技能,充分认识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意义,掌握安全行车技能和本领,才能真正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树形道路交通事故防控网络的功效才能显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才有保障。

    因此,要充分发挥交通参与者的作用,强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以“五进”宣传工作为主线,不断创新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形式、方法和途径,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方式,不断扩大宣传教育面,普遍提高交通参与个体的法律法规水平和交通安全意识;加强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安全出行技能培训,通过不断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交通参与者的安全出行水平;加强交通参与者的责任意识教育,增强交通参与者的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安全出行的能力,从根本上预防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树形事故防控网络建设的意见

    (一)确立政府主导地位,实行部门协作配合

  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大格局。首先,要确立政府主导,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列入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要从县到乡到村,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县级人民政府主导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对交通安全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考核;乡(镇)、村组以块为主,定人、定责、包村、包车、包路段,建立以农村乡镇村组、学校为主干的前沿阵地。第三,大力推进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构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网络,全方位落实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责任。

  (二)、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大监控管理力度

  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从制度建设入手,着眼规范管理,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一是要建立和坚持经常性的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层层成立交通安全委员会,定期分析形势,研究预防对策。二是要制定交通安全防控措施强化路面管控力度,加强对交通安全矛盾最尖锐、问题最突出、最关键的时间内的防控力度。三是要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制度,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突出对驾驶人、中小学生的教育宣传,以“交通安全学校”、“交通安全村”和“文化中心户”为创建载体,多形式多渠道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营造道路交通安全氛围。四是要健全道路交通建设与安全设施建设同步制度,将交通安全设施纳入新农村总体建设规划,杜绝新的事故多发点点,彻底改变过去重修路、轻管理,重形象、轻安全等现象。

  (三)、严格县乡村三级责任追究制,明确各部门监管职能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近年来行之有效的一项大政方针,我们应该严格实行县、乡、村三级责任倒查追究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疏于管理引发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的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主抓领导,进行严肃查处,促使道路交通安全目标管理和责任管理真正落到实处,就可以把交通事故消灭在乡村。 要落实部门主管责任,强化依法监管,依法依规履行职责,突出管理重点,把住安全环节。首先,公安交警重点抓源头,严把机动车注册登记和驾驶人考核关,加强路面控管和秩序维护,严厉打击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其次,工商、质检部门要大力清理整顿车辆非法改装和报废回收拆解企业,防止非法拼装、报废车上路。公路、交通、建设等部门要将道路安全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完善交通安全设施,提高道路安全通行能力。交通路政部门要加强交通运输市场的安全监管,严把运输市场的准入关。农机部门要管好管住拖拉机等农用车及驾驶人,要与相关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在执法过程中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支持,形成执法合力。

  总之,建立健全农村地区树形事故防控网络,严厉打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消除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存在隐患,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切实预防和减少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离不开乡镇、村、组和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共同努力。

(值班编辑:Online Team)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