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道路客运 >> 客车资讯 >> 正文
苏州金龙 为明天思考的企业
来源: 2007年11月9日12:28

    “明天怎样做得比今天更好?”这是苏州金龙总经理吴文文希望员工每天思考的问题。“当这种思考和行动变成习惯时,我们才可能成为丰田、可口可乐那样的企业。”

    不少客车业内人士都曾感叹,命运之神似乎特别眷顾苏州金龙。从吴文文的一番话中,应该不难找到答案。

    与中国客车工业的历史相比,苏州金龙是一家年轻的企业。就是这家成立仅9年的企业,却爆发出令业界惊讶的成长加速度。今年前8个月,苏州金龙客车销量10847辆,同比增长约21%;销售额31.56亿元,同比增长41%左右。从去年上半年开始,苏州金龙一直保持销售额增幅大于销量增幅的态势。

    在苏州金龙,随处可见这样一句标语———让我们的距离不再遥远。对此,公司技术开发中心副主任严则进的理解是:“只有知道距离,才能知道明天怎样比今天做得更好。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设法将距离拉近一点,再拉近一点。”

    1999年,大学毕业的严则进来到苏州金龙。很快,他体会到了着眼于未来的重要性。2000年,国内众多企业还迷恋源于日本三菱技术的7米罗莎客车,苏州金龙已从交通部营运客车等级评定中看到了新的商机。2001年,当交通部将客运企业资质与客车的“高低贵贱”联系在一起时,苏州金龙适时推出7.9米、33座、后置发动机高等级客车。由于该产品符合客运企业评定资质等级的需要,上市当年就销售1700多辆。

    如今,苏州金龙7.9米客车的保有量已接近2万辆。该系列车型不仅创造了我国客车市场的奇迹,也为苏州金龙赢得了“中客王”的美誉,初步奠定其今天的行业地位。

    每天都在追求进步的苏州金龙,没有在“中客王”的美誉前停下脚步。吴文文深知,从世界客车工业的发展趋势看,高技术、高附加值首先体现在大客车上。“上大客车”成为苏州金龙高管层的共识。当时,宇通、厦门金龙、厦门金旅等企业在大客车市场已成气候,其他不少企业也已先行一步,苏州金龙如何切入?

    据说,当时苏州金龙高管层集中在一起,整整开了两天会。苦思冥想和集思广益后,一个思路逐渐清晰:为何不能像造高档豪华轿车一样造高档豪华客车?为何不将高档豪华轿车的大功率、高配置复制到客车上?

    2003年,苏州金龙在内部刊物上连续刊登国产300马力(223千瓦)发动机的详细介绍。他们试图让客户明白:大功率不等于高油耗。如果匹配得当,客车反而更省油。

    尽管苏州金龙后来为此付出了代价,但事实证明,差异化思路为品牌塑造打下了良好基础。多辆KLQ6120Q客车百万公里无大修的消息,为苏州金龙的大客车赢得了市场。说起“海格”,许多人自然会联想到大功率,加深了用户对海格客车的认识。

    “海格”这一品牌名称,也蕴藏着苏州金龙人对明天的期待。吴文文解释说:“它一方面显示苏州金龙客车的设计理念源与国际潮流接轨的海派文化;另一方面,又与海尔、海信一样显得大气。”

    这句话隐藏的另一层含义是,期望海格客车与已经成功走向世界的海尔、海信一样,成为世界知名品牌。

    为了这个明天,苏州金龙请来有世界“公路之王”之称的斯堪尼亚公司的专家进行技术和管理指导。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西南的斯堪尼亚总部,也出现了不少黄皮肤的中国人。

    曾经跟随斯堪尼亚专家到智利推广产品、参与海格A80客车在瑞典进行破坏性试验的严则进感慨地说:“到了那里才知道什么叫差距,才知道国际品牌的价值。中国客车要真正参与全球竞争,首先要让产品走向高端。”

    在海格A80客车上市仪式上,吴文文说过这样一番话:“我们并不担心斯堪尼亚·海格A80的销售情况,因为我们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这款豪华客车提升苏州金龙的品牌形象。”也许可以这样理解,品牌是苏州金龙通往明天的桥梁。

(值班编辑:兰霞)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