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着“毛细血管”和“兜底运输”的公路客运,虽然受到了高铁等新兴客运方式的竞争冲击,但依然承担着全国客运总量的80%以上。
与此同时,由于公路客运行业经营主体不同程度存在着“多、小、散、弱、乱”等特点,导致行业供给侧结构不优、服务不佳、效率不高、信息不畅。这些老问题暗藏着诸多交通领域社会治理问题,并日益受到业内人士关注。
2015年7月,苏州苏汽集团联合江苏各客运企业借助“互联网+”研发上线了一款名为“巴士管家”的手机APP,经过两年多发展,已经成功将“巴士管家”打造成为中国公路客运的“12306”。目前该平台已覆盖全国14个省(市)210个城市,累计注册用户达1000多万人,平台长途联网售票涉及的正规班线运营车辆达10万多台,定制客运车辆近1000台,平台高峰时,日均购票量达20万张。
通过错位发展、先行先试,在运用创新技术推动行业整合的背后,不仅孕育着客运行业转型发展的重大契机,又兼顾了群众、企业、行业乃至社会的多方利益,将社会矛盾化解在源头、消除在萌芽,为做好社会治理的预测、预警、预防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模式。
客运实名制带来发展契机
苏州市流动人口近700万,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很大压力,道路拥堵成为新常态,市民和外来人员备受“出行难”的煎熬。“虽然高铁沿线城市间的客运市场受到冲击,近年来全国客运市场整体呈现逐年下滑态势,但大部分县市没有高铁,发往县市和外埠的客运依然很紧张。”苏州汽车南站副站长金宏介绍,该站日均运输量依然保持在1万人次左右,普通节假日也有2万到3万人,国庆节等大的节假日能到4万人左右。
记者注意到,该站在入口的安检通道,提醒旅客进站乘车需人、证、票相符,进行实名制认证。在售票窗口两侧设置了自助售票机、自助取票机等设备,不时有旅客进站刷身份证购票取票。
“今年3月起,交通部要求长途客运汽车票采取实名制,为了方便部分未带身份证的旅客买票,车站派出所在窗口附近安排了专人办理临时身份证。”金宏介绍,实名制为集团公司研发“巴士管家”的拓展,带来了快速发展契机。
据了解,“巴士管家”上线后,一开始在江苏省部分城市开展试点,2016年上半年,江浙沪两省一市实现了联网,此后拓展到广东、湖南、江西等省,经过先后28个版本的技术更新,功能日益多元化,目前已经拓展到全国14个省(市)210个城市。
定制服务受到大学生追捧
“巴士管家”不仅为长途汽车票线上实名制购买提供了最新支撑,也在防范暴恐袭击等安全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与应用,与线下客运企业紧密合作,为公路客运多年来期待推行的“定制客运”带来了机遇。
负责软件运行监管的车巴达(苏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欢介绍,“定制客运”改变了传统的以站为主的运输模式,还推出“点到点”的定制快车和“门到门”的城际拼车、机场专线、校园专线,为企业拓展多元发展空间提供了支持。
据介绍,在南京的江宁、仙林等大学城,学校和车站距离较远,通过校园专线的定制功能,目前已经实现了直接到大学城就近上车,减少了学生群体的换乘烦恼。在常州的大学城,周末平均使用人数达1.5万人次,受到了学生群体的热情追捧。
“随着越来越多旅客知晓‘巴士管家’的便捷功能,旅客提升了对国有公路客运企业的信任度。对于民营专车企业来说,票价相对便宜,具备了很强竞争优势。”曹欢介绍,目前投入运营的定制客运车辆,已经达到近八成的客座率,前景十分看好。
一个小小的APP,正将江苏省乃至更多地域的客运企业拧成一股绳,把车辆、车站、线路等线下资源聚成一张网。
为综治战线提供精准数据
“这款软件对客运行业的综合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苏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缪文学介绍,“巴士管家”将购票信息、用车情况、车内视频、人脸识别图像等数据,主动推送给“雪亮工程”平台和公安指挥系统,为社会治理大数据增添了源头活水,为政法综治战线开展实有人口和重点人员服务管理、反恐防暴等工作提供了精准数据。
记者在苏州汽车南站“巴士管家”监控中心看到,通过设置在每辆客车内的监控探头,可以实时看到车内情况,尤其是在客车行驶途中如果发生异常情况,监控员可以及时介入。
此外,通过在“人、车、站、线”等关键环节的介入,目前苏汽集团对每名驾驶员都建立了“早送晚迎”和“晚十点查岗制”,并切实加强了车辆的采购、维修、保养等管理。
据了解,目前该款软件相关信息已经与苏州市交通局进行联网,并可推送公安,随着苏州“城市大脑”建设的加速,不久将完全实现数据通联和匹配。江苏省交通厅、公安厅将进一步加强公路客运市场监管的顶层设计,真正筑牢这一事关群众出行、社会经济稳定运行的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