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
消除细节 “痛点” 才能真正优化公交体验
来源: 西安晚报 2017年3月6日9:38

  上了公交车发现身上没有零钱的尴尬,相信许多人都有过。为此,重庆公交车司机张师傅想了一法子,他自己买了张公交IC卡,再附上扫码付款的二维码。“刷了这个卡的乘客,事后通过二维码支付给我”,这样乘客只需扫一扫便能轻松坐车。从去年12月至今,张师傅的这张公交IC卡方便了近百位乘客。而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通过这张爱心公交卡乘车的乘客,无一例外都通过二维码将车费转过来了。(3月5日《重庆晨报》)

  一个小小的善举,带给市民的却是实实在在的方便。在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里,张师傅的爱心公交卡和二维码,已经帮助了近百名乘客。由此其实不难看出,现实中人们“没零钱乘车”的情况并不在少数。当我们感慨于张师傅的贴心与创意,或许更应该去思考,该如何从此一个例中得到启发,继而在支付环节彻底优化公交车的用户体验。很多时候,对于公交车等业已基本成熟的公共服务系统而言,某些细节处的改善恰是最难能可贵。

  按照通常理解,“坐车没零钱”本不应成为一个问题。首先,公交车的支付规则早就已充分告知人所共知,乘客理应事前自备零钱乘车;再者说,公交卡的推广与普及,也从技术环节极大方便了市民乘车付钱……然而,从现实反馈来看,由于事不凑巧或一时疏忽而造成的“没零钱坐车”的尴尬,仍然不在少数。尽管我们大可以将之归结为“个人失误”而不管不顾,可是如果相关方面能够通过优化“服务”来杜绝此类现象,岂不是更好?

  事实上,近些年来对于公交车支付方式的改善一直未曾停止,比如说将公交卡与银行卡结合、与手机SIM卡结合等等。可是这些看似高大上的“技术方案”,其实施效果却并不理想。与之相较,张师傅以一张公交卡、一个二维码就解决了问题,堪称是高效率、零成本。这其实表明,在移动支付已成生活标配的当下,彻底优化公交车的付费方式,已经是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事情。个别公交车司机基于日常工作经验所产生的灵感,完全可以被整个运营系统所借鉴。

  客观来说,张师傅所想出来的办法,还是有显而易见的局限性。其“公交卡代刷、扫码转账还款”的模式,不可避免地涉及两次支付过程,显然只能算是一种无奈之下的次优选择。当然了,我们也应该看到,张师傅在自己权限范围内,已经做出了力所能及的最大努力。真正实现公交车乘车支付的便利化改造,终究还是要有赖于相关运营公司自上而下的推动——充分对接移动支付时代的用户习惯,公共交通系统无疑大有可为。

  近些年来,随着各地“公交先行”的大力推行,现代化的城市公共交通框架已大致搭建完成。在此语境下,过去那种明显的缺陷或痛点变得越来越少,而诸如“支付环节”等细节处的不足,将变得越来越显眼。

  之于此,到底是本着将就、凑合的心态放任不管,还是追求完美、打磨细节?这决定了我们的公共交通系统,最终能够优秀到何种程度。

(责任编辑:温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