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
[江西]养护工人与我们同在以分宜为例对公路养护工人现状的调查报告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在线通讯员 郭义民 2017年2月8日11:2

  春节期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切慰问环卫工人,送上有棉衣、雨衣、保温饭盒等的温暖大礼包,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媒体等都在关注、关爱环卫工人,满满的正能量,我一直也在看全国各地的相关报道。其实还有一群人,干的是一样的事情,他们不辞劳累、起早贪黑地工作着,为我们每个人扫出“畅安舒美”的公路交通环境,他们就是养路工人。

 

  我利用春节及节日走访我的老师和兄弟单位的同学以及农村公路养护人员,调查养护工群体的现状、构成和薪酬等情况,并咨询了城市市容管理尤其是我市农村清洁工程的做法和经验,了解农村环卫设施情况。我试着写出心里的一些想法,希望能引起相关各方的重视和关注。

 

  我省的基层公路分局很多属于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改革后,养护生产人员一直贯彻“只出不进,只减不增”的原则。养护工作很多时候就通过临时雇工或合同用工等方式解决,聘用的多为留守老人和妇女。作为一位20多年的基层养护管理人员,我深深知道,公路部门已经走入了“白发浪潮”,“用工荒”在未来5年左右就会很明显。

 

  专业养护人员去哪了?

 

  分宜公路分局自归市管后14年来几乎没有进人,职工又是按重体力劳动者提前五年退休,很多一线的工人要么到工地去施工,要么想办法进路政治超或者机关,留在一线的人员越来越少。

 

  分管养护的同学告诉我:他们地区和县也一样,专业养护公司难找,养护人员也不好找,有专业素养的养护人员太少了,农村留守老人和妇女当养护工,安全和管理风险太大。本来就少的公路养护专业的毕业生很多也是选择转行。

 

  “我和同学45个人在县公路分局实习,毕业后大多数到公路施工企业和相关的建筑企业,只有两个人在从事公路养护工作,他们正赶上他们地区招补人,才进去的。”同事的小孩笑着说:“我想进来扫马路,你们还不要哩,你们招的都是本科以上的大学生。”

 

  有几个大学生会愿意去养护公路?他问我。我默然。

 

  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李老师给我介绍:“江西能在一线养护岗位坚持工作三年以上的毕业生比例不高,我们学校在施工企业的比例在90%左右。虽然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认知和热爱,但学生最终选择放弃这行的依然不少,一是门槛限制了职校学生进入基层公路部门,二是大多学生只把养护工作当做跳板,一有机会就会调离。”

 

  他告诉我:从总量看,现有养护人员总量与现有公路规模相比,需求量相差巨大,缺口至少上百万;从结构看,公路养护的市场需求是有层次的,教育也分专科、本科、硕博多个层次,目前各个层次的人才都很缺乏;再分地区看,专业人员多集中在大城市和省市管理机关,基层养护人员短缺严重。大学里培养的都是管理和技术干部,职业教育和职业工人很少,即使有限的生源毕业以后,也没有几个从事公路养护工作。这是一个不能忽略的问题,全国上百万公里的公路谁来养?

 

  现在就是农村的小孩也不愿意扫马路了。公路临时工长期处于“三低”的状态,即社会地位低、工资收入低、劳动环境安全系数低,很难吸引人来工作。随着各地工业园兴盛和网商的出现,就业选择越来越多,作为重体力的公路养护行业,早就不是他们的选择。

 

  很多公路局也将日常保洁服务工作承包给私人或企业,原本是想通过市场化提高工人的待遇,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工人的各种待遇和社会保障还不如直接管辖下的状况好。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因为服务外包形式尚不成熟,在法规和管理办法上缺乏对承包企业的直接监督和管理,没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和措施。

 

  究竟是为什么?

 

  工作强度高

 

  目前的公路养护工作是一项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要有体力,很多工作一天要重复多次,每天需要清扫几公里路,清扫次数则不计其数,很多人或多或少患上了腰痛的职业病。作为一个服务性公益行业,越是假期越要保障公路畅通,在法定节假日工人几乎没有假休。

 

  工资待遇低

 

  公路养护工作以脏活、累活为主,并且工资较低,青壮年不愿意从事这种工作,高学历、有技术的就业者更不愿从事这种工作。

 

  心理压力大

 

  在一个单位,做同样的事,两种身份,尤其内外有别的临时工,不一样的报酬,社会地位低,遇到不公正待遇,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心中有不满和怨愤,内心怎能产生“归属感”?

 

  苦、累、收入低、压力大、地位低等因素加在一起,导致养护人才流失严重。

 

  怎么办?

 

  1、将普通干线公路养护清扫工作纳入农村清洁系统。结合公路扶贫工作,与乡镇签订用工协议,由乡镇组织贫困村民,以劳务输出的形式,乡镇将干线公路保洁纳入农村环境清洁工管理,充分利用农村清洁系统以及现有的设施,公路垃圾在乡镇垃圾中转站集中收集处理。公路局负责组织人员岗前安全培训、养护知识培训,安排生产和验收考核,满足短期内解决目前养护工人短缺情况。

 

  2、采用“机器换人”的思路,加快实现机械化养护。在德国90年代公路养护就实现了高度机械化养护,它的一个类似于我国的县级局,管养200公里左右公路,只有23个人。我们也要逐步实现机械化养护,应急和公路预防性养护及公路小修、大中修走专业化养护之路,统筹融合现有平台,实现公路管理信息化,将较繁琐的调查、评定等内业资料,依靠智能化的计算机软件强大功能,解放生产力。最终依靠科技解决养护人员短缺和标准化、规范化问题。

 

  3、培育养护市场,探索养护管理体制改制。养护企业化管理,要坚持政府主导,整合市政清扫、乡村环境治理、农村公路、普通干线公路和高速公路日常养护为一个清洁市场,鼓励和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和厂家参与保洁工作,逐步培育、发展养护市场和养护主体,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中标购买服务企业的监管,进一步提高养护质量和功效。

 

  4、解决用工荒,功夫在平时,要大力培养新时期复合型养护工人。加大公路养护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建设,加大教育投入,分层次培养护理人才,设立养护专业岗位,提高工资待遇,畅通基层养护人员的上升通道,增强行业吸引力,让懂机械、懂技术、会管理的 80、90、00后年轻人愿意投入到公路养护工作中来。

 

  5、解决用工荒,先破“权力荒”。养护工作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尊重,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养护工作的氛围,形成一种尊重、善待养护工人的好风气,让其能够获得恰当的社会评价,引导更多的人关爱、配合、支持养护工作,让养护工人体面的劳动,也让我们生活的社会更加和谐。

 

(责任编辑: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