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
[江西]养护示范路绝不能再走“重建轻养”之路参观省、部级示范路的一点感想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在线通讯员 郭义民 2017年2月24日10:27

  近年来,江西公路持续打响建设养护管理“升级战”,在普通国省道实施新一轮养路示范路建设,打造“畅安舒美”的普通干线公路。各地市按照“一路一特色、一路一景观”的养护示范景观绿化特色,营造出了“春天繁华似锦,夏天绿树成荫,秋天色彩斑斓,冬天绿意浓浓”的四季效果,干线公路形成“处处有景观、片片都发展”的格局,把公路绿化与绿色生态工程紧密结合,极力将全省国省干线公路建成高标准的绿色通道、文明通道,让公路成为一个地域的名片,助推了江西大旅游的发展。

 

  根据市局党委的要求,为加快推进我局2017年各项公路工作,由局长和我分别担任重点工程和养护示范路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我离开养护管理工作岗位已经四年,考虑到让工作少走弯路,我请示市局同意,带领项目部各部门负责人,实地参观红修线部级示范路和安躁线省级示范路建设成果,并就示范路建设成果、保持情况及做法,与沿线公路分局的同行展开了探讨,大家都觉得,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府和公路部门投入巨资建成的养护示范路成果,不能只是迎国检的工作亮点,绝不能再走“重建轻养”的老路子。

 

  2015年全省建成1409.3公里示范路,2016年又实施了一批,2017年也正计划实施一批,我估计在2020年迎国检全省示范路里程将达3500公里左右,按每公里30-50万元左右匡算,建设投资将达十多亿元,如何“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我就养护示范路建设保持存在的主要问题做了一点小思索,一家之言,请批评指正。

 

  现有的国省道公路,尤其是一些省道,很多由于基础薄弱、建设投入不足,路况不容乐观,通行状况还不够理想,公路路面窄、坡度陡、弯道急,公路技术等级低,转弯半径不足、视线不良以及临坡、临河、临崖而建的现象十分普遍,道路安全设施和路肩等配套工程不能与公路建设同步进行,严重影响公路安全通行等问题较普遍,亟须升级改造。

 

  公路绿化养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行道树的养护管理不够到位 。在公路建设中,行道树属于公路绿化的重点,不仅可以美化公路,同时还具有防风并取到视线诱导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行道树的养护管理,还存在着很大问题,有很多道班甚至分局管理人员,行道树一般只是在建植当年浇水施肥,长势稳定以后,仅粗放管理,根本不浇水施肥,一些行道树也不修剪,任其自然生长,病虫害防治不够及时到位等。

 

  公路绿化带养护很不规范 。绿化带相关养护工作,属于公路绿化养护的难点和重点,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先天条件不足,很多受地形等自然和社会环境影响,绿地不足。二是路面洒落物太多,很多绿化带已经砂石化。三是绿化设计和施工不够合理,设计时植物品种选择不合理,乔木、灌木配置不尽合理,在施工时没有考虑到绿化养护,没有按照要求进行肥土回填。四是绿化日常养护不够规范,水肥管理不科学,无法满足植株在正常生长时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植株生长不够健壮。五是人为破坏较为严重,绿化带尤其是穿村镇段往往遭受人为的践踏,汽车的倾轧现象也比较多,很多已经成为绿化的“死角”,难以治理。绿地内晾晒衣服、小广告等现象依旧存在,有的绿地已经成了垃圾的临时堆积处。

 

  病虫害无孔不入。 巡查中发现,一些公路沿线的行道树,本该是绿油油的香樟树叶呈淡黄色状态,硕大的树冠萎糜不振,如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香樟的生长极为不利。除了病,虫灾也在不时侵入,影响了绿化景观。

 

  花灌木养护管理不尽人意,有些花灌木没有按照园林植物养护规程进行修剪,有的被修剪成平头,有的不加修剪,任其自生自长。不规范的修剪方式不利于花灌木生长,影响绿地整体的景观面貌。

 

  根据了解,产生上述问题,主要还是管理的问题。现有的养护和管理体制滞后, 各级管理人员重建轻养问题突出,现有的养护工人严重不足,现有养护人员难以胜任绿化景观养护工作。江西要到今年的11月份才完成普通公路分级养护管理体制,在现有条件下,乡镇和村委会的财力状况等也无法承担对辖区公路及景观的养护管理。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在旅游公路地段,示范路建设成果保持很好;在砂石运输任务多的地方,如果超载超限治理不力,重载车辆碾压,不止损毁路基、路面,树木花卉和景观上,全部是粉尘,脏兮兮的,效果非常差。要改变这种状况,还是要建立制度,从制度上彻底改变“公路部门力不从心、镇乡政府若即若离”的模糊状态。

 

  解决公路绿化养护中主要问题的应对策略

 

  公路绿化景观养护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人、财、物等多因素的影响,要管理好,必须走社会化、机械化、规范化、专业化的道路。只有人员精干、技术全面、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的专业化养护队伍,才能解决公路的绿化养护问题。公路部门要总结现在管理中的成绩和问题,吸收城市管理有关的先进经验,制定切合公路的绿化管理办法。在绿化设计与施工时严格把关,加强水肥管理,改善行道树和道路绿地的修剪措施,加强行道树和绿地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提倡人性化绿化管理。

 

  在公路建设的设计和施工阶段,就要严格把关。在公路绿化设计时,应当要把干线公路当成旅游公路来设计。公路的美就在整齐整洁,要邀请绿化养护单位参加设计论证会,在行道树树木品种等选择充分听取各方的意见。施工到验收等全过程要邀请绿化养护单位参与,确保各个环节质量水平。

 

  加强行道树及绿地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公路绿化养护,病虫害的防治是工作的难点,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坚持综合防治和预防为主的原则,争取有更好的防虫效果。

 

  加强绿化植物的水肥管理,改善修剪措施 。科学补充水分,浅根系的品种,需要适当地补充水分。施肥时,采用环状打孔缓释施肥法,便于树的养分吸收。保持正确的修剪方法,按季节、树种,科学安排时间完成修剪工作,使树的冠形优美,减少病虫害发生。保证土壤疏松,以便于渗水及养分的吸收。有条件须铺设水管进行浇灌。

 

  未来公路绿化管理养护的方向展望

 

  在公路绿化养护管理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提倡人性化的养护管理。比如绿化隔离带很容易遭受到人为的破坏、践踏,在设计时,至多考虑穿村镇地段设计,其余地段应以行道树为主,在隔离时,尽量结合村民和村委要求,按新农村建设要求设计施工。在洒落物多的地段在路肩最好不种植草皮,不利于公路养护。类似于这种人性化的管理措施,也将是未来绿化养护的发展方向。

 

  对于人为破坏绿化景观的行为,公路部门要加大宣传,向社会呼吁,保护绿化就是保护我们的自身健康,要珍惜我们身边的每一分绿色。有关部门也应制定相关的措施,出台专门的条例,对各种破坏绿地景观的现象要进行处罚,以共同保护公路绿化建设的成果。

 

  省级公路管理部门要从顶层设计上综合考虑,在经费投入方面和养护责任落实等问题上出台相关的管理措施,改变目前绿化建设补助标准偏低现状。要增加绿化养护资金,仅凭现有养路资金根本无法有效支撑日常绿化养护工作,无法让示范路真正发挥其应有社会经济效益。落实县、乡、村养护责任,明确公路绿化养护职责,建立由公路分局、县乡村、日常养护人员的“三位一体”示范公路养护格局,对于乡(镇)、村示范公路绿化管养工作要加大投入,实施奖补政策,提高工作积极性。

 

  按辖区明确职责,严格考核。进一步强化乡镇(街道)和村委会在示范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工作中的责任主体意识,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市县公路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示范公路绿化养护管理的技术培训、督导、评估、考核,严格将考核情况与奖补资金挂勾,督促各乡镇将工作落到实处。县区政府将把各乡镇对示范公路绿化养护工作情况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严格考核。

 

  市县公路局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研究出台相关制度,建立绿化养护管理长效机制,注重解决“重建轻养”问题,真正做到建养并重。积极探索推进公路绿化养护多元化试点,探索养护市场化运作方法,让有养护资质的企业竞争作业,以量计价,按合同付款。也可以通过竞争方式承包给沿线村民,县乡园林部门和村委会,加强考核,以合同方式支付日常养护资金。对于等级较低、自然条件特殊等难以通过市场化运作进行养护作业的可采取聘用、委托个人(农户)分段承包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养护。

 

  总之,各级公路部门一定要巩固来之不易的养护示范路建设成果,让人民群众满意,开创出一个公路管理养护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