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
从细微处看中通校车如何打造孩子的“安全堡垒”(图文)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 2016年7月25日17:18

  对于校车而言,其承担的主要责任就是安全,黄色的主流车身色正是对安全的一种警示和彰显。那么,校车是如何保证学童安全的呢?近日,记者走访了中通客车校车技术研发中心,对中通校车的安全性能进行了全面了解。


中通校车


  科技的发展为安全性能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福利”,但技术的追求终将同质化,对安全的态度,终归还是体现在每个微小的细节上。今天,我们不谈高科技,也不谈新技术,只关注细节。看中通校车如何“匠心独运”,从细微着手,为孩子打造一个个移动安全“堡垒”。

  说起校车,大家首先想起来的应该就是那拉风的“大鼻子”,当前国内的校车产品基本上都采用了同样的造型设计,这样可以增加校车在正面碰撞时的安全性。就是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直接的“大鼻子”,中通校车在其设计上却“另藏玄机”。


采用“吸能区”设计的中通“长鼻子”

  据中通技术人员的讲解,与同类产品相比,中通校车在“大鼻子”保险杠后侧设计增加了约15公分的“吸能区”。所谓“吸能区”,就是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利用车辆局部特定的区域变形进行缓冲,可以更好的保护车内成员。不仅前保险杠,后保险杠也增加了同样的设计。另外,幼儿专用校车由于体型较小,碰撞时的危险相对较大,因此除了前后保险杠,中通在其左右两侧也设置了“吸能区”,极大提升了此类小型校车的安全性。目前,“吸能区”的设置覆盖了中通校车的全部车型。以此为基准,中通校车通过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车身实验室的碰撞测试,受到了业内专家的一致认可。

  增加了“吸能区”的中通校车并没有显得臃肿,相反,通过反复试验,中通校车选取了恰当的前脸弧度,整车更加简练。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设计为驾驶员提供了更加宽阔的驾驶视角。据中通技术人员介绍,中通校车驾驶员的平均视角比同类产品宽了近10度,有效地增加了驾驶安全性。


停车臂设计


  除了“大鼻子”,校车给人的另一个标志性印象恐怕就是停车臂了。在学生上下车时,展开的停车臂可以提醒过往车辆注意避让。但看似简单的停车臂,却存在着一种安全隐患。由于孩子喜欢奔跑打闹,展开的停车臂时很容易碰伤或划伤孩子。中通设计人员充分考虑到这个隐患,与同类产品相比,中通校车的停车臂厚度更大,同时以PVC材料包边,边角圆滑,最大程度地避免了碰伤、划伤的情况。

  根据车型的不同,中通校车乘客门宽度一般在650—670mm之间,符合或高于国标的要求(国标要求不低于650mm)。后安全门宽度为1.2米,比大部分同类产品都要宽。这是考虑到孩子睡着时,照管人员抱着其上下车更为方便,同时也便于紧急情况下的救助和逃生。


更宽阔的司机视角

  除了车身和外部的细节处理,中通校车内部的处理也体现了对安全的至高追求。车辆的踏步,第一级非常矮,方便孩子的上下。一般在车门右侧安装了上下两个扶手,让学生和老师都有适当的高度。部分车型还在左侧安装了第三个扶手,方便照管人员搭扶。车内地板没有任何凸起,不会绊倒磕伤。灭火器位置设计在司机或照管人员座椅的里侧,防止手柄划伤孩子。车内每个座椅都配备了可伸缩安全带,保证孩子的安全和乘坐舒适性。另外,座椅的扶手采用全防护覆盖,圆弧设计,不会划伤或挤伤孩子。


中通校车的座椅、扶手及平整的车内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注意到第一排座椅前面的保护隔栏远远高于座椅的高度。据中通技术人员介绍,按照国标要求,这个隔栏只要不低于座椅靠背就行,之所以设计的更高,是考虑到一旦车辆前方发生猛烈碰撞,车内的人会在惯性的作用下向前斜上方冲,高于座椅的防护栏正好保护人的头部免受硬物撞击。如此细心的设计,可以看出中通校车对安全的追求既全面又细致入微。



采用的内嵌推拉窗,增加紧急情况下的逃生几率


  在车辆受到外力损伤或出现沉水、侧翻时,乘客门无法打开怎么办?放心,中通校车的设计人员早已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首先,可以通过后面的逃生门,拧动设置在车门上的应急阀即可打开逃生。其次,可以通过逃生天窗。按国标要求,小型的校车可以不安装专业的逃生天窗,但中通校车在其全系列产品上都配备了该设备,简单易操作。如果这两种办法都不行,还可通过打碎边窗逃脱。据介绍,中通校车的边窗采用内嵌推拉窗,玻璃被打破后,连带整个边框都可以推下去,相较于一般校车采用铝框边窗只能打碎玻璃的情况,内嵌推拉窗的设计大大增加了紧急情况下的逃生宽度。


中通校车逃生门较一般校车要宽


  以上,仅仅是记者所了解的中通校车在安全追求上的一部分内容。也许,平常我们关注的校车安全,都体现在更牢固的材质、更精湛的工艺,以及更智能的系统和更科学合理的出厂测试等方面。是的,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认为只有对细节的关注,才能体现出一个企业追求安全的真实态度。今天,我看到了中通客车这样的态度,你呢?

(责任编辑:魏美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