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期间,物流业广受关注,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兰田投资控股有限集团公司党委书记王士岭关于“建设全国公益性商贸物流体系”这一提议更受到热议。在代表团驻地,金士岭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鉴于商贸物流产业在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产业的特殊性,建议国家制定统一规划,由中央与各级政府配置商贸物流资源,引导企业建立全国公益性、半公益性商贸物流体系,尽快完成我国现代商贸物流网络的形成。”王士岭如是说。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商贸物流业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仍然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投资、管理体制不统一,组织化程度较低,大部分城市缺乏对商贸物流体系的规划,商贸物流园区规模小、布局散、运营管理不规范,物流资源区域分割,配置效率低,全国性现代化商贸物流网络尚未形成……在王士岭看来,目前商贸物流业存在的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这一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制约了这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作用的发挥,王士岭建议将配载、快递、冷链、城市共同配送、绿色物流5种商贸物流形态作为规划对象,建设全国公益性商贸物流体系。
所谓公益,王士岭认为主要体现在土地、网络、技术、运行管理、智慧物流平台等政策扶持方面。比如,凡纳入全国公益性商贸物流土地价格按照全额免除划拨使用的政策,或者按照工业土地价格减半执行;公益性商贸物流园区要根据全国一盘棋的布局,实现省际区域性、全国性网络衔接;鼓励技术创新,政府制定相应支持政策,建设一批国际先进商贸物流园区,通过实验,总结经验,在全国进行复制;探索全国公益性商贸物流体系运行管理的体制,实现我国商贸物流体系的创新;支持一批智慧物流平台建设企业尽快成长为全国性、世界性品牌智慧物流企业,以引领全国商贸物流业的发展,主导全国公益性商贸物流系统的健康运行。
如何建设全国公益性商贸物流体系呢?王士岭建议编制全国性的发展规划,利用5年—10年的时间,建设以超大型城市、特大型城市为中心,以大型城市为基础,辐射县级城市的公益性商贸物流网络体系,形成我国商贸物流产业基础。将这一体系与我国流通、交通、城市经济发展规划相衔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流通网络基础。
同时,王士岭还建议,依照城市规模、产业发展规模和流通业态的构成,制定全国公益性商贸物流体系的建设标准。比如,配载物流园一般以500亩为宜,300万人口以下城市可根据物流量适当规划;在商贸集群、市场集群、工业集群规模较大的城市,可建设与产业相匹配的配载物流园区,一般不超过3000亩;快递物流、城市共同配送物流、规模一般以50亩为宜;冷链物流,包括中央厨房设施,规模一般以300亩为宜。
“建设全国公益性商贸物流体系,不仅能充分发挥政府对商贸物流体系资源的配置能力,更能提升产业品质,保证商贸物流体系的常态化发展。”王士岭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