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动力电池多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等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动力之一,同时,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更是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增添政策依据。
但是在规范条例出台前,“新能源汽车存在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数量较多、生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电池生产规范较少等问题。动力电池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因为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关乎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汽车安全性。”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技术水平上与国外相比尚有差距,浮躁之风拖累技术进步,国内新能源汽车技术陷入‘引进一依赖一再引进一再依赖’的怪圈。”中研普华研究员李湖同样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12万辆。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18.22,0.12,0.66%)汽车共生产76223辆,销售72711辆,同比分别增长2.5倍和2.4倍。其中商用车的增长速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倍,商用车对动力电池的需求也会更大。
不难看出,在政策出台后,动力电池产业不仅会自身爆发式发展,同样会给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很大的影响,二者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萧函表示,一方面企业将加强技术研发及创新,提高电池质量,满足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将会加速动力电池行业洗牌,优胜劣汰,促进动力电池行业的健康发展。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2015年作为动力电池产业爆发的一年,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同比实现近8倍的增长,新能源乘用车也实现3倍的增长。目前,60%的新能源商用车使用我国生产的动力电池。
业内对目前中日韩三个动力电池市场有3个词汇的概述:中国动力电池“疯”,韩国动力电池“抢”,日本动力电池“稳”。
看到优势及潜力的同时,也要考虑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对应的基础设施问题及发展的阻力。
就这一情况,李湖认为,总体来讲,国内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发展障碍在于以充电桩为主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缓慢,地方保护主义及复杂利益链条严重延缓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推广普及;相对而言,动力电池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以低端磷酸铁锂电池为主,三元电池(国内未来几年市场主流产品)普及过慢。
同时,考虑到电力因素,动力电池企业产能释放需要一定周期。这就更加需要二者的通力配合,才能使市场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
据了解,我国动力电池的核心技术并不缺失,但装备制造、工程化能力方面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在未来发展方向,李湖表示,科技部确定的技术支持大方向有:电动化的能源科学、轻量化的材料科学和智能化的信息科学。从产品类型看,企业主要以磷酸铁锂材料为主。
“动力电池业今年迎来爆发,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大幅增长;另一方面电池产能不足,供不应求,远没有满足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求。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空间巨大,必将拉动对电池的采购,未来动力电池将迎来发展的好时期。”萧函总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