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服务群众工作水平,常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以网格化管理交通秩序和执法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坚持交通秩序整治和规范执法建设“两手硬”,在全体民警、协警和工作人员中推行“五项措施”,不断创新道路交通管理制度建设,夯实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基层基础建设。
一、掌握信息。大队不断加强与社会层面的沟通联系,了解群众需求,掌握辖区交通管理存在的不足和热点问题。一是抓好调研工作。大队按照领导包片,中队包网格,民警包点段的原则,加强对各自管区的交通管理调研工作,了解群众反映强烈的交通违法、管理乱象等问题,及时制定治理措施。二是抓好与社会面的沟通。大队通过召开警民座谈会、恳谈会,走访群众等措施,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掌握辖区交管工作第一手信息,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二、提升效能。大队在勤务机制和队伍管理上不断加强制度创新,提升队伍管理效能。一是创新网格化勤务管理机制。今年,大队重点改革和推行了“辖区网格化+任务项目化”的勤务机制。“网格化”即根据道路实际情况、路口路段复杂程度、管理工作任务轻重等将大队辖区分成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有负责人、有专职队伍、有明确工作任务和量化考核目标,“项目化”即将每个网格所承担的管理任务以项目化的方式进行明确。通过新勤务机制实现了警力安排、排堵保畅、违法管控、快速处置、设施维护、事故预防等六个到位,进一步提高了路面民警见警率、民警管事率,辖区交秩序工作出现了指挥通畅、网格管理、责任到人、奖惩分明的新格局。二是创新三项管理制度。大队结合队伍管理实际,进一步充实创立《联带包创精细化管理办法》、《路面秩序管理工作规范》、《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三个制度管理体系,队伍管理更加规范,目标考核更加科学,工作程序更加规范。
三、整改隐患。大队重点对交通安全管理各个环节存在的隐患开展排查整改。一是排查整改道路隐患。大队结合交通安全大检查活动,派出民警深入一线开展道路隐患排查,对路面交通行车安全,安全标志标线和交通设施是否缺失、是否存在隐患等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发现隐患立即治理整改。二是对运输企业安全隐患开展排查整改。大队结合“打四非、查四违”行动,对校车、客车、危化品运输车辆开展交通安全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改行动,派出民警深入运输企业检查营运车辆安全技术状况和驾驶人资质,督促帮助企业制订完善各项安全制度,落实主体责任,确保安全隐患及时发现,迅速整改。
四、解决难题。一是实行领导带班制度,及时解决难点问题。大队坚持大队领导带班制,大队班子成员按照各自分工深入一线巡逻执勤、值班备勤,积极参与车辆管理和事故处理,将矛盾纠纷调解及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在第一时间处理完毕。二是针对群众反映热点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大队结合大走访、驻社联村、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等活动,针对群众反映的停车难、摩托车改装、货车进城等问题,及时调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治,工作中做到出现问题不拖拉,不推诿、不上交,能在现场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报告。
五、转变作风。公安交警工作是直接与群众打交道的工作,民警的工作作风、形象好坏,直接受到群众的评论。一是加强执法检查和监督。大队定期开展执法质量的检查,每周一讲评,每月一评比,实行量化考评,同时组织法制人员,定期开展事故案卷、执法单据的检查和评比。二是强化内部监督管理。大队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要求全队民警、协警、工作人员要努力转变工作作风,热情、耐心、细致、周到服务群众,理性、和平、文明、规范执法,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树立起交警良好形象,有效促进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