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常德市委、市政府“三改四化”工作要求,市城区42条主次干道、165条小街小巷将提质改造,“三改四化”工程启动半年以来,常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秩序管理大队不仅成功组织好了路改期间的交通保畅工作,同时还精细设计、周密谋划、严密组织设施保障,“四举”确保了城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提质建设同步发展。
一、配合交通组织、多途径配置临时设施。“三改四化”工程建设期间,支队一是完善设施。先后投入近100多万元,先后采购17个临时信号灯、1000个锥形桶、20个防撞桶、32个交通标牌架、增设和调整道路中心护栏近8千米、设置大型喷绘20多块,投入到各交通组织点。支队分别在常长高速、常张高速、沅水一桥、二桥、桃花源大桥和五岔等入城口设置交通提示大型喷绘22块,在城区外围电子诱导屏上,发布城区施工信息和交通信息,引导车辆绕道通行;二是物理隔离。在各施工路段、复杂路口设置相关禁止左转、禁止驶入等交通分流引导指示牌200多块;在武陵大道、洞庭大道、朗州路等主次干道多个路口和路段设置中心护栏,摆放隔离锥筒,并对相关路口进行了渠化;三是信号灯指挥。在城区各交叉路口设置临时信号灯25个,对临时信号灯加装了底座,并根据交通流量变化不断调整临时信号灯的配时,改善驾驶人的观察视线,提高了临时信号灯的指挥效能。四是强化扫清路面。根据交通组织的需要对武陵大道、洞庭大道、沅安路等路的2000多个临时占路停车泊位进行喷绘禁停,禁止机动车停放,扩宽道路通行宽度。
二、根据工程需要、科学拆除原有老化交通管理设施。市“三改四化”道路改造工程2013年7月18日正式启动,21条主次干道、武陵区118条小街小巷原有的交通设施因老化损坏、不符合最新国标要求和配合道路主体工程施工,需拆除重建。由于交通设施拆除工程量较大,工期紧迫,支队协调市纪委、市财政局等单位,组织施工单位,配合道路施工和交通组织迅速落实到位,做到无缝对接。
三、严格标准、群策群力组织城区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审核。为确保城区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既符合GB5768-2009等国标设计,又符合市城区交通组织实际要求,大队群策群力,共同参与交通工程设计审核。大队先后与规划设计院、勘测设计院、湖南省交通工程学会、各相关科室、直属各大队联系,召开各类设计审查会14次,形成初步意见报至支队“三改四化”指挥部决策。一是高起点抓设计。支队设施建设组工作人员不畏艰辛,不惧酷暑,深入需改造的道路进行现场勘察,现场调研,确保了标志、标线、标牌等道路基础设施和智能交通系统的设计高起点;二是高标准抓会审。每一条道路的道路基础设施和智能交通系统设计完成后,支队都要召开由设计人员、相关科室负责人、四个直属大队大队长、支队领导参加的集体会审会,听取大家建议,凝聚大家智慧,反复修改完善,确保设计万无一失;三是高效率抓推进。支队设施建设组工作人员无论是现场调研,还是规划设计、集体会审等工作,常常加班加点,基本形成了白加黑、5+2工作模式,确保了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和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高效率推进。支队科技部门对市城区智能交通系统改造工程共7大类、71小项内容进行了调研,与公安部交通科研所初步制定了智能交通系统整体设计方案,对江北城区18条主干道智能交通设施管线进行摸底,并积极协调住建局、规划局,做好了智能交通系统管线预留工作。畅安公司对路改后道路标线施划工程进行了采购前期准备工作,确保标线标线的施划能及时跟进。
四、周密谋划、狠抓常德市城区交通标志和标线建设。常德市城区交通标志分两期进行建设,第一期为江北城区21条主次干道交通标志建设工程,该工程于11月20日动工,共有大小交通标志9161块,现已制作、安装完成365套,武陵大道、洞庭大道、青年路、人民路、建设路等道路指路标志和分道标志基本完成,其他道路正在紧张进行。第二期工程为市城区小街小巷和鼎城区、经开区主次干道交通标志工程,该工程于1月6日动工,该工程共有大小交通标志3540块,现正在调查、摸底交通标志基础工作。为保障春节前城区主要道路指路标志等完善,支队设施组人员多次连夜施工,将交通标志设置到位。
按照路改道路工程设计,道路交通标线达25万多平方米,支队要求施工单位加派施工力量,安排八支施工队伍,严格按照《市城区“三改四化”路改交通标线工程单一来源采购会议备忘录》要求,狠抓质量、狠抓进度,城区交通标线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