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我国首个‘公交出行周’活动的第一天,我邀请大家坐坐公交,为拥堵的城市交通腾出点空间。”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9月16日在此间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时,开门见山地说:“把综合交通运输的理念贯穿到各种交通方式建设、管理、运输的全过程中,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运输,让公众的出行更方便、更快捷、更舒心、更安全,是全国交通运输系统持续努力的目标。”
发展公交缓解“城市病”
记者: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将包括城市公共交通在内的城市客运管理职责交由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采取了哪些举措?
杨传堂:城市公共交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出行服务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和重大民生工程。2012年12月,国务院专门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国务院名义发布的第一个推动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交通运输部已经起草完成了《城市公共交通条例》,目前,国务院法制办正在审核,争取尽快出台,以改变多年来城市公共交通无法可依的局面。交通运输部今年发布了贯彻落实国务院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提出了16条具体措施。出台了支持公交都市创建的四项资金支持政策,将在四个方面加大对城市公交的投资补助力度;确定在“十二五”期间,选择30个城市开展公交都市创建工作,力求以“公交都市”创建工作为抓手,指导有关城市加快落实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相信通过3至5年的努力,我国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发展水平将实现跨越式发展,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城市病”也会逐步缓解。
公交优先就是百姓优先
记者:我国的公共交通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如何看待政府在公交优先里的角色?
杨传堂: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仍然比较滞后,城市公共交通普遍服务能力不足、发展方式粗放、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还很突出。与小汽车等私人交通方式相比,公共交通的竞争力明显不足。目前,我国大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平均约20%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国内外实践表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解决“城市病”的良药。与小汽车相比,城市公共交通具有容量大、能耗低、污染小等多种优势。据测算,运送相同数量的乘客,公共交通与小汽车相比,可节约能耗80%以上,节约道路资源90%左右,污染物排放减少80%。另外,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可降低城市交通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费用,提高城市交通系统运行效率,节约城市经济运行成本。
公交优先,就是百姓优先。城市公共交通是社会公众日常出行所依赖的最基本的交通方式,解决的是社会公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与公共医疗、义务教育等社会福利一样,是政府应当提供的、人人应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
构建交通运输大部制格局
记者:今年3月16日,您被任命为我国综合运输管理新体制下的首任“大交通”部长,交通运输部统筹规划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发展。大部制改革对推动建立公共交通运输体系有何作用?
杨传堂:经过2008年和今年的两次政府机构改革,目前中央层面已经基本形成了交通运输大部制的格局,交通运输部管理着铁路、民航、邮政三个国家局。对交通运输行业来讲,这是一个新的起点,今后可以统筹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主要致力于三个目标:
一是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最佳优势,因地制宜,而不是一个地区各种运输方式越多越好、越全越好,这不是综合运输;二是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让公众出行“零换乘”。交通基础设施要优化布局、加强衔接;统筹技术标准和规范,在硬件和软件上都能实现“无缝”衔接,推动交通运输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在信息提供上无缝衔接。
接长交通运输业的服务“短板”
记者:公众对出行中遭遇的服务差意见颇多。新的交通运输部在强化服务上有没有新的突破?
杨传堂:服务还是交通运输行业的“短板”。交通运输业的本质属性是服务,而不仅仅是修路修机场。这次“三定”方案中,将着力强化运输服务职能,从顶层上制定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的服务标准,出台交通运输部关于提升服务的指导意见,增加对企业服务的监督功能。
最近,我们组织开展了“为民服务问卷调查活动”,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最需要解决的交通运输服务问题。活动覆盖了全国31个省(区、市),参与人数近6万,回收调查问卷5.8万多份,从中梳理出公众的重要建议和意见28条。交通运输部已据此制定28条服务承诺,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