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为有效预防夏季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切实增强道路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提高道路交通管理的综合水平,宁都交警大队按照推进“文明交通计划”的要求部署,坚持抓好“五个重点”,扎实开展暑期交通安全宣传集中教育活动。
“一重点”:客运驾驶人宣传教育。坚持抓好客运驾驶人的源头教育管理。针对暑期学生外出增多的现实,加强客运驾驶人的交通安全宣传。一是对辖区顺达汽车运输公司和宁都县长途汽车运输公司等城乡客运公司实行重点管理,对挂靠等个体客运车辆实行超常管理;二是按照“静态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坚持客运驾驶员上岗必学习,有安全隐患必排除,有违法行为必处理教育;三是车管所严格按照客运车辆户籍化管理规定,严把准入关、检验关、教育关,有效遏制和减少因超员载客、超速行驶等交通违法而造成事故;四是宣教科、秩序科通过悬挂、张帖宣传画、播放宣传片、集中培训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对客运从业人员全方位的宣传教育,切实抓好源头管理工作。
“二重点”:社区居民交通安全宣传。以当前正在开展的“民调评警”大走访为抓手,坚持以社区居民为重点,开展交通法规进社区、进单位活动。 针对暑期天热、日长夜短的天气特点,组织民警,利用双休日和晚上休息时间,开展进社区走访活动,通过发放自制“宁都交警与您真诚沟通”、摩托车、汽车驾驶手册、夏季驾驶应注意事项等宣传资料、现场解答群众提问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拉近走访民警与居民之间的距离。同时积极与拥有私家车的车主联系,上门与其开展面对面的交通安全常识“大宣讲”活动,活动中,民警重点加强了对驾车系安全带和驾乘摩托车使用安全头盔等方面知识的讲解,提高群众对交通安全意识的认知度。
“三重点”:农民群众的交通安全宣传。紧密结合“三送”大走访活动,以农民群众为重点,夯实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础。结合暑期农民在家“双抢”的特点,一是抽调党员民警,在319国道、昌厦公路及乡村公路沿线重点宣传关于禁止在公路上打场晒粮的法律法规,并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群众面对面宣传在公路上打场晒粮、超高超宽运输农作物的危害和易发交通事故的常识,增强广大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二是“三送”常驻队员利用晚上纳凉休息时间,联合村、组干部加强宣传教育,向广大群众宣传交通安全法规,教育农民学习交规,远离事故。三是农村中队民警以乡镇集市为平台,组织民警开展“送交通安全知识下乡”活动,通过播放光盘、广播宣传、散发资料、设置版报和现场答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与赶集的群众进行直接交流和互动,切实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遵守法律的自觉性和交通安全意识。通过家长教育暑期学生出行安全。
“四重点”:交通违法驾驶人宣传。坚持以交通违法驾驶人为重点,开展面对面教育。充分利用好大队固有宣传阵地平台,树立“岗位就是宣传阵地”的思想,对交通违法驾驶人开展面对面的教育,充分发挥事故处理、违法处理及车驾管大厅等“窗口”单位的阵地宣传作用,对违法驾驶人开展面对面教育。针对具体违法行为,向违法行为人、办理车管业务的群众等讲清危害,做到每处罚一起交通违法行为,每办理一次业务,都进行一次交通安全宣传,同时辅以交通安全宣传展板,以事故案例警醒违法行为人,强化满分驾驶人的交通安全教育,保证教育学习时间,切实达到满分教育的目的。
“五重点”:拓宽宣传载体。坚持以拓宽宣传载体为重点,多渠道宣传交通安全知识。通过与辖区县城及农村各客运站积极沟通协调,充分利用手机短信群发为宣传平台,积极创新宣传工作载体,及时为客运车辆驾驶人提供全面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提醒驾驶人注意交通安全,有效减少客运车辆的超员、驾驶员疲劳驾驶、超速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现象。积极协调联系宁都电视台、宁都交通广播电台、宁都手机报、宁都信息,争取媒体记者随警参战货车“大排查、大教育、大整治”、客车违法整治、摩托车违法整治、道路交通安全大检查活动现场,及时播出动态信息,引导群众安全出行,鼓励群众曝光违法行为,借助媒体刊登违法照片,引导舆论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