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市场纵横十多年,中兴通讯已经不满足于单纯为交通市场搭建通信网络。近日,借着5·17电信日的东风,中兴通讯推出“云端一体化 智慧大交通”战略,通过在交通领域的管道建设积累,中兴希望能够把自身云、端的优势扩展到交通市场,并整合交通行业的各种应用,谋求上层利润。
在2012年确立了运营商市场、政企网市场、终端市场三大战略方向之后,已经为政企业务贡献了汗马功劳的交通行业厚积薄发、整装再战。
智能交通的云、管、端
1999年,全国首个地铁——深圳地铁开建,“中兴通讯凭借在通信领导地位成为建设方指定的通信设施建设者。”中兴通讯政企网部能源与交通总经理刘建业告诉记者,通过轨道交通的完美开局,中兴开启了在交通市场的规模扩张。如今,中兴通讯在高速公路城市交通、铁路、水路、航空等各领域都占有一席之地。
但过去数十年间,交通行业对于通信投入主要集中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通信企业对交通行业的贡献也基本停留在通信传输、电子公文等基础领域。
随着智能交通的提出,通信企业迎来了新的发挥空间。“通过感知人、交通工具、基础设施和环境,对信息进行汇聚、处理、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在全方位大范围内,实时准确地进行交通管理、运营规划、公众信息服务、行车安全等服务,以提高保障交通安全程度,提高运输效率。”刘建业阐释智能交通的概念。显然,中兴“云端一体化 智慧大交通”也正是为此而生。
与通信行业类似,中兴通讯也为智能交通搭建了“云、管、端”三层架构。其中,端指的是交通所涉及的终端、传感器等设施,通过端感知人、车、路、环境,实现交通数字化是智能交通的第一步;管,是指有线无线结合、广域局域网、宏蜂窝和车辆专用短程通讯同时存在的立体网络,其功能是完成信息的交互。“云”则是指在云计算架构上的各种应用,“这些应用包括了在交通控制与管理、交通运营监管、信息服务、交通安全、收费等等领域做的各种智能化设计。”“云”应用是智能交通对用户的直接呈现的部分。交通的“云”应用除了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外,其核心技术还包括交通行业模型的建立。这个模型体现出交通的特色,也是智能化深入程度的关键,直接影响到用户的感知。
行业优势厚积薄发
作为通信设备商,中兴在云管端各个领域都有丰富的积累和产业链的整合能力。目前,中兴终端手机产品全球第四,RFID产品拥有284项专利,通信网络产品全球前五。同时,在“云”领域,中兴拥有自研的IT设备及云操作系统以及日益完善的云应用和服务体系。显然,利用管的优势,带动云、端产业,并以此打造一个统一的交通系统平台,是中兴通讯最佳的发展模式。事实上,中兴也正在依托强大的自研云管端平台,结合不同的行业特性,打造一整套解决方案。“云端一体化 智慧大交通”就是一个适应全交通行业的整体战略。这个平台架构中的各个组件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进行选择和组合。对交通行业共性的业务流、业务模型进行抽象并模板化,提高平台效率。目前在宁波实施的智慧交通综合管理项目,就是建立了一个智慧交通云平台,统一信息标准,打破信息交换壁垒,全面覆盖公路、水路、铁路、民航及城市内部交通。综合感知、整体调控。
值得一提的是,中兴通讯这一平台方案的出台也恰逢我国智能交通建设的转型期。有分析称,我国智能交通的建设主要以硬件(如监控摄像头)投入为主,硬件投入占80%以上,对于位于产业链上层的应用、软件服务则鲜有问津。而国际主流智能交通方案的侧重点都集中于应用、软件侧。
可以预见,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智能交通发展将逐渐补齐上层应用短板。中兴通讯新战略的出台,恰好赶上了智能交通的上升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