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建设是根本、是保证、是关键,为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公安交警队伍,吉州交警大队以建设“七型”队伍为载体,积极转变工作作风,紧抓队伍建设不放松,着力打造一支对内有凝聚力,对外有战斗力,对民有亲和力的过硬交警队伍。
一是强化学习理念,打造“学习型”队伍。全体民警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培养民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大队为民警制定了学习课时计划,坚持组织每周进行集中学习,内容涉及法律法规、车驾管业务、事故处理等业务知识,每季度开展网上模拟考试,提高民警综合素质;大队要求民警做到“四个一”:准备一本专用笔记本做好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记录;撰写一篇调研文章,深入研究所关心的交通管理问题;开展一次专题学习讨论,谈感想体会和开展思想经验交流;编印一期学习专刊,大力宣传报道开展学习活动情况。
二是强化服务手段,打造“服务型”队伍。大队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切实增强服务主动性,端正服务态度,热情为群众提供车驾管办理、违章处理、事故处理等信息和咨询服务,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以“十心”服务要求为标杆,认真衡量工作的各个环节,窗口坚持首问负责制、警务公开制、挂牌上岗制、预约服务制等便民利民规定,促进交警窗口服务更加优质高效;以软环境建设和创文明为抓手,认真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水平,扎实开展“网上车管所”、交管业务短信告知等特色服务,树立交通服务窗口良好形象;进一步精简办事程序,实行业务“一站式”办理,提高办事效率,优质高效地做好各项工作。
三是强化创新意识,打造“创新型”队伍。切实树立创新理念,探索创新方法,寓创新于职能之中,积极探索建立与新时期相适应的交通管理机制:强化投入,以科技手段夯实交管基础;主动出击,联合相关部门解决难点热点问题;创新宣传模式 扩大宣传覆盖面等等新举措。大队提出对基础性工作要有“新构思、新方法、新成绩”,对常规性工作要有“新视角、新建树、新成效”,对重点工作要有“新举措、新突破、新成果”,以观念的更新引领实践的创新,通过创新求规范,使全体民警的精神面貌得到明显改观。
四是强化廉洁意识,打造“廉洁型”队伍。将“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内务条令”、公安部“五条禁令”、《全省交警执勤执法“十个严禁”》等公安纪律规定列入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提醒民警时刻绷紧廉洁守纪这根弦,形成阳光执法办事环境;以“教育为主、监督为辅”,调整、充实行风监督员,建立内外协调的监督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通过收看典型案例、开展座谈剖析、查摆自身问题等形式,确保各项执法权力运行有章可循,使全体民警的廉洁勤政意识得到明显增强。
五是强化节约意识,打造“节约型”队伍。大队切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制定了机关办公费管理规定、对外接待餐费标准,在机关内部管理过程中大力倡导节约、反对浪费,从严控制各种会议和不必要的公务消费,压缩办公、会议、接待、出差、用油等经费开支;从小事做起,规定一张纸正反两面打印、夏季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7℃等,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升油做起,精打细算,采取多种形式厉行节约,低碳办公,增强全警的勤俭节约意识。
六是强化效能意识,打造“效能型”队伍。以“庸、懒、散、贪”等问题为重点,着力解决好效率不高、质量不好、业绩平庸等能力问题,进一步增强工作措施的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杜绝找理由、找借口,发牢骚等思想问题,进一步增强民警工作的责任心、积极性、主动性;推行绩效考核机制,提倡“五办”作风:对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坚持“马上办”;对老大难问题,迎难而上“主动办”;对群众普遍反映的问题,深入实际“上门办”;对条件暂不具备、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创造条件“帮扶办”;对涉及面较广、政策性强的问题,规范程序“公开办”。
七是强化和谐意识,打造“和谐型”队伍。大队以人为本,从优待警,关心民警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创造队伍核心凝聚力:邀请心理医生开展“关爱民警心理健康,舒缓民警心理压力”健康讲座,减缓工作倦怠,职业压力等问题;组织民警每年进行身体健康体检,大队领导亲自看望生病、受伤民警及退休职工;注重民警的教育引导,把“心态平衡、相互尊重、关心他人”作为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把“事业至上、服务为本”作为价值取向,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充满活力、友好和睦的工作环境,使全体民警的团结协作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使他们充分体会到组织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