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原平市运管所为加强治理道路货物运输源头超限超载工作的管理力度,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保护路产路权、维护交通运输市场经济秩序,杜绝车辆非法超限超载运输,巩固源头治超工作成果,坚持“政府组织、多方合作、统一行动、不留死角”的原则,进一步强化源头治超工作。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省委省政府关于治超工作的要求,继续坚持源头治理,依法治理,强化责任倒查,努力推动源头治超工作在长效化、制度化、规范化方面迈向新台阶,开创治超工作新局面。
继续加强基础建设、推进科技治超、构建长效机制,创建“12345”工程,即:1、坚持以构建源头治超长效机制为中心;2、强化源头监管力度、督导检查力度;3、提高规范执法能力、制度创新能力、联动治理能力;4、加强管理机制建设、执法队伍建设、“无双超”市县和“无双超”信用企业创建、移送抄告反馈机制建设;5、推进安全保障、科技治超、社会管理、舆论宣传、人性化服务等五项职责。
坚持“政府主抓、部门联动、属地管理、运管监管”的治超格局,进一步强化源头治超责任,认真落实上级部门会议精神,及时调整部署。对全市重新公示的源头企业进行一次摸底调查,同时所长每月对辖区源头治超工作检查不少于一次,分管所长每周对辖区源头治超工作检查不少于一次,真正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全体员工精心抓的运行机制。加快治超长效机制的建设步伐、积极落实经费,经费是源头治超工作的保障,积极工作确保今年源头治超经费及时到账,保证源头治超工作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
加大对政府公示的源头企业的监管力度,不留空挡、不留死角。严格执行进驻、巡查制度,不使一辆超限超载车辆驶出场地。继续抓紧抓好公示货运企业从业人员的培训监管工作,对重新公示和复产的货运源头企业进行规范,实现岗前培训,持证上岗的目标。驻站人员要真实驻站,认真做好驻站日志填写,真实反映工作动态;巡查人员对重点企业做到一日一查,隔日必查,非重点企业巡查次数每月不少于五次,巡查记录要填写真实、规范,真实反映工作情况。
突出重点,重拳出击,严厉打击短途超限超载行为,查处典型案件,严惩违法司机和车主,遏制短途超限超载泛滥行为,巩固来之不易的治超成果。
继续加强运管治超队伍建设,加强法制教育、业务教育和职业教育,规范工作程序,完善制度职责,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把执法队伍建设和规范治超执法行为作为重点,做到在治超过程中加强宣传引导,始终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并及时曝光治超过程中出现的违法乱纪行为;做到治超执法“五不准”、“十条禁令”等规定,净化执法工作环境。严防发生公路“三乱”,及时纠正一线执法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纪行为,严肃查处相关责任人。对上级督办案件和自查案件处罚程序要合理、合法,处罚标准要严格依法进行,结案要迅速及时,提高办案效率。
大力开展治超宣传,始终保持新闻舆论和群众监督的高压态势。增强宣传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集中展现源头治超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先进事迹。同时,还要加大对超限超载的典型案例曝光力度。积极畅通群众举报渠道,调动群众参与治超监督的积极性。认真落实举报线索,对证据确凿的迅速查办。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治超、监督超载的舆论氛围,做到家喻户晓,常抓不懈。
积极贯彻落实2012年省治超领导组《关于落实科技治超三个“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由专人负责源头科技治超工作,对复产和重新公示的货运源头企业安装IC卡科技治超系统,保证科技治超工作正常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