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对湖南龙山县生猪商贩彭正杰来说是一个令人纠心的日子,他一早到相邻的湖北来凤县大河镇白岩山收购生猪,没想到返回时遇到了山体塌方被困到了大山上,买来的15头生猪挤在狭窄的车箱里,随时都有意外发生。老彭正手足无措时,恰好看见了公路边立着的一块管养公示牌,他试着拨通了牌上求救电话。2个小时后,彭正杰的猪车驶出了塌方路段。
“谢谢你们,谢谢!”3月10日,老彭再次拨通了那个公示牌上的电话,感谢大河镇公路管理部门及时为他排忧解难,他称赞来凤的路好走,管养很到位。
近年来,湖北省来凤县紧紧围绕服务新农村建设这一核心,抓机制、重实效,不断提高农村公路通达通畅能力,全县185个行政村公路通达率100%,通畅率67%,好路率85%,农村公路日常管理养护目标考核连续5年位居恩施州前列。
建立了农村公路乡镇主体的管理养护机制。出台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实施办法》,明确乡镇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主体,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业务指导、管养督促和绩效考核等工作。乡镇成立农村公路管养办公室,组织实施辖区内农村公路的日常管理和养护;村委会成立养护协会,具体落实本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工作。
建立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公益性岗位工作机制。设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公益性岗位,招聘下岗职工、就业困难居民和农村公路沿线的农民为养护工,进行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和路政管理,每月上路不得少于20天,月工资约700元,并为他们购买养老保险、失业保险金,解决生活后顾之忧。每一个养护工负责管养5至8公里农村公路,参与审批公路两侧建房。到2012年,农村公路公益性岗位增加到107个,全县农村公路真正实现了“保姆式管养”。
建立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县、乡、村三级投入财力保障机制。县财政将农村公路管养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每年安排部分财力用于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2011年,全县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财政资金达125万元,2012年增加到了309万元。从2010年起,县财政每年拿出20万元用于表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先进单位和个人,充分调动了乡镇、村委会及养护工的积极性。各乡镇将购置养护装备和养护工培训等费用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发动各村出资出劳,全力推进本辖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上台阶。
建立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分类考核机制。交通运输部门制订了《来凤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考核办法》,对全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开展情况实行月督办、季检查、半年考核、年终兑现责任目标。按照“路面无坑槽、边沟无积水、路基无坍塌、路面路肩无障碍、路边无违章建筑”的“五无”要求对各个“公益性岗位”的日常养护和路政管理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验收,对目标考核不合格的“公益性岗位”养护工给予一次整改机会,整改仍不合格的实行末位淘汰,仅2012年全县就淘汰4名公益性岗位养护工。(来凤县交通运输局:,联系电话:0718-628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