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公路物流 >> 物流动态 >> 正文
武汉城市圈瞄准国家物流中心
来源:楚天都市报 陈珂 刘灏 2013年12月23日9:20

  武汉历来是商家必争之地,素有“货到汉口活”之说。这座因商而兴、以商而盛的城市,如今正加速迈向国家商贸物流中心。

  但在区域物流一体化的大趋势之下,“货到汉口活”,开始有了新的内涵和外延。

  正如湖北省发改委副主任肖安民所言,建设武汉城市圈,就是构建构建武汉大都会,其中经济一体化是关键,交通一体化是基础,首先必须打造一个大容量的交通系统,让城市圈内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畅快流动。

  从地图上看,武汉是城市圈的核心,为众卫星城所环拥。如何让城市圈成为一个活跃的“互动圈”?以交通为先导的基础设施平台的搭建,不仅冲破了各城市间地理与心理的藩篱,更改变着区域未来的产业规划与布局。武汉城市圈,凭借正在形成的物流一体化效应,瞄准国家物流中心的梦想。

  “九省通衢”被赋予新内涵

  武汉因水而盛,其“九省通衢”的美誉最早体现在水运的便利。如今,武汉及城市圈8市,大手笔、大投入加快“水陆空”的全面建设,赋予了“九省通衢”新的内涵。

  城市圈内,高速公路的通达力拔头筹。2001年以来,武汉开始规划建设汉麻、汉英、汉洪等8条通往城市圈的高速出口路。现在,从武汉驱车到任何一个圈内城市,如同“从武昌过汉口”一般快捷从容。

  2008年3月,武汉至黄石、鄂州、咸宁3对城际特快专列开通;7月,武汉至荆门城际列车开通;8月又新开武汉至麻城、广水的城际列车。今年年底,武咸城际动车试运营。再加上武汉新港、以天河机场为核心的航运建设、扩容,武汉城市圈内,立体、便捷的交通格局已然的形成,城市圈真正成为一个经济共同体的基础框架已经搭建。

  “汉口”的外延趁势扩围

  “红安承接武汉的产业转移,不仅带动红安经济发展,同时也为武汉产业升级腾挪空间,这是双赢的选择。”红安县委书记余学武告诉记者。

  余学武还介绍,红安经济开发区在规划、招商和产业培育等方面,都十分注重与武汉形成产业配套和融合。以振鑫物流大市场为例,该项目高起点规划、建设,还配套有铁路专线,很好的承接了武汉物流产业的外移。

  作为特大城市,武汉拥有成熟的钢铁、汽车、商业等产业优势。而周边卫星城与武汉相比,发展相对滞后。由于土地等各类资源日益紧张,武汉的产业发展开始遭遇瓶颈。正如余学武所言,如何突破“一城独大”的经济格局,成为城市圈探索的焦点。

  汉正街的北迁,成为这一时代背景下的标志产物。粗放的生产、日益狭窄的市场空间、陈旧的经营模式,让汉正街走过上世纪的繁华过后疲态日显。发生在2005年的一场大火,直接引发汉正街服装产业脱胎换骨的“大洗牌”—将生产与经营分开,仓储与制造剥离、关闭或搬迁全部作坊式服装企业的改造升级,让6000余家汉正街服装企业踏上了外迁之路。同时,与之相关的物流、仓储等,也逐步外迁至红安等具有资源优势的卫星城。

  红安、黄陂等周边城市,渐渐成为汉正街服装企业的“后方工厂+仓库”。这场变革,引发了城市圈商业“生产基地+现代物流+现代商城”的联动新模式。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面对日益稀缺的武汉土地资源,未来武汉城市圈在瞄准国际物流中心的征途上,大物流产业随着生产、商贸的外扩,已不可逆转的要将重心放在城市圈的卫星城。

  城市圈物流协同效应雏形已现

  今年年底,随着武咸城际高铁通车,总投资450亿元的武汉城市圈4条城际铁路线,已从设想转为现实。一个以武汉为核心、连接武汉城市圈的“半小时铁路网”呼之欲出。

  除城际铁路外,武汉城市圈还以高速公路、港口、机场为重点,大力推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在交通“同城效应”的支撑下,如今,走进武汉超市,梁子湖武昌鱼(600275,股吧)、孝感麻糖、红安粗布等名优特产琳琅满目。“城市圈快速物流通道的打通,不仅意味着商贸业在圈内市场实现无缝对接,更将形成整个区域的竞争力。”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邓宏乾认为,随着东湖开发区的光电子产业集群、从孝感至武汉沿线的汽车产业集群、汉口北联手红安武汉北区域的物流商贸集群的快速发展,产业的协同发展、物流大格局的逐步形成,将是武汉城市圈冲击国家物流中心的核心竞争力。 

(值班编辑:杨艳梅)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