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指在可承担得起的资源和成本消耗的情况下,建立能够较有效地满足人们出行和货物运输需要,并创造更好生活和工作环境的交通运输系统。7月25号,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初步形成以“五纵五横”为主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总里程达490万公里。而在安徽,初步建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经使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方式产生了变化。
7月的一天,骄阳似火,合铜黄高速公路上的地表温度已经超过了60摄氏度,热浪从黑色的沥青路面升腾起来,被一辆接着一辆飞驰的各色车辆冲破、消散,周而复始。而这样的天气并没有打乱来自河南的驴友方南的出游计划,在合铜黄高速公路一处服务区休息室内,方南一边喝着冰镇饮料,一边翻看安徽地图,合肥到黄山3个半小时的车程,让方南可以很悠闲地安排休息时间:“原来从河南到安徽交通不是很方便,安徽这两年交通发展非常快,现在,三纵三横高速从郑州到周口到漯河到店埠到界首到蚌埠,从蚌埠到合肥再到两山一湖,皖南大旅游区非常近。”
而在距离方南所在服务区300多公里的合肥火车站站台上,一身休闲西装的南京市民王卫正在等待开往南京的D3044次动车,由于工作关系,他要经常往返南京合肥两地,过去,王卫总是为坐车发愁,如今,他只要打个的到火车站,买张票,一个小时后就能达到南京:“合肥到南京很方便,南京到合肥也很方便,合肥与南京就像一个城市,就是零距离了。”
说到零距离,合肥市地方海事局局长余正发与南京市民王卫有着同样的感受,自从合肥港综合码头开港以来,合肥这个内陆城市通江达海,连接世界的梦想就在余正发的内心发酵、成长,现在,货物从合肥港运抵上海比陆路运输要便宜近一半,这是其他运输方式所不能比拟的优势,老余指着办公桌上的一份“十二五”合肥水运规划,对记者说:“2013年,合肥的水运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就是,两个船闸开通,准二级航道全线贯通,和长江无缝衔接。未来,十二五末期,合肥集装箱量突破50万标箱,合肥能够成为亿吨大港。”
截止到目前,安徽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突破3000公里,南北过境需6小时,东西过境只需3小时,动车及高铁的开通,已经实现合肥1小时到南京、2小时到武汉、3小时到上海、4小时到北京。今年,全省将完成水运建设投资40亿元,3万吨级海轮可常年直达芜湖港,而新桥国际机场也将在今年年底启用,一个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呼之欲出。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梅劲:“可以做到客运零换乘,货运无缝对接,所有的车辆进出城都很方便,能够真正实现货畅其流、人便其行。”
7-26·上半年新疆国际道路运输增速低于预期 7-26·青海交通运输部第四督查组督查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 7-25·四川省上半年交通投资“卫冕”全国第一 7-25·浙江首个《智能交通技术试验场》建设启动 7-25·福建交通系统攻坚“百个重点项目” 7-24·国务院正式印发《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 7-24·[湖北]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十行百佳”评选开始投票 7-24·[四川]省交通运输系统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取得成效 7-24·沪道路交通资源开掘已到临界点 7-24·浙江大力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7-24·山西省将全面清理道路运输收费项目 7-23·交通运输部解读交通运输领域民间投资实施细则 7-23·云南交通运输科技研究再添新平台 7-23·湖北省交通运输经济形势分析会召开 7-20·湖北省道路运输协会更名为湖北省运输与物流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