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运输管理 >> 运管动态 >> 正文
[江苏]结合十八大维稳工作浅谈如何正确应对涉警网络舆情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在线通讯员 张加红 2012年12月17日13:21

    在日益发达的新型通讯的推动下,网络信息发展迅速,网络舆情成为了社会舆论评判和传播的重要载体。交通管理工作直面群众,其性质决定了交巡警必然成为网络舆情的热点和焦点。十八大安保工作期间,全体交警迅速及时、正确应对涉警舆情,提高交警执法公信力,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全力做好十八大期间维稳工作。现笔者结合当前信访工作实际,浅谈一下网络舆情的重要性。

    一、网络舆情的特征

    (一)网络舆情的自由性。当前国内互联网完全开放,每个人都拥有更直接、更自由的机会互相交流探讨。再加上互联网的匿名特点,多数网民会直接明了的表达自己真实观点,反映出自身对当前交通管理工作的意见。

    (二)网络舆情的互动性。在各类微博、论坛等网络交流平台上,网名普遍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在对某个问题或事件探讨、评论过程中,往往形成互动场面,各个论点相互交流、碰撞,这种网民之间的互动性实时交流,往往使某个问题更为突出。而交巡警在执法过程中必须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稍有不慎即会形成网络热点。

    (三)网络舆情的即时性。当前网络舆情传播迅速,一旦社会上发生重大新闻,尤其是一些突发或敏感事件,网民就会在第一时间内把有关文字、图片甚至视频发布到网上,对新闻予以追踪报道,捕捉最新动态,吸引网民眼球。正是这种即时性,使网络舆情的形成与表达更便捷,更容易聚集众人的眼球,激起强烈的公众舆情。

    (四)网络舆情的无限性。现代社会人所接触到的现实环境是有限的,而舆论环境则是无限的,对人们价值理念和行为趋向的影响日益显著。有些敏感事故发生后,一般都会在网络上刮起不小的旋风,引起网民关注和讨论,进而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给参与事故处置的交警部门和事故相关方带来极大的压力。

    二、涉警舆情表现的主要方面

    正面宣传类:随着普法工作的深入推广,老百姓的法制意识普遍增强,部分群众对交通管理事业极为热心,表现出强烈的互动意识。与此同时,高速发展的网络科技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相互交流、抒发个人观点的平台,许多法制意识较强的群众和社会精英借助网络即时、互动、便捷的特点,针对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违法停车等普遍存在的违法行为进行宣传教育,发表各类意见建议,号召人们树确文明的交通意识,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城市建设。

    负面舆论类:交巡警部门作为公安机关基层执法力量,在履行管理职能的过程中,必然会触及少部分人的利益。一些民警在执法办案过程中的态度、方法、服务的能力水平等方面存在自身问题,不能给群众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执法服务和亲民、利民、为民的执法形象,易引起执法对象的不满。其次随着老百姓公民意识的觉醒,参与监督公权运行的渴望愈加强烈,对涉及人身伤亡类重大交通事故的处理结果,民意始终表现出强烈的监督与质疑意愿。伴随“我爸是李刚”、“官二代醉驾撞死人”等敏感字眼在网上引起热议,群众对交巡警部门执法办案过程普遍表现出不信任,以“6.28飙车男撞死骑车女”案为例,肇事司机黄某驾驶丰田改装轿车行驶至民政局西侧路口处时,将骑自行车横过马路的周某当场撞死,事故发生后,网民众说纷纭,好事者将黄某冠以假象的“官二代”身份进行炒作,交巡警部门正常调查取证过程被视为故意拖沓,转移老百姓视线,对交巡警部门公布的合法数据表示怀疑,恶意炒作,给交巡警部门正常办案造成极大的压力。

    三、当前涉警舆情引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应对舆情的思想认识。当前交巡警队伍老龄化现象严重,以中区大队为例,45岁以上民警占民警总数三分之一,老民警对新型网络媒体持有排斥和抵触情绪,不能深刻认识虚拟网络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联系。其次部分公安机关领导和民警对舆论引导工作缺乏正确认识和足够重视,面对负面涉警舆情听之任之,不予以及时正确的回应,贻误战机,给交警形象造成了严重影响。

    (二)缺乏应对舆情的快速处置性。部分公安部门应对网络舆情反应速度严重滞后,与舆情传播速度存在较大差距。在舆情的初期阶段,一些公安部门缺乏足够的敏感性,不愿、不敢、不会表态、处于犹豫观望状态,没有及时跟进,延误了将矛盾消除在萌芽阶段的主动权。

    (三)缺乏应对舆情正确办法。面对负面的舆情,公安机关的主要做法往往是一封了之,一删为快。这样不仅不能够减低舆情热度,消除负面影响,甚至可能进一步激发网民的好奇心,留下隐患。基层一线单位的领导干部和民警由于缺乏应对媒体的基本常识和经验,在面对媒体和记者时采取不配合、不告知、不理睬的态度,给媒体留下炒作空间。还有少数民警缺乏保密意识和纪律观念,私自接受媒体采访,泄露公安机密,造成不良影响。

    四、如何正确应对涉警舆情

    (一)提高主动应对意识。舆情是群众表达个人对当前交巡警工作看法的重要手段。各级领导和一线交巡警必须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积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舆情意识,充分认识涉警舆情处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路面执勤执法过程中保持对涉警舆情的高度警觉,进一步提高主动应对、正面引导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负面舆情,为公安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建立完善舆情快速处置机制。一方面加强一线舆情收集。按网格化划分,各警区民警不定期深入各社区、乡镇、企业进行走访,了解情况,同时加强各警区动态监管力度,及时了解社会面动态,掌握第一手信息。另一方面加强网络检测。建立专业网评员队伍,指定专人负责网络舆情监测引导和处置工作,进一步加强网络涉警舆情的收集、汇总,组织分析研判,提出处置建议,作出及时正确回应,有效预防和减少负面舆情。

    (三)强化警媒沟通。在交巡警日常工作中,把应对媒体作为民警日常培训的必修课程,通过采取举办专家讲座、邀请新闻媒体记者现场讨论、交流、对话等形式,把媒介素养教育和公安新闻宣传纪律教育纳入公安队伍思想教育规划,逐步提高民警驾驭媒体、应对媒体的能力。同时主动加强与媒体的联系和沟通,认真听取各类媒体对交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向社会正确传达当前交通形势的严峻,客观反映一线交巡警工作的重要性和巨大的工作量,力争群众的支持与理解。

    (四)创新活动形式。建立与网民交流的多种形式:在线交流、邀请网民座谈、设立论坛交巡警专栏、微博“直播”活动、网民体验交流活动等,满足网民对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需求,今年来,交巡警部门多次采用网民座谈会、网民参与交通管理等形式宣传公安工作,进一步加大警务公开的力度,与网友一起分享资源,解决问题,共同发展,逐步打造在互联网的民生交巡警品牌,同时加强与各论坛坛主、版块版主的沟通协调,抢占整个舆论制高点,牢牢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为公安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更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五)加强队伍自身建设。常抓纪律作风教育整顿,加强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学习,认真查摆剖析自身问题,切实提高自身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提升思想基础,树立良好形象,在执勤执法过程中,注重自身一言一行,坚持公正执法,做到以民为本,才能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涉警舆情的发生。

(值班编辑:吕海凤)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