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运输管理 >> 运输安全 >> 正文
[江苏]淮安高速三大队着力提升事故处理民警的“六个能力”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在线通讯员 张加红 2012年10月31日10:55

    为全面推进事故处理规范化建设,高速三大队从练内功、抓执法入手,着力提高事故处理民警的“六个能力”,全面提高交通事故执法办案和服务水平。

    一是强化程序意识,提高事故处理民警的执法办案能力。针对个别民警程序意识淡薄,甚至违反法定程序处理交通事故的现象,大队要求每位事故处理民警必须牢固树立一切依程序办事的意识,对所有事故案件的处理不能图一时省事而随意减少法定程序。同时严格履行办案告知程序的时限规定,事故认定、复核、检验鉴定等都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其次,大队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上墙进行公示,既使事故当事人了解了事故处理的有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当事人也可以依据这些规定对民警的办案进行全程监督,增加民警办案的透明度。

    二是强化证据意识,提高利用科技手段取证的能力。在事故勘察工作中,大队要求事故处理民警在勘察事故时必须配戴执法记录仪,对事故现场、勘察过程进行摄像、录音,固定证据,最大限度地较少错案的发生。此举不仅有效地预防了证据的灭失,方便了取证调查,而且规范了民警的执法办案行为,有利于保护事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保护事故勘察民警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对有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勘察进行全程录像,确保了事故处理的公平、公正。为使事故处理民警熟练掌握对事故现场有关痕迹的鉴定,还有对车速的鉴定等知识,大队专门聘请了事故处理专家进行授课,全面提高事故处理岗民警的调查取证能力,全面提升事故处理水平。

    三是提高民警事故处理信息录入能力。新版事故处理信息录入系统对民警办案能力的要求较以往更高,为进一步适应实战需要,大队以该信息系统的培训为契机,组织民警模拟录入,要求每名民警至少录入简易事故10起,一般程序事故4起,死亡5人以上的特大交通事故2起,以提高民警网上录入的能力。通过近两周的强化训练,民警基本上达到了会操作、会应用、会办案。

    四是提高事故档案整理能力。为切实提高案卷整体质量,做到整齐、规范和查询方便,大队事故处理中队民警将纸质文档与电子数据一一对应,认真核对整理,对2011年度产生的各类文书档案进行了收集、粘贴、装订、编号和立卷归档,对所有档案卷内目录用微机打印,并录入档案管理系统,每份纸质文档设定档号方便快速定位查找。

    五是提高民警文书用语的表达能力。针对事故文书中经常出现的逻辑不清、语句不通、语言歧义等问题,大队要求民警制作文书前拟定思路,打好草稿,事后审核。交通事故认定书、调解赔偿协议书等对外文书必须两人制作,领导复核后方可对外使用。

    六是提高民警联系群众和调处矛盾纠纷的能力。对每起交通事故案件,事故处理民警必须认真接待,做好解释工作,尽量避免矛盾扩大,力争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大力提高事故处理民警的综合协调能力,培养善于、敢于、乐于做好事故当事人工作的能力,做到语言文明,言之有据,告知明确、到位。定期对事故当事人进行回访,虚心听取当事人对案件办理的意见和事故后还存在的问题。对困难条件下或外地当事人发生损失轻微的交通事故,办案民警真正为事故当事人所想,积极妥善处理赔偿事宜,竭尽全力做好调解工作,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有力减少和预防涉法涉诉案件的发生。

(值班编辑:吕海凤)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