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道路客运 >> 客车资讯 >> 正文
杨立慧:车在路上,我在车里
来源:杨立慧 2011年6月8日10:49

(编者注:本文作者为厦门慧眼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慧眼看车网创始人)

    多年从业生涯,除了一线制造和销售外,我几乎涉猎了客车企业的全部经营。客车,这个毕业以来一直从事的行业,于我,不仅仅是一份工作,也不仅仅是一份事业,而是成为溶于我血脉的一份子,流淌在我的血液中。车在路上,我在车里。伴随着中国客车的发展,我在用我自己的方式记载着中国客车的发展史,寻找着前进的航标。

    客车,于我到底是什么?

    突然问自己,提起客车想到的什么?太多的思绪,太多的情感涌动而出。一遍遍问自己:客车于我,到底是什么?

    上大学之前,我没坐过客车,生活半径由自行车来决定。客车于我,具体到有时候在路上看到的从家乡发往省城的班车:有点破旧,有点吵闹。唯一吸引我的是,破旧客车前进的方向,那是我向往的通向外面世界的道路。

    西安公路学院汽车设计专业的一纸录取通知书,把客车这一离我十分遥远的交通工具活生生空降到我的生活中,而后的若干年,客车成为我工作的重心,随着心血的付出,客车成为我生活以及我情感的重要部分。客车从谋生的手段,被上升到事业的高度。

    客车在我的头脑中,意味着什么,究竟什么可以代表客车在我心目中的概念?在自己的记忆中,苦苦寻找。

    是脱胎换骨的硬件设备?客车企业多数从作坊成长起来,破旧,简陋是10年前众多客车企业的缩影。十年之后,宽敞明亮的厂房,有序的生产线,相对昨天更加先进的工艺工装,无不显示出客车企业硬件方面的脱胎换骨。

    是八年三代车型的纪录片?八年的商品规划生涯,让我对三代的主流客车产品熟悉到如数家珍,每一个优势,每一个缺点,都在我的脑海中常驻。造型、配置和价格,犹如纪录片在重复回放。

    是一群才华横溢的朋友?客车企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不同企业的朋友相处的这么融洽,促进行业进步的共同价值观使得大家可以促膝交谈,共同探讨行业进步的话题。在我的职业生涯中,不是我一个人在走路,是来自行业的数十个朋友一起在向峰巅前进。

    太多太多的例子可以诠释客车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今天,对于我来说,客车已经从具体到抽象,客车在我的心目中变成了有形的模块,如同魔方一样,组成各种精灵。不停的跳动在我持续突破创新的思维中。商品规划,产品布局,价格撬动利润,市场企划,经营模式创新,产业链变迁,等等,太多的和客车相关联的概念在我的头脑中互相撞击,喷涌而出。

我为客车狂

    值得庆幸的是,客车行业快速辉煌的十年,我都参与其中,持续不懈的用“慧眼看客车”专栏记录着,更
庆幸的是,我曾经用自己的工作,改变过客车行业的一些东西,创造过一些值得记忆的成功。

    当我把客车企业经营增值作为自己职业方向的时候,我知道,我在走前人所没有走过的道路,八年磨一剑,为此我不惜几年时间攻读MBA的战略管理来解决自己思维的瓶颈。当我把改造的战略思维指导商品规划,并获得成功后,我知道,我已经顺利完成了“理论指导实践”的全过程。在这个客车行业前沿的战略领域验证了自己思维的成功。当我逐步规范操作方法和工作技巧的时候,终于形成了全套的思维理论并通过培训对外推广,看到“全面和量化,规划和精准”的理念,对客车产业链企业产生的思维冲击力和创造的价值时候,才知道原来八年路上的寂寞是那么的值得。也明白,办法总比困难多,生产力是可以持续释放的。

车在路上,我在车里

     很多企业的领导问我一个相同的问题,对未来中国客车市场需求怎么看。我都是回答充满信心。

     2009年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报告,2.11亿的流动人口,可预期的未来持续四十年的流动增长,27.3岁的平均年龄,都为未来中国国内客车流量的稳定增长带来保障。同时,国内83万非公交营运车辆,38万辆公交车,为行业每年提供至少12万以上的更新量。未来国内每年15万的市场需求不存在问题,中国客车市场将持续稳定增长,唯一可能面对的就是市场变迁带来的产品结构调整。

     对国外客车市场,欧系日系产品价格太高,其他国家多数的客车工业成熟度又太低,中国客车几乎站在性价比的制高点,随着国产客车的质量逐步提升,将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国内零部件的提升也为中国客车远征军提供基础,中国客车将和零部件组团出征海外,未来的海外市场给予中国客车的机会可能不是今天的我所能预想到的。

     中国客车不缺少机会,中国客车缺少的是自身能力的继续增加。一旦厚积,必将薄发。

     中国客车在征战世界的路上。向东两万公里,向西两万公里。

     我坐在车里,欣赏沿途的风景,记录中国客车遍布全球的印记。我也将眼光从客车拓展到产业链,在客车产业链增值的道路上,继续前进。为客车产业链企业的经营增值创造出更加有效和系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方法,用我的所学伴随中国客车再走二十年。

专业创造卓越

    十年的客车生涯,客车给我的最核心的印象就是日趋专业,无论是硬件的匹配,还是软实力的塑造,无论是主机厂自身,还是零部件的能力,中国客车在专业的道路上日趋走向卓越。

    当八年前,我把商品规划作为自己的工作方向,我就知道,我将面对的是一条从未被开辟的道路,不知道独特性的道路选择,带给我的可能是什么。八年后,当我把商品规划上升到企业经营增值研究的时候,我知道,我的思维已经成熟到理性,已经上升到战略,思维决定行为,执着于努力是我不需要选择的抉择。

思维持续外延是方向

    中国客车来源于卡车,作为生产资料的相同属性,客车和卡车相通的部分不仅仅在技术,两年之前成立工作室的时候,我的目光已经投射在商用车整个领域,重卡是我进入卡车领域的第一个细分板块,如今我的团队已经有专人在研究卡车市场,期待很快能够精通卡车市场研究,并实现客车商品规划思维和方法在卡车领域的导入。

    2011年6月8日,独立创业两周年的日子,,“慧眼看客车”品牌升级为“慧眼看车”,持续定位在商用车产业链经营增值研究,下辖厦门慧眼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慧眼看车网,研究领域从商品规划延展到市场企划,业务范围从客车产业链拓展到商用车产业链。前进的道路上,又多了一个值得纪念的里程。

    感谢多年来产业链朋友的关注和支持,如今,“慧眼看车”方向明确、道路清晰,未来可期!我将用我在行业多年汲取的营养,反哺产业链。我相信,卓越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的护航。

    我想,未来的很多年,都将重复相同的画面:车在路上,我在车里。

(值班编辑:海东)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