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三门峡交通运输局始终坚持“两个紧紧依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以大交通建设为着力点,以完善路网结构,提高公路通达深度为目标,以深化公路养护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狠抓七项工作,不断提升做好“三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全市路网通达深度、通畅程度、通行条件、抗灾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充分发挥了交通运输行业特有的先行和保障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全市交通运输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狠抓项目带动,加快干线路网建设。在项目谋划上,科学编制《三门峡市“十二五”及中长期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一批重大交通设施项目进入了国家、省规划盘子。渑池至垣曲、三门峡至平顶山地方铁路已列入省“十二五”铁路建设计划;卢氏至栾川、卢氏至洛南、垣曲至渑池至伊川高速公路、国道310线三门峡境内全线南移项目,已完成前期研究;新增加国道208线(长治—渑池—西峡)、311线(栾川—卢氏—陕西)和327线(盐城—民权—洛宁—卢氏)等3条国道,新规划增补和延伸9条省道450公里。在项目推进上,从“早、快、细”着手,集中精力抓具体、抓基层、打基础,加强项目的前期工作,累计完成了国道310、209线,省道246、250、314、331线及一批水毁修复项目的建设任务。
二是狠抓活动载体,提升养护水平。牢固树立“公路养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把公路养护管理作为重点工作,作为工作重心,以“好路杯”竞赛、“文明示范路”创建、安保工程建设等为载体,以安保工程实施、山区道路和雨雪天气养护、山区特色绿化、服装形象统一、道工上路率等为重点、亮点,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日常性、及时性和科学性养护,完善各项制度,建立考评机制,明确目标考核。积极适应新形势下公路养护的新特点、新要求,路网技术状况进一步改善,管理进一步规范,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是狠抓依法行政,加强路政管理。坚持树立“抓路政、抓治超就是巩固成果、促进发展”的理念,严格依据《公路法》的相关规定,加强法规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创造优良环境。不断加大公路巡查力度密度,年平均巡查率达到95%以上。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协同其他有关部门,集中开展了治超专项行动,通过电视、报纸、电台等新闻媒体,以及利用悬挂标语、印发宣传资料、设立咨询台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固定与流动治超紧密结合,加强与周边市、县区域联动,扫除超限治理盲点,严格治理超限,及时制止各种公路违法行为,对超限运输车辆进行有效打击,有力地维护了公路路产路权不受侵犯,公路通行环境安全畅通。
四是狠抓行业改革,强化竞争合力。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推进行业各项改革。积极平稳推进税费改革和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进一步提高了路网通行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取消收费后,圆满完成了债务锁定和核查工作;认真做好了人员转岗安置等后续工作,队伍保持稳定,公路事业平稳发展。积极深化完善干线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实行公路管理与养护分离,建立统一开放、规范有序,公开、公平竞争的公路养护运行机制。实行养护市场准入制度。养护企业必须具有养护资质。鼓励各类社会投资主体建立养护企业,参与公路养护。调整养护资金使用管理的方式,完善资金拨付办法,强化了养护资金的监管。深入推进了公路事业单位改革,下属企业改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工作效能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
五是狠抓应急管理,提高保障水平。加强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强化安全制度建设、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组织机构建设等基础工作,积极推进应急队伍、资源建设,增强安全保障能力。重点抓好在建工程、超限站点、危险路段、危桥危涵、公路防汛等公路安全生产工作。同时,针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和薄弱环节,进行全面细致的隐患排查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特别在2007年“7·30”和2010年“7·24”卢氏抗洪抢险中,快速反应,全力以赴做好水毁路段抢修抢通,两次抗洪救灾共投入资金1.07亿元,在最短时间内打通救灾通道,为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提供了交通保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和省市的充分肯定。2008年1月份,全市公路系统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把保“通路”做为公路系统践行“三个服务”,争做负责任行业和部门的集中体现,抗雪保通行动共投入资金300余万元。2008年2月,三门峡市公路局被交通部授予“全国交通行业抗灾保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六是狠抓科技创新,发挥技术优势。“十一五”期间,积极组织安排科研项目实施,共申请科研项目7项,获得省厅科研立项3个。其中《加筋高挡土墙技术开发与应用》获得省厅科技进步二等奖,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科技引领作用明显增强。《特高变截面空心薄壁桥墩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和《薄壁特高公路大桥安全通行保障体系研究》两个项目研究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报告出版。同时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积极倡导环保、节水、节地、节电等管理理念,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在省道314线利用《柔性基层应用技术》21.6万平方米,减少车辙、裂缝等病害,改善路面性能,延长使用寿命,节约养护经费230万元,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行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整合多种信息资源,将96055服务系统与远程视频监控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连接,实施三位一体联动,建立统一的监控指挥中心,实施信息、指挥、服务、救助和监督反馈系统化服务,在抢险保通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路政案事件出警时间平均缩短了20分钟,路政巡查密度降低了百分之二十,巡查经费降低了百分之三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我们列出专项资金完善应用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道路路况、桥梁信息一目了然。使用GPS卫星定位仪及电子地图数据系统,两次对全市所有公路进行调查核实,及时上报更新统计数据库,出版印刷最新的电子地图。自2006年以来,我市干线公路交调工作实施24小时自动观测,实现交调工作信息化、现代化,为公路建设与管理提供了准确依据。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也得到全面推广应用。
七是狠抓文明创建,建设一流队伍。在全系统大力开展具有行业特色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内容日益丰富、领域不断扩大,形式日趋多样,载体不断创新,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我们在职工中广泛开展“立足岗位做贡献,我为公路添光彩”、“职业技能竞赛”、职工运动会、演讲比赛、文艺汇演和知识竞赛等活动,营造了蓬勃向上、充满生机活力的公路行业形象,塑造了三门峡公路人崭新的精神风貌。在文化建设上,以“创建文明单位”、“交通管理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为载体,结对帮扶贫困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支援卢氏灾区抗洪救灾,扎实开展“讲树促”、“创先争优”和“学树创”等活动,倡导“团结爱路、拼搏服务、廉洁创新”的核心价值体系,行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同时,不断加大监督检查,狠抓行风建设,公布96055举报热线,聘请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65名各界人士为民主评议员,彻底杜绝了公路“三乱”现象,连续5年实现全市公路无“三乱”行为。全系统共有市公路局、卢氏公路局、陕县公路局、市公路勘察设计院4个省级文明单位,市公路局、灵宝公路局还获得了省级卫生单位称号,市公路局获得市级园林单位称号,其它各县局、局直各单位均建成各级文明单位。“十一五”全系统获得省部级表彰先进集体5个,先进个人4人。市厅级表彰先进集体12个,先进个人3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