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来,泉州城市交通建设如火如荼,市区刺桐路、坪山路进行改造建设,各主要干道铺上了沥青,城市主干道的人行道凹凸不平的现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平坦的大理石路面……
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作出《关于改善中心市区道路交通状况的决议》之后,泉州开展了一系列市区道路交通大整治活动,服务民生。
街巷改造 让道路不再“卡脖子”
在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丁丙领衔提出,市区东街第三巷“卡脖子”路段,不仅交通常常堵塞,而且该路段的许多房子也属于危房,亟须改造。代表们表示,希望居民们出行不便的这一状况,能够引起相关部门进一步关注,尽快出台改造计划,以缓解东街、温陵路等路段的交通压力。
对此,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相关视察活动进行督促办理。市城乡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说,东街第三巷道路的确拥挤,目前第三巷改造的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已出炉,主要考虑打通“卡脖子”路段的同时,尊重旧街巷原有的肌理,保持历史发展的延续性。该路段是否拓改以及如何拓改,由市政府研究确定。
发展公交 使出行便宜又便捷
解决难点保民生,公交发展与民生息息相关。多年来,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实地走访检查提出,虽然近年来我市从规划、投入、政策等多方面扶持公交发展,但各方面仍有待提升。比如,不少市民仍反映目前我市公交票价偏高,远高于福州、厦门等城市,特别是夏天一到就加收空调费,很不合理,与公交的民生性不相符。
市人大常委会检查组提出建议,我市应尽快研究取消加收空调费的问题,逐步降低公交票价,加快全面推行公交IC卡和一票制,合理制定并试行环泉州湾公交票价政策。此外,我市应建立相关财政政策性补贴及公交车辆更新改造专项补贴机制。
交通设施 让交通不再那么堵
窥一斑而知全豹。多年来,在改善中心市区道路交通状况方面,市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对中心市区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道路交通秩序以及停车场、汽车站等进行明察暗访,听取和审议了优先发展城市公交专项报告。
市、区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修编了交通专项规划,加大建设力度,中心市区交通拥堵状况逐年好转,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改造和落实公交路权优先政策等取得阶段性成效。
12-21·交通事故中 行人违法怎样担责 12-20·2011年甘肃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巡礼:用法治保障民生 12-20·李盛霖赞扬“新十八谈”交通篇 12-20·[安徽]智能交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12-19·李盛霖强调 必须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重中之重 12-16·低碳2012•中国商用车先锋盛典颁奖典礼在北京举办(图文) 12-16·交通运输部部署“两节”及春运安全生产 12-16·公安部:允许校车走公交道 校车司机将逐一审查(图文) 12-16·[浙江]谁该为交通事故中逝去的生命负责? 12-15·部规划院开展低碳主题宣传 12-15·2011年度道路运输一、二级企业评定结果公示 12-15·全国交通质监局(站)长座谈会:不断提高监督工作有效性权威性 12-15·天津市文明交通主题宣传掀高潮 12-15·[广东]深圳市三项交通整治行动昨晚启动 12-14·《甘肃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发布事故赔偿城乡“同命同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