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甘肃正宁县榆林子镇发生校车事故的前3天,河北省交管部门完成了对全省校车进行的首次摸底,并对外公布:全省接送学生车辆共10593辆,符合标准的校车只有155辆。
55辆和10593辆这样悬殊的对比中,笔者不仅看到了正规校车的数量之少,而且关注到河北省交管部门用“接送学生车辆”替代了以往动辄冠以“校车”的各类或正规或违法的运营车辆。
2009年,央视新闻频道系列节目《岩松看美国》曾做过一期名为《黄色的特权》的节目。白岩松在节目中说:并不是所有接送孩子的车辆都叫校车,那是对校车的侮辱。
两年过去了,一个个惨痛的校车事故告诉我们:校车依然在受侮辱,校车安全依旧得不到保障。一方面,国内大部分服务于学生上下学接送任务的车辆中,符合国标的不多已成事实,层出不穷的校车事故就是明证;另一方面,接送学生的刚性需求日趋爆发,市场潜力明显,只不过盈利性大大低于公益性,投身其中的经营者得不到足够的政策与财政扶持,铤而走险正成为常态。
为如此,笔者认为在当前国情下,校车问题的关键解决之道不仅仅在于进行多少试点、采用多少长鼻子校车,而且还在于给校车正名。换句话说,就是把打着校车旗号的各类不符合标准的车辆,以及不符合相关规定的运营模式给以曝光,让它们无所遁形,从而给符合标准的校车提供正规、有序的运营环境。
上,“校车正名”和货运市场上的治超治限有着异曲同工之感。首先,在需求爆发之初,市场准入门槛几近没有,一时间涌入者众,各式车型都能找到立足空间;其次,粗放式运营模式大行其道,处于常态监管下的车辆微乎其微;再次,面对市场亟需规范发展的难题时,行业组织和行政部门难有作为;最后,运营车辆过度贴近不合理的市场环境,导致在用车辆在较长时间内抑制了更加专业的车型推广。
河北省交管部门公布的数据所显示,社会上的“接送学生车辆”众多,专业车辆稀缺。所以,把超过万辆的“接送学生车辆”尽快转化为正常意义下的“校车”,对不合规范的运营施加强有力的监管,才是当务之急。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不管是否合法合规,校车市场早已存在,而且在用车辆数目巨大,基本不存在完全淘汰进而新置车辆的可能。在此前提下,指望专业校车通过试点城市普及,只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者看来,给校车“正名”益处有三。其一,通过“正名”,让更多基层民众了解什么是校车,教会他们如何选择校车;其二,通过“正名”,让“接送学生车辆”转变为正规校车的过程得以加速,同时也让正规校车减少喊冤骂名;其三,通过“正名”,引导校车符合政策、法规的要求,进而推动职能部门担负起责任。
以来,专业校车和专业的校车运营模式已经为“杂牌校车”背了很久的黑锅,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各方面的推动激情。国内商用车市场一直存在的正规军难敌杂牌军的现象同样困扰着校车,只有让杂牌军失去立足的可能,才能促进正规军的快速壮大。所以,给校车“正名”还有利于客车企业加快市场推广,也有利于强化企业、行政部门和校方三方的合作与联动。
11-23·校车事故人为因素居多 专家呼吁尽快启动立法 11-23·[深圳]保证校车安全不能仅依靠取缔“黑校巴” 11-23·美式校车教师专用 工作人员称是学校用车(图文) 11-23·甘肃正宁出事校车被曝超载7年以来均以罚款了事 11-23·甘肃校车事故新建幼儿园开学 家长亲自接送孩子 11-22·[江苏]交通违法异地交罚款 南通镇江成首批试点城市 11-22·国内校车需求存在大量缺口 11-21·一条线路两个价 客运经营权是收是放? 11-21·[内蒙]呼运集团荣获2011年度“全国交通运输企业文化建设卓越单位”称号(图文) 11-18·交通运输部:发布《道路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11-17·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建院55周年 11-16·[抚顺]交通局严格建设标准 打造辽宁第一路 11-16·[青海]首项交通工程施工工法通过评审 11-15·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经验交流会召开 11-14·[江苏]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成果(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