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下午,尽管天气炎热,走进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的车间里,这里的生产热潮比天气还热。在国内享有“国车”美誉的金龙客车,年产2万台,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客车制造商之一。
从普通客运车到特种客车,金龙客车涉及从6米到18米的各型客车,2009年公司销售各型客车15344台,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20多年前的1988年底,“大金龙”在一无所有的背景下开始客车工业的探索,目光就是世界水平。目前大金龙公司拥有400多名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其中企业自己培养了一批行业内最优秀的研发技术人员,为大金龙的产品研发设计始终与国际前沿水平保持同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大金龙产品实现海外销售12.33亿元,排名全国客车行业之首。
作为厦门“百亿汽车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大金龙只是这条产业链的一部分。2000年一期建设用地180公顷的集美机械工业集中区已全部建成,大金龙迁至新厂址。同时,发动机、车身、底盘、车架、桥箱、空调、座椅等与汽车制造相关的16个项目入驻投产,并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一批上规模、上水平的零部件专业生产企业在此建厂。据了解,大金龙采购的国产配件中,59.37%来自厦门地区企业,仅集美汽车工业城内企业就贡献了24.84%。
短短20多年,厦门汽车工业原本为零的海滨城市,发展成为首批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8个城市之一,以及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世界品牌客车的制造基地,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开拓,成为厦门经济的支柱产业。厦门媒体发布的消息表明,厦门市整个汽车产业链产值约185亿元,已具备轻型客车生产能力3万辆,大中型客车生产能力2.5万辆,2008年销量为30000余辆。
汽车产业链的形成,以及大金龙的发展,在促进厦门港口物流发展、为当地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2008年海关数据:中国客车每出口5台就有1台是金龙客车,厦门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客车出口基地之一;在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去年大金龙共接待海内外客户约43000人,有效拉动厦门酒店、餐饮、旅、购物等消费。2008年,企业所在的灌口镇工业产值首次突破160亿元,其中,大金龙贡献了52.46亿元;在提供就业机会方面,近三年来,公司新增1000个以上的岗位,并且为厦门汽车工业培养大量专业人才。目前,大金龙拥有国家级汽车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在站博士后1人、博士3人、硕士70人、学士560人,吸引、储备和培养汽车专业人才,用于研究、应用和发展汽车技术。这个产业效应无法用数字表现。
为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厦门近年倾力打造13条年产值百亿的制造业产业链产业集群,分别是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信设备、现代照明和太阳能光伏、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航空工业、生物与新医药、船舶、汽车、工程机械、烟草工业及销售、运动器材、水暖及厨卫、农副产品与食品等。据了解,2009年厦门13条产业链(群)共完成产值178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64.2%。其中计算机与通讯设备、平板显示、汽车、农副产品与食品加工4条产业链已经超过了百亿元。
厦门市经济发展局负责人就13条年产值百亿的制造业产业链产业集群打造对媒体记者说,厦门发展13条百亿产值产业链的总体规划主要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认真实施“厦门产业链规划”中的首批170个重点发展项目,力争在掌握产业链技术方面取得突破,使产业技术水平高端化。二是鼓励企业向产业价值链的两端延伸,即向前端的研发设计和后端的品牌营销拓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三是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着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医药、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拳头产业。为此,厦门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含减轻企业负担、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以及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等。
观音山被称为厦门总部经济的“鸟巢”,近年来以现代服务为主导的第三产业,成为厦门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吸引一大批现代服务业的区域性总部、国外银行代表处和分行、研发中心、采购与分销中心、各种事务所、国外商务代表处等入驻厦门。今年上半年,厦门新引进合同外资中,服务业比重超过70%,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5%,并获批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先谋后动、动则必快、动则必成”,这是南平市党政代表团赴厦门考察学习后热议的焦点。厦门市在产业链的规划上也是如此,“必快”“必成”是信心、是行动,“先谋后动”则是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前提。